未成年人杀害成年人如何量刑?

律师回答
摘要: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负刑事责任,不需要判刑;已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若犯下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等罪行,应负刑事责任。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需要按照以下情况进行判刑:
1、未成年未满14周岁的,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负刑事责任,不需要判刑;
2、未成年已满14周岁,构成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等,应当负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未成年人杀害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和量刑准则
未成年人杀害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和量刑准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法律、道德和社会伦理等多个方面。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法律倾向于采取特殊的处理方式,如少年法庭或少年矫正机构。量刑准则则考虑了未成年人的年龄、心理发展、社会环境等因素,力求平衡惩罚和教育的关系。在确定量刑时,法官通常会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后果、动机以及未成年人的罪责意识和悔罪态度等因素。此外,社会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观念也在逐渐演变,越来越多的关注被害人家属的权益保护和未成年人的改造教育。因此,在处理未成年人杀害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和量刑准则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期达到公正、合理和人道的目标。
结语: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和量刑准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法律、道德和社会伦理等多个方面。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法律倾向于采取特殊的处理方式,平衡惩罚和教育的关系。在确定量刑时,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后果、动机以及未成年人的罪责意识和悔罪态度等因素。此外,社会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观念也在逐渐演变,越来越多的关注被害人家属的权益保护和未成年人的改造教育。因此,在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期达到公正、合理和人道的目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三节 共同犯罪 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一节 犯罪和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一十六条 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未成年杀害未成年如何判刑

未成年杀害未成年的,需要按照以下情况进行判刑:1、未成年未满14周岁的,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负刑事责任,不需要判刑;2、未成年已满14周岁,构成故意杀人罪,会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但...查看全文

未成年杀害未成年如何判刑

未成年杀害未成年的会构成故意杀人,如果该实施杀害行为的未成年人不满十二周岁的,则不追究刑事责任,但应当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如果实施杀害行为的未成年人年满十二周岁的,则以故意杀人罪...查看全文

未成年杀了人该如何量刑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罪的,将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未成年人已满十四周岁但不满十六周岁,应承担刑事责任,但未成年人犯罪都应减轻处罚。将如果...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杀害未成年人刑罚规定

未成年杀未成年的判刑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已满16岁的未成年人故意杀人可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故意杀人可从轻或减轻处罚;十四周岁以下的人不负刑事责任;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查看全文

杀人案件中未成年人如何量刑?

我国法律规定,十二周岁以上犯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罪,情节恶劣者将负刑事责任,可能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者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杀人如何判刑

法律分析: 未成年人杀人依照故意杀人罪定罪量刑,但是由于未成年人责任能力不完备及其容易接受改造,所以不可以判处死刑。法律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杀人如何判刑?

未成年人杀人判刑如下:未满十二周岁不予刑事处罚,责令其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由政府收容教养;已满十二周岁杀人,应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犯罪后如何处罚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犯罪后,不...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杀人如何判刑

未成年人杀人的判刑,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十四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杀人是不负刑事责任。第二个阶段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六岁的未成年人杀人是需要负刑事责任。不过在判刑的时候会从轻或减轻处罚,例如本来要判无期徒刑的,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六岁的未成...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杀害成年人的刑罚规定

我国未成年犯罪者杀害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规定:未满14周岁不负刑事责任,不需判刑;已满14周岁构成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但会从轻或减轻处罚。...查看全文

未成年杀害未成年如何处置?

未成年杀害未成年构成故意杀人,不满12周岁不追究刑事责任,但责令监护人管教;满12周岁从轻处罚,最低3年有期徒刑。未满14周岁需情节恶劣并经最高检核准追诉。...查看全文

针对未成年人杀人案件,如何量刑?

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罪要承担法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不会受到刑事处罚,但可能接受收容教养处罚。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一样需负刑事责任。根据我国法律,故意杀人罪的量刑有死刑、无期徒刑和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杀人罪监护人应如何量刑?

未成年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但根据年龄区分,14至16周岁的故意杀人犯罪可减轻处罚。对未满16周岁的犯罪者,可能要求家长或监护人管教,必要时政府可收容教养。...查看全文

未成年杀人量刑标准

未成年杀人的量刑标准为:如果是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构成故意杀人罪的,需要负担刑事责任,应当在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基础上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情节较轻的,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基础上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杀人该如何判刑?

律师分析: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杀人罪如何判刑?

未成年杀人案件的刑事责任年龄规定:未满14周岁的不负刑事责任,不需要判刑;已满14周岁的构成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时,从轻或减轻处罚。...查看全文

未成年杀了人如何判刑

我国法律规定了不同年龄段的人犯罪时负刑事责任的情况,对于14至16周岁的人,根据犯罪类型来判断是否负刑事责任。《刑法》对故意杀人的量刑也有具体规定,要根据案情综合评价罪行轻重和人身危险程度,给予适当的刑罚处罚。...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砍人如何量刑?

未成年犯罪者砍人行为的判决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根据具体情况来定罪和量刑,轻伤以下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轻伤以上构成故意伤害罪,需负刑事责任,未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未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杀害父母如何处理?

未成年杀害父母的处理方式及法律依据:未满14岁的未成年人不受刑事处罚,14岁以上的应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故意杀人的刑罚包括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严重犯罪行为,无...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杀害父母如何处罚

法律分析:未成年人杀害父母的,应这样进行处罚:如果未成年人不满十二周岁,其无需负刑事责任。如果未成年人已满十二周岁,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一般会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杀害家人判几年

法律分析:若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手机,属于赠与合同关系,一旦赠与完成,孩子接受,赠与合同依法成立,手机就属于孩子的个人财产。但孩子属于未成年人,不适合保管和处分较大财产,父母在征求孩子的意见后,可以帮孩子保管,或为孩子利益作出处分财产...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