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能否进行调解?

律师回答
摘要:法院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调解案件时,当事人应当出庭,可以委托代理人协商。调解应当尽可能就地进行,一般应当公开。在调解中,单位和个人应协助法院。达成调解协议后,法院应制作调解书,内容包括诉讼请求、事实和结果,具有法律效力。
可以调解的,一般都是法院调解的程序。
法院调解,指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对双方当事人就争议的实体权利,义务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调解案件时,当事人应当出庭;如果当事人不出庭,可以由经过特别授权的委托代理人到场协商。调解可以由审判员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议庭主持,并尽可能就地进行。除法律规定的特殊原因外,一般应当公开调解。在法院调解中,被邀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协助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达成调解协议,协议内容符合法律规定的,应予批准。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内容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延伸阅读
法庭调解:解决纠纷的法律途径
法庭调解是一种解决纠纷的法律途径。在法庭调解中,独立的调解员会与各方当事人进行会谈,协助他们就争议的问题达成一致。通过调解,当事人可以避免漫长的诉讼过程,节省时间和金钱。法庭调解注重双方的合作和互惠,以寻求双赢的解决方案。调解过程保密且灵活,当事人可以自主决定是否接受调解结果。法庭调解在民事、商事、家庭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它为当事人提供了一种快速、经济且相对和谐的解决纠纷的方式。通过法庭调解,当事人可以实现公正、公平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结语:法庭调解是一种高效解决纠纷的法律途径。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达成调解协议。调解过程注重合作与互惠,为当事人提供了快速、经济、和谐的解决方案。调解书内容明确,具有法律效力。法庭调解在各领域广泛应用,为实现公正、公平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提供了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五章 调解协议 第三十三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
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有效,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无效的,当事人可以通过人民调解方式变更原调解协议或者达成新的调解协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四章 调解程序 第二十六条 人民调解员调解纠纷,调解不成的,应当终止调解,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告知当事人可以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五章 调解协议 第二十八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可以制作调解协议书。当事人认为无需制作调解协议书的,可以采取口头协议方式,人民调解员应当记录协议内容。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部分原告未出庭,法院能否进行调解?

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时,可以按撤诉处理,或者被告反诉的情况下可以缺席判决。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时,也可以缺席判决。原告在宣判前申请撤诉时,是否准许由法院裁定。如果法院不准许撤诉,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时可以缺席判决。...查看全文

能否在开庭后进行调解?

庭前调解是法院在自愿和合法原则下,根据案件情况进行的一种解决民事纠纷的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法院可以在征得当事人双方同意后,采取简便的程序进行调解。庭前调解能够高效解决纠纷,实现司法公正与...查看全文

离婚开庭前能否进行调解?

法院审理离婚案件需先进行调解,若感情未破裂但双方无法达成协议,不准离婚;若感情确已破裂且无和好可能,应调解离婚,无协议则准予离婚。即使已调解过,法院仍需进行调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法庭辩论结束后可继续...查看全文

法庭上是否可以进行调解?

法院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调解案件时,当事人应出庭,可以委托代理人协商。调解应尽可能就地进行,一般应当公开。被邀请的单位和个人应协助调解。达成的协议符合法律规定的,应予批准...查看全文

法院开庭前是否会进行调解?

开庭前进行调解,调解贯穿民事纠纷始终。调解是法院和当事人进行的诉讼行为,一旦达成调解协议并经法院确认,具有法律效力。调解是解决纠纷的重要方式,具有独特优势。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25条,适宜调解的民事纠纷应先行调解。而在刑事案件中...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开庭后能否进行调解?

刑事案件与附带民事诉讼的区别在于调解权。刑事案件不能调解,而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可以就民事争议部分进行调解。被害人满意的赔偿并不意味着不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检察院仍需追究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开庭前能否进行调解?

本文介绍了民事诉讼中调解的相关规定。在起诉前、起诉后以及开庭后,当事人都可以进行调解。即使在执行阶段,当事人也可以达成执行和解。如果案件进入二审或再审程序,仍然可以进行调解。庭前调解分为立案前和立案后两种,而民事诉讼中的调解始终在...查看全文

法院能否进行离婚调解?

这段内容介绍了离婚案件分为三个阶段的调解,分别是诉前调解、庭前调解和庭中调解。诉前调解通常指的是起诉前的调解,庭前调解则是指在立案后、正式开庭审理前,法官与对方当事人进行的调解。对于庭中调解,如果没有法定的离婚理由,法院会进行调解...查看全文

是否能够进行法院调解?

法院调解是基于当事人自愿的原则进行的。如果一方不同意调解,法院不会强制进行调解,而是会及时作出判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调解可以由一名审判员或合议庭主持,并尽可能就地...查看全文

调解在开庭前是否进行?

民事诉讼开庭前会进行调解,调解贯穿始终。调解是人民法院和当事人的诉讼行为,一旦达成调解协议并经法院确认,具有法律效力。调解是我国重要的诉讼制度,具有解决纠纷的独特优势。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法院开庭前可以进行调解,以自愿和合法原则为基...查看全文

法院强制执行后能否进行调解?

法院强制执行调解书,法院不进行调解,但被执行人可与申请人协商取消。执行中,双方和解需记入笔录,申请人受欺诈可恢复执行。被执行人提供担保并得到同意,可暂缓执行。逾期不履行,法院可执行担保财产。...查看全文

能否请别人进行调解?

法院调解时,当事人可携带亲人,但非必须。调解员善于调动外部因素,获取亲友和社会力量的支持。对于未成年当事人,应通知其父母或监护人到场,但若年满16岁以上、独立经济来源且同意不通知,可不通知。...查看全文

检察院能否进行调解?

检察院无调解职权,只能行使刑事和解。适用和解的公诉案件包括3年以下故意和7年以下过失,除渎职外。不能适用和解的案件是5年内曾有故意犯罪记录。和解方式为赔偿损失和赔礼道歉,主体为双方当事人。被害人死亡时,近亲属可与被告人和解,但需经...查看全文

立案后能否进行调解?

在公安立案后,对于民事赔偿部分,完全可以进行调解。但原则上是不能自行调解的,除非受害方与检察院积极沟通并赔偿另一方到位并得到其谅解。在刑事部分,原则上也不能自行调解,但被害人或家属是原告人,法院可以就民事争议部分进行调解。在判决生...查看全文

法院调解能否通过短信进行?

法院根据案件进程选择不同的送达方式,可能会通过发短信告知被告人,但并非所有案件都会采用这种方式。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普通程序案件会采用书面形式送达法律文书,而简易程序案件可能会通过电话或短信方式送达。具体的送达方式需根据案件情况确...查看全文

行政复议是否能进行调解?

行政复议可调解,包括对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和行政赔偿纠纷。调解原则是自愿、合法,但并非所有行政行为都可调解。调解适用于不服具体行政行为和行政赔偿纠纷的情况。和解协议在复议机关准许并终止复议后具有法律效力,双方都应履行。...查看全文

仲裁是否能够进行调解?

仲裁是解决纠纷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方式,具有调解和裁决双重特点。仲裁需要双方当事人自愿并共同商议选择仲裁机构,裁决具有法律约束力。与诉讼相比,仲裁具有民间性质,适用范围有限,判决程序简便,但仲裁仅限于双方达成共同协议的纠纷。仲裁与...查看全文

公安能否进行刑事调解

法律分析:公安机关不可以进行刑事和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只能由双方当事人自己和解。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双方达成民事赔偿和解协议后,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或从轻减轻刑...查看全文

商标纠纷是否能进行法院调解

商标产生赔偿纠纷的,人民法院在当事人自愿的情况下,可以对案件进行调解,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协商一致的出具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 商标纠纷能进行法院调解吗 商标侵权产生赔偿纠纷的,...查看全文

离婚诉讼中法院能否进行调解?

离婚诉讼中的调解是由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达成解决纠纷的过程,包括庭内和庭外调解。庭外调解常见于离婚案件,但非强制性,而庭内调解是必经程序,未经调解一般不得判决离婚。调解必须自愿且不违反法律规定,不能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调解书具有法律...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