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在被执行人患病的情况下强制执行?

律师回答
摘要:被执行人患病无法执行时,法院可终止执行。中止执行的情形包括申请人可延期执行、异议有理由、当事人死亡待继承、法人终止待确定继承人等。中止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被执行人未履行义务需报告财产情况,拒绝或虚假报告可罚款、拘留。法院指定交付的财物由执行员传唤双方当事人当面交付,单位持有应转交,个人持有需交出。拒不交出者将被强制执行。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56条。
被执行人患病确实无法实行的法院可以终止执行。我国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一)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四)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二百五十六条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或者票证,由执行员传唤双方当事人当面交付,或者由执行员转交,并由被交付人签收。有关单位持有该项财物或者票证的,应当根据人民法院的协助执行通知书转交,并由被交付人签收。有关公民持有该项财物或者票证的,人民法院通知其交出。拒不交出的,强制执行。
延伸阅读
在被执行人患病的情况下,如何保障执行效力?
在被执行人患病的情况下,保障执行效力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可以通过律师或法院委托医生进行病情评估,确保被执行人的病情真实可信。其次,可以考虑暂缓执行或调整执行方式,以适应被执行人的身体状况。例如,可以延迟执行时间,减少执行负担,或者选择更温和的执行手段。同时,应加强监督和跟进,确保被执行人按时履行义务。如果被执行人的病情严重影响执行效力,可以寻求法院的裁决,以确保公平和合理的执行结果。综上所述,通过合理的病情评估、灵活的执行方式和有效的监督,可以在被执行人患病的情况下保障执行效力。
结语:根据被执行人患病无法实行的情况,法院可以终止执行。法律规定了中止执行的情形,如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等。中止情形消失后,执行将恢复。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义务,应报告财产情况。拒绝或虚假报告者,法院可对其罚款、拘留。法律明确了财物或票证的交付方式,执行员传唤双方当事人当面交付或转交,并由被交付人签收。在被执行人患病的情况下,应采取合理措施保障执行效力,如病情评估、暂缓执行、调整执行方式等。同时,加强监督和跟进,确保被执行人履行义务。通过合理评估、灵活执行和有效监督,可以保障被执行人患病情况下的执行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五十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四章 监察权限 第二十三条 监察机关调查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根据工作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涉案单位和个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
冻结的财产经查明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查明后三日内解除冻结,予以退还。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修正):第三章 刑罚的执行 第三节 监外执行 第二十六条 暂予监外执行,由监狱提出书面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机关批准。批准机关应当将批准的暂予监外执行决定通知公安机关和原判人民法院,并抄送人民检察院。
人民检察院认为对罪犯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当的,应当自接到通知之日起一个月内将书面意见送交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接到人民检察院的书面意见后,应当立即对该决定进行重新核查。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如何在被执行人没有财产的情况下进行强制执行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六条,如果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法院会中止执行,待其有财产时再恢复执行。同时,根据生效的法律判决文书,如果义务人拒不履行义务,权利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中止执行的情形消失后,执行将恢复。...查看全文

什么情况下会被强制执行

一、什么情况下会行政强制执行 1、当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规定期限届满仍不履行行政决定,则会强制执行。 2、根据《行政强制法》第二条本法所称行政强制,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 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查看全文

什么情况下会被行政强制执行

法律分析:下列情况下会被行政强制执行:当事人在行政机关决定的期限内不履行义务,而行政机关具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或者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决定的,无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依法申请法院执行。...查看全文

被执行人什么情况法院强制执行

具有给付内容的法律文书生效后,但是负有给付义务的一方没有按照生效的法律文书履行的,另一方可以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间内申请执行。附民事诉讼法条文:第二百三十六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查看全文

能否对被执行人名下的公司进行强制执行?

本文讲述了债权人如何申请强制执行债务人的财产以偿还债务。如果被执行人没有财产或者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是必须指出债务人和债务人名下共同拥有的独资工厂,因为只有这样,法院才能强制执行被执行人名下独资...查看全文

被执行人的房租能否强制执行?

法院在被执行人未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情况下,有权强制执行被执行人的房租,并可以扣留、提取未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需保留被执行人及其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查看全文

能否强制执行被执行人名下的唯一房产?

被执行人名下唯一住房可被法院强制执行,但需满足条件:1、被执行人有其他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住房;2、被执行人为逃避债务而转让其他房屋;3、申请执行人提供适当住房或扣除租金。...查看全文

离婚在什么情况下强制执行

法律分析: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二条的相关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仲裁裁决书和公证债权文书等由第一审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据此规定,双方当事人达成的离婚协议书并不在其中。也就是说...查看全文

法院在什么情况下强制执行

具有给付内容的法律文书生效后,但是负有给付义务的一方没有按照生效的法律文书履行的,另一方可以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间内申请执行。附民事诉讼法条文:第二百三十六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查看全文

法院在什么情况下强制执行

具有给付内容的法律文书生效后,但是负有给付义务的一方没有按照生效的法律文书履行的,另一方可以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间内申请执行。附民事诉讼法条文:第二百三十六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查看全文

在哪些情况下可以强制执行?

申请执行需满足三个条件:当事人未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未履行行政决定,已催告履行义务,且申请执行时间在催告后十日至行政诉讼期限结束之日起三个月内。...查看全文

什么情况下才会被强制执行

被告未按时履行法律文书的给付义务,原告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36条和239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对方可以申请执行。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两年,从法律文书规定的履...查看全文

被执行人生病了还能强制执行吗?

法律解析: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经过调查后,确定被执行人确实没有财产可供执行的,另一方可以申请中止执行,法院也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裁定终止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六条...查看全文

被执行人生病了还能强制执行吗?

律师分析: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经过调查后,确定被执行人确实没有财产可供执行的,另一方可以申请中止执行,法院也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裁定终止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六条...查看全文

被执行人生病了还能强制执行吗?

法律解析: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经过调查后,确定被执行人确实没有财产可供执行的,另一方可以申请中止执行,法院也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裁定终止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六条...查看全文

被执行人生病了还能强制执行嘛?

律师解答: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经过调查后,确定被执行人确实没有财产可供执行的,另一方可以申请中止执行,法院也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裁定终止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六条...查看全文

被强制执行人什么情况下会被拘留

被执行人拒不履行义务、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判决或妨害执行等行为会导致司法拘留。拘留的条件包括拒不履行义务、经院长批准、异地拘留需符合规定,并需告知被拘留人法定权利。在特定情况下,法院可对伪证、妨碍审理、贿买证人、转移财产等行为予以...查看全文

探视权能否在未经申请的情况下强制执行?

法院可以通过罚款、拘留等措施强制执行探望权,但不能直接对子女的人身、探望行为进行强制执行。 探望权的强制执行在法律上没有障碍,有利于保护子女的权益,促进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和沟通。 子女从出生起就有获得父爱、母爱的权利,探望权的规定...查看全文

什么情况下会强制执行

一、什么情况下会行政强制执行 1、当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规定期限届满仍不履行行政决定,则会强制执行。 2、根据《行政强制法》第二条本法所称行政强制,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 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查看全文

如何在不搬走的情况下强制执行?

租客不交租金不能扣留财物。出租人应通过催告后解除租赁合同,并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承租人承担违约责任。对于租客不搬离的情况,当事人需先起诉并获得胜诉判决,然后根据生效判决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拆迁时,如果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无法达成解...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