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

律师回答
摘要:1979年刑法未明确确立罪刑法定原则,但第79条规定了有罪类推制度。1997年刑法明确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废止了类推制度,并在第3条规定中明确了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刑法总则中具体表现了犯罪的法定化和刑罚的法定化,包括明确规定犯罪的概念、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以及各种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刑法分则中也作了详备的规定,增设了大量罪名,反映了
在1979年的我国刑法中,并未明确确立罪刑法定原则,但第79条却规定了有罪类推制度。1997年刑法从完善我国刑事法治、保障人权的需要出发,明文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并废止了类推。1997年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一原则的价值内涵和内在要求,在刑法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刑法总则中的体现
我国刑法实现了犯罪的法定化和刑罚的法定化。犯罪的法定化具体表现是:
(1)刑法明确规定了犯罪的概念,认为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触犯刑法的、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2)刑法明确规定了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例如犯罪故意、犯罪过失、刑事责任能力等。。
(3)刑法明确规定了各种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为司法机关正确定罪提供了法律依据。刑罚的法定化具体表现在:(1)刑法明确规定了刑罚的种类,即把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2)刑法明确规定了量刑的原则,即对犯罪人裁量决定刑罚,必须以犯罪事实为根据,以刑事法律为准绳,(3)刑法明确规定了各种具体犯罪的法定刑,为司法机关正确量刑提供了法定标准。
刑法分则中的体现
在分则罪名方面,我国刑法作了相当详备的规定。在1997年刑法修订过程中,将1979年刑法及其后由立法机关制定的单行刑法、附属刑法所涉及的犯罪,经过必要的整理和编纂纳入其中。同时,还根据社会现实的需要增设了大量罪名。例如在经济犯罪方面,1997年刑法规定了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洗钱罪、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等。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方面,1997年刑法增设了强制猥亵罪、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等。刑法分则第七章还专章规定了危害国防利益罪,增设了20多个罪名;在危害公共安全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贪污贿赂罪和渎职罪等各章中,刑法也增设了若干罪名。这些新增罪名,反映了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此外,在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以及各种犯罪的法定刑设置方面,刑法亦增强了法条的可操作性。1979年刑法在罪状的表述上过于笼统,在法定刑的规定上过于宽简,缺乏立法的明确性和具体性。1997年刑法在罪状的表述以及法定刑的设置方面,吸收了以往的有益经验,立法在细密化、明确化程度上有所进步。
法律依据
刑法\t第四条\t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刑法\t第二条\t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6-01-11)\t第十一条\t对未成年罪犯适用刑罚,应当充分考虑是否有利于未成年罪犯的教育和矫正。
对未成年罪犯量刑应当依照刑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并充分考虑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犯罪时的年龄、是否初次犯罪、犯罪后的悔罪表现、个人成长经历和一贯表现等因素。对符合管制、缓刑、单处罚金或者免予刑事处罚适用条件的未成年罪犯,应当依法适用管制、缓刑、单处罚金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我国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是什么

我国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是什么      罪刑法定原则由两个基本方面组成,其一是法律明文规定...查看全文

刑法中的推定原则

过错推定责任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是在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前提下,在某些特殊情形,直接从损害事实推定本身推定致害人有过错,无须受害人举证加以证明,致害人不能证明自己无过错的,应承担民事责任。过错推定责任不能任意运用...查看全文

刑法中的酌定量刑原则

定罪量刑的主旨是根据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表现和案件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处罚的幅度。这包括坦白、自认、被害人过错、退赃退赔、赔偿被害人损失、谅解、老年人犯罪、前科、黑社会性质犯罪、犯罪对象为弱势人员、重大自然灾害等情节。律师应该理解和掌...查看全文

刑法中强奸罪的认定原则

强奸罪必须具备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使妇女处于无法反抗状态,从而实施奸淫行为。通奸是男女双方自愿发生性关系,不违背妇女意志且没有使用暴力或胁迫。男女双方有从属或教养关系不构成强奸罪,除非男方利用这些关系胁迫女方。先强奸后通奸的处...查看全文

罪刑法定原则

法律分析:罪刑法定原则: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罪刑法定原则是世界各国刑法理论与实践中普遍接受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在刑法各项基本原则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核心原则。...查看全文

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原则

法律分析:   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原则有:   1、禁止有罪类推;   2、禁止重法溯及既往;   3、排斥习惯法;   4、排斥绝对不定期刑。   罪行法定原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和“法无明文...查看全文

刑法中的量刑原则

刑法第61条规定的量刑原则是以犯罪事实为根据,以刑事法律为准绳,具体化了罪刑相适应原则。要全面贯彻这一原则,需认真查清犯罪事实和准确认定犯罪性质,以确定适用的刑法条文和法定刑。...查看全文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有罪刑法定原则

一、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罪刑法定原则、刑法适用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条【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第四条【适用...查看全文

罪刑法定原则在立法中的体现

罪刑法定原则的立法体现 罪刑法定原则的立法体现:刑法总则中的体现 1、犯罪的法定化犯罪的法定化是刑罚的法定化的基本前提,因此也是罪刑法定原则的根本要求之一。中国刑法中的犯罪的法定化,主要是通过以下三个层次的内容体现出来的:一是明确...查看全文

我国刑法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

律师分析: 罪刑法定原则是现代司法制度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正的重要保障。罪刑法定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 罪行法定原则:即罪行必须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不能凭主观臆断或任意判断。这保证了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查看全文

诽谤罪在刑法中的判定原则

对构成诽谤罪的犯罪分子应按照规定判刑处罚: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查看全文

我国刑法标准了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

法律解析: 罪刑法定原则是现代司法制度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正的重要保障。罪刑法定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 罪行法定原则:即罪行必须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不能凭主观臆断或任意判断。这保证了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查看全文

我国刑法标准了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

律师解答: 罪刑法定原则是现代司法制度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正的重要保障。罪刑法定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 罪行法定原则:即罪行必须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不能凭主观臆断或任意判断。这保证了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查看全文

罪刑法定原则在刑法中有明确体现??

律师解答: 罪刑法定原则又称“法无明文规定,不得处罚”,即行为人的罪名和刑罚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确定,任何情况下不能违反法律规定。它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国家实施刑罚的基本规则之一。罪刑法定原则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罪名必...查看全文

罪刑法定原则在刑法中有明确体现?

律师分析: 罪刑法定原则又称“法无明文规定,不得处罚”,即行为人的罪名和刑罚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确定,任何情况下不能违反法律规定。它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国家实施刑罚的基本规则之一。罪刑法定原则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罪名必...查看全文

刑法中的坦白认定原则

本文讲述了《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三款规定的内容,即犯罪嫌疑人如果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即使不符合自首情节,也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同时,文章也介绍了坦白的构成要素,包括犯罪人被动归案、如实交代被指控的罪行以及如实交代自己的罪行。...查看全文

罪刑法定原则的概念

一、具体什么是罪刑法定原则 1、罪刑法定原则是指:法律没有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罪刑法定原则是世界各国刑法理论与实践中普遍接受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在刑法各项基本原则中处于首要地...查看全文

罪刑法定原则的适用

罪刑法定原则的体现:(1)禁止溯及既往(事前的罪刑法定),是指犯罪及其惩罚必须在行为前预先规定,刑法不得对在其公布、施行前的行为进行追溯适用。这一要求也被称为禁止事后法。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但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查看全文

罪刑法定的四个原则

罪刑法定的四个原则为: 1、罪行法定原则: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 2、罪行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3、适用刑法平等原则: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4、罪刑...查看全文

刑法中强奸罪认定的实践原则

强奸罪的定性与通奸行为的界限、从属关系以及先强奸后通奸行为的处理有关。强奸罪要求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使妇女处于无法反抗的状态,而通奸是男女双方自愿的性关系。从属关系或教养关系并不构成强奸罪,除非男方利用这些关系胁迫女方。在第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