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的应纳税额如何计算?

律师回答
摘要:增值税应纳税额计算方法:一般纳税人用销项税额减进项税额,小规模纳税人用销售额乘征收率。举例:A公司进项税额为1700元,销项税额为3400元,应纳税额为1700元。小规模纳税人按销售额乘征收率计算。增值税起征点适用于一般纳税人,个体工商户不适用。按期纳税者销售额为5000-20000元,按次纳税者销售额为300-500元。以上仅供参考。
一、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计算
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计算的增值税额。
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应税服务,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税额。
举个例子:
A公司4月份购买甲产品支付货款1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甲产品含税销售额为23400元。
进项税额=1700元
销项税额=23400/(1+17%)×17%=3400元
应纳税额=3400-1700=1700
二、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计算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增值税起征点
个人提供应税服务的销售额未达到增值税起征点的,免征增值税;达到起征点的,全额计算缴纳增值税。增值税起征点不适用于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个体工商户。
按期纳税的,为月应税销售额5000-20000元(含本数)。
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销售额300-500元(含本数)。
以上是关于增值税应纳税额如何计算的内容,仅供参考。
延伸阅读
增值税的计算公式和实际操作步骤
增值税的计算公式和实际操作步骤是企业在纳税时必须了解的重要内容。根据我国税法规定,增值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进项税额。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企业需准确计算销售额,即商品或服务的销售金额。其次,根据税率,确定适用的税率档次。然后,计算进项税额,即企业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支付的增值税。最后,将销售额乘以税率,并减去进项税额,即可得到应纳税额。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要合理管理账务,及时记录销售和进项信息,确保计算准确无误。此外,还需遵守税法规定,履行申报和缴纳税款的义务,以确保合规纳税。
结语:综上所述,增值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进项税额。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要准确计算销售额和进项税额,并按照税法规定申报和缴纳税款。合理管理账务,记录销售和进项信息,确保计算准确无误。遵守税法规定,履行纳税义务,是企业合规经营的重要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六章 特别纳税调整 第一百一十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一条所称独立交易原则,是指没有关联关系的交易各方,按照公平成交价格和营业常规进行业务往来遵循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 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开发应税资源的单位和个人,为资源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缴纳资源税。
应税资源的具体范围,由本法所附《资源税税目税率表》(以下称《税目税率表》)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六章 特别纳税调整 第一百二十三条 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或者企业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安排的,税务机关有权在该业务发生的纳税年度起10年内,进行纳税调整。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如何计算增值税的应纳税额

法律分析:一、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计算 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计算的增值税额。 进...查看全文

计算增值税、增值税、应纳税额和应纳税额

计算增值税、增值税、应纳税额和应纳税额 法律分析:1、增值税的算法公式为:增值税税额=含税价格÷(1+税率)×税率。2、增值税17%的税率属于一般纳税人。对于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减去当期进项税额。17%增值税计算...查看全文

增值税的应纳税额计算

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纳税额计算公式不同,含税销售额需要转换为不含税销售额,销售额的计算不包括销项税额,价外费用需要并入销售额计算应纳税额。...查看全文

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法律分析:一、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计算 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计算的增值税额。 进...查看全文

增值税应税额如何计算

法律分析:1、计算增值税的应纳税额时,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 2、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四条 【应纳税额的计算】除本条例第十...查看全文

增值税税额应如何计算?

增值税额计算公式具体如下:1、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一当期进项税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适用税率;2、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含税销售额的换算。其计算公式为:不含税销售...查看全文

增值税应税额如何计算

法律分析:1、计算增值税的应纳税额时,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 2、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四条 【应纳税额的计算】除本条例第十...查看全文

增值税应纳税额怎么计算

法律分析: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计算的增值税额。 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查看全文

增值税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我们很多人对于题目中提到的问题,其实都不是很清楚,理解的也不是很透彻,但这都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有了解的必要,今天律师整理了相关的知识,一起往下面看看吧。 计算公式: 1、一般纳税人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查看全文

增值税税额如何计算

(一)积极核对销售业务,尽快填开销项发票,确定当月销项税额。 销售是企业日常工作的重点,是企业经营的核心。销售发票是财务记账,确定业务发生的合法凭据,因此企业在发生销售业务时应尽快给对方开具发票,确定当月销售情况。 一个业务从合同...查看全文

增值税如何计算税额

增值税计算公式主要体现在应纳税额的计算,那么增值税应纳税额如何计算?小编根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两种情况为大家解析。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计算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销售额...查看全文

增值税税额如何计算

(一)积极核对销售业务,尽快填开销项发票,确定当月销项税额。 销售是企业日常工作的重点,是企业经营的核心。销售发票是财务记账,确定业务发生的合法凭据,因此企业在发生销售业务时应尽快给对方开具发票,确定当月销售情况。 一个业务从合同...查看全文

增值税税额应该计算

(一)积极核对销售业务,尽快填开销项发票,确定当月销项税额。 销售是企业日常工作的重点,是企业经营的核心。销售发票是财务记账,确定业务发生的合法凭据,因此企业在发生销售业务时应尽快给对方开具发票,确定当月销售情况。 一个业务从合同...查看全文

增值税税额应该计算

(一)积极核对销售业务,尽快填开销项发票,确定当月销项税额。 销售是企业日常工作的重点,是企业经营的核心。销售发票是财务记账,确定业务发生的合法凭据,因此企业在发生销售业务时应尽快给对方开具发票,确定当月销售情况。 一个业务从合同...查看全文

增值税本期应纳税额怎么计算

对于享受增值税免征优惠政策的小规模纳税人来说,应该如何做账呢?首先,应该将减免的部分计入进项税额中,即在发生进项税时扣除。其次,在销项税额中抵扣减免部分。...查看全文

应纳增值税税额怎么算

法律分析:一般计税方法的应纳税额,是指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查看全文

应纳增值税税额怎么算

法律分析:一般计税方法的应纳税额,是指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查看全文

应纳增值税税额怎么算

法律分析: 一般计税方法的应纳税额,是指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法律依据】: 《...查看全文

应纳增值税税额怎么算

法律分析:一、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计算 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计算的增值税额。 进...查看全文

应纳增值税税额怎么算

法律分析:一、应纳增值税税额怎么算1、计算增值税的应纳税额时,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2、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