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如何规定继承权?

律师回答
摘要:民法典规定,继承人会因故意杀人、争夺遗产杀人、虐待或遗弃被继承人、伪造或销毁遗嘱、以欺诈或胁迫手段干预遗嘱而失去继承权。然而,如果继承人表现出悔改,被继承人原谅或在遗嘱中将其列为继承人,该继承人将不会失去继承权。同样,受遗赠人若有上述行为,将失去受遗赠权。
根据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继承权,但发生下列情形之一时,继承人会丧失继承权: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
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
(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
(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
(三)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
(四)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
(五)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
继承人有前款第三项至第五项行为,确有悔改表现,被继承人表示宽恕或者事后在遗嘱中将其列为继承人的,该继承人不丧失继承权。
受遗赠人有本条第一款规定行为的,丧失受遗赠权。
延伸阅读
民法典中继承权的法律条款及适用范围
民法典中继承权的法律条款及适用范围涉及广泛的法律规定。根据民法典的相关条款,继承权是指个人在他人死亡时,依法享有对其财产的继承权利。具体而言,民法典规定了继承权的主体、客体、继承顺序、继承份额等方面的内容。继承权的适用范围包括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两种形式。遗嘱继承是指被继承人通过遗嘱指定继承人的继承方式,而法定继承是根据法律规定,依照亲属关系确定继承人的继承方式。继承权的行使应当遵循法律的规定,保护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因此,了解民法典中关于继承权的法律条款及适用范围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权益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民法典对继承权的规定明确而全面,涵盖了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情形和条件。继承权的行使应当遵循法律,保护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了解继承权的法律条款及适用范围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权益保护至关重要。我们应当遵守法律,严守道德底线,以确保继承权的合法行使,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条 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消除后,遗嘱人能够以书面或者录音录像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 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 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
立遗嘱后,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
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法典如何规定继承权

继承人失去继承权的情况: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虐待被继承人、伪造、篡改、销毁遗嘱、欺诈、胁迫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撤回遗嘱。...查看全文

民法典如何规定继承权?

关于继承权的规定如下:1、国家保护自然人的继承权。2、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三)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四)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查看全文

民法典如何规定不享有继承权?

《民法典》规定,继承人若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遗弃或虐待被继承人、伪造、篡改、隐匿或销毁遗嘱、以欺诈、胁迫手段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撤回遗嘱,将丧失继承权。...查看全文

民法典如何规定财产继承权的分配原则?

《民法典》规定了财产继承权的分配方式,遵循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和遗赠扶养协议。按照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优先继承,然后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遗嘱继承体现了意思自治原则,但需满足条件:无遗赠扶养协议、遗嘱合法有效,继承人具备资...查看全文

民法典如何规定私生子的继承权?

本文重点阐述了民法典关于私生子继承和抚养的规定。根据民法典,私生子在法定继承中享有与婚生子同等的地位,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私生子的抚养费给付一般由双方协商,也可根据子女实际需要、父母双方负担能力和当地生活水平等因素...查看全文

民法典房产继承权如何规定的

房产继承权的规定如下:_x000D_ 1、房产继承权是指遗嘱继承人按照遗嘱指定,法定继承人按照法律规定,再继承开始后,依法取得被继承人房产权属的继承权;_x000D_ 2、遗嘱指定的房产继承权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中的房产继承权;_x...查看全文

民法典房产继承权如何规定的

法律分析:房产继承权的规定如下:_x000D_ 1、房产继承权是指遗嘱继承人按照遗嘱指定,法定继承人按照法律规定,再继承开始后,依法取得被继承人房产权属的继承权;_x000D_ 2、遗嘱指定的房产继承权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中...查看全文

民法典房产继承权如何规定的

房产继承权的规定如下:_x000D_ 1、房产继承权是指遗嘱继承人按照遗嘱指定,法定继承人按照法律规定,再继承开始后,依法取得被继承人房产权属的继承权;_x000D_ 2、遗嘱指定的房产继承权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中的房产继承权;_x...查看全文

民法典房产继承权如何规定的

房产继承权的规定如下:_x000D_ 1、房产继承权是指遗嘱继承人按照遗嘱指定,法定继承人按照法律规定,再继承开始后,依法取得被继承人房产权属的继承权;_x000D_ 2、遗嘱指定的房产继承权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中的房产继承权;_x...查看全文

民法典房产继承权如何规定的

房产继承权规定:1. 遗嘱继承人和法定继承人可以继承被继承人房产权。2. 遗嘱指定的房产继承权优先于法定继承。3. 继承开始后自动取得房产权,无需特殊手续。4. 其他规定。...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如何取消法定继承人继承权

取消法定继承权的情况包括: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遗弃或虐待被继承人、伪造、篡改、隐匿或销毁遗嘱、以欺诈、胁迫手段干扰遗嘱。...查看全文

民法典如何规定继承人不能享有继承权?

继承人有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虐待被继承人、伪造、篡改、隐匿或销毁遗嘱、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撤回遗嘱的行为,将丧失继承权。...查看全文

民法典如何规定儿子和儿媳的继承权?

民法典规定,儿子和儿媳可以通过遗嘱继承遗产,儿媳不属于法定继承人,但丧偶儿媳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可以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遗嘱可以以公证、自书、代书、录音或口头形式立定,但口头遗嘱只在危急情况下有效。...查看全文

民法典如何规定子女继承房屋产权的法律规定

民法典规定,父母可将房屋赠与子女,赠与后需到不动产登记部门办理过户登记。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不动产物权需经登记方有效,国有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不登记。申请过户需提交赠与合同、不动产权属证书等材料,如有备案的买卖合同也需提供。父母可通过签...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宅基地使用权如何继承

法律分析:民法典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不能继承。宅基地使用权是经依法审批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分配给其成员用于建造住宅的没有使用期限限制的集体土地使用权,属于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不属于当事人遗留的合法财产故不能成为遗产。...查看全文

民法典对胎儿的继承权是如何规定的

胎儿有继承权,分以下三种情况:1、胎儿出生时为活体,继承遗产成为独立的民事主体;2、胎儿出生时为死体,不能继承遗产;3、胎儿出生时为活体不久即死亡,遗产由父母法定继承。...查看全文

民法典如何规定同母异父子女的继承权?

同母异父的子女有权继承生母的遗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子女是第一顺序继承人。法定继承是对遗嘱继承的限制,具有特定的亲属关系和强行性。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并存,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无法定继承人如何继承

如果没有确定继承人,遗嘱或遗赠抚养协议将决定继承;如果没有这些,财产将归国家并用于公益事业;若死者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则财产归所在组织所有。...查看全文

民法典如何规定法定继承人?

民法典规定的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继承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然后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如果第一顺序继承人不存在,则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文章还介绍了继承范围的具体定义,例如子女包括...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无法定继承人该如何继承

没有继承人的财产,如果有遗嘱或抚养协议,则按照其进行继承;否则,财产归国家用于公益事业;如果死者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则归所在组织所有。...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