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持有和私藏枪支的区别是什么

律师回答
摘要:《刑法》规定,非法持有枪支是指不符合配备条件的人擅自持有枪支,非法私藏枪支是指合法配备枪支后私自藏匿且拒不交出。违反枪支管理规定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单位犯罪者可处罚金,并对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处罚。
两者的主体是有区别的。非法持有枪支是指不符合配备配置枪支条件的人员,擅自持有枪支的行为。非法私藏枪支是指依法配备配置枪支的人员,在配备配置枪支的条件消除后,私自藏匿所配备配置的枪支且拒不交出的行为。
《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延伸阅读
非法持有与私藏枪支的区别及法律后果
非法持有和私藏枪支在法律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其后果也不尽相同。非法持有枪支是指未经合法许可或授权而拥有、携带枪支,属于明确违法行为。而私藏枪支则是指将枪支隐藏、保存在私人场所,不公开携带或使用。非法持有枪支的后果包括刑事处罚,可能面临重罪指控、监禁和罚款等。私藏枪支的后果则视具体情况而定,可能会受到行政处罚或刑事指控。在任何情况下,非法持有和私藏枪支都会严重违反法律,并可能对社会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要遵守法律规定,不得非法持有或私藏枪支。
结语:非法持有和私藏枪支在法律上有明显区别,后果也不同。非法持有枪支是指无许可或授权擅自持有,属明确违法行为。私藏枪支是将枪支隐藏在私人场所,不公开携带或使用。非法持有枪支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包括重罪指控、监禁和罚款等。私藏枪支的后果因情况而异,可能受行政处罚或刑事指控。无论何种情况,非法持有和私藏枪支都严重违法,对社会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我们应遵守法律,不得非法持有或私藏枪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2015修正):第三章 枪支的制造和民用枪支的配售 第十三条 国家对枪支的制造、配售实行特别许可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制造、买卖枪支。
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2015修正):第四章 枪支的日常管理 第二十八条 国家对枪支实行查验制度。持有枪支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在公安机关指定的时间、地点接受查验。公安机关在查验时,必须严格审查持枪单位和个人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条件,检查枪支状况及使用情况;对违法使用枪支、不符合持枪条件或者枪支应当报废的,必须收缴枪支和持枪证件。拒不接受查验的,枪支和持枪证件由公安机关收缴。
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2015修正):第六章 枪支的入境和出境 第三十三条 国家严格管理枪支的入境和出境。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许可,不得私自携带枪支入境、出境。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私藏枪支和非法持有枪支的区别

私藏枪支和非法携带枪支的区别是什么 私藏枪支 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弹药的管理制度。国家禁止任何个人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任何单位或个人非法持有、私藏枪支,都是违法犯罪行为。由于枪支、弹药一旦失控,就可能成为犯罪分...查看全文

非法持有枪支罪和私藏枪支罪的区别

非法持有枪支罪和私藏枪支罪的区别、刑罚和量刑标准。非法持有是指不符合条件的人擅自持有,私藏是指合法持有者私自藏匿并拒不交出。非法持有枪支罪一般判三年以下,严重情节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量刑标准是违规持有、私藏枪支的分别判处三...查看全文

私藏枪支罪和非法持有枪支罪的区别

私藏枪支和非法携带枪支的区别是什么 私藏枪支 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弹药的管理制度。国家禁止任何个人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任何单位或个人非法持有、私藏枪支,都是违法犯罪行为。由于枪支、弹药一旦失控,就可能成为犯罪分...查看全文

私藏枪支罪和非法持有枪支罪的区别

私藏枪支和非法携带枪支的区别是什么 私藏枪支 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弹药的管理制度。国家禁止任何个人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任何单位或个人非法持有、私藏枪支,都是违法犯罪行为。由于枪支、弹药一旦失控,就可能成为犯罪分...查看全文

私藏枪支和非法携带枪支的区别是什么

私藏枪支 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弹药的管理制度。国家禁止任何个人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任何单位或个人非法持有、私藏枪支,都是违法犯罪行为。由于枪支、弹药一旦失控,就可能成为犯罪分子的作案工具,被一些犯罪分子用来实施...查看全文

私藏枪支和非法携带枪支的分别是什么

私藏枪支 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弹药的管理制度。国家禁止任何个人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任何单位或个人非法持有、私藏枪支,都是违法犯罪行为。由于枪支、弹药一旦失控,就可能成为犯罪分子的作案工具,被一些犯罪分子用来实施...查看全文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罪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是侵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弹药管理制度的行为,违法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处罚。私藏枪支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查看全文

非法储存枪支和非法持有枪支的区别

非法持有枪支和非法储存枪支之间存在明显区别。非法持有枪支指的是那些不符合法定配备条件的个人,私自携带枪支的行为。而非法储存枪支则是指那些依法配备了枪支的个人,在配备条件消除后,私自隐藏并拒绝交出枪支的行为。这两种行为都违反了法律规...查看全文

什么是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

根据我国刑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知道,针对犯了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的行为人,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又或者是管制;如果是情节严重的情况,那么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依法配备公务...查看全文

非法持有和私藏枪支、弹药罪的刑罚是什么?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的主旨: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行为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处罚,情节严重者将受...查看全文

非法持有与私藏枪支的刑罚

根据《刑法》规定,私自藏有枪支属于非法持有枪支罪。根据程度轻重的不同,最低可被判处管制,最高可被判七年有期徒刑。具体而言,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行为,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罚;而情节严重者...查看全文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罪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罪判刑标准: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包括:持有数量较大的民用枪支、弹药;持有军事系统或非军事系统的公务用枪、弹药;对国家工作...查看全文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

法律分析:1.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该款规定: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2.此外,下列两种情形依照非法持有、私藏枪...查看全文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

法律解析: 1.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该款规定: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此外,下列两种情形依照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处...查看全文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

律师分析: 所谓私藏,是指持有和隐藏枪支、弹药的非法性。即违反枪支管理规定,未依法取得持枪证件而持有、携带枪支、弹药,或者虽有证件但将枪支、弹药携带出依法规定场所,或者在禁止携带枪支、弹药的区域、场所携带枪支的行为。枪支、弹药无论...查看全文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

律师分析: 1.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该款规定: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此外,下列两种情形依照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处...查看全文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

法律分析:[刑法条文] 第一百二十八条第一款 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关法律] 《枪支管理法》》第三条 国家严格管制...查看全文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

1.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该款规定: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此外,下列两种情形依照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处罚: (1)...查看全文

私藏枪支和非法携带枪支的不同是什么

私藏枪支 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弹药的管理制度。国家禁止任何个人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任何单位或个人非法持有、私藏枪支,都是违法犯罪行为。由于枪支、弹药一旦失控,就可能成为犯罪分子的作案工具,被一些犯罪分子用来实施...查看全文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的特征是什么?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的数额和情节在立法上没有具体规定。但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不应认定为犯罪,可依其他规定处理。需注意区分非法持有与未携带证件携带枪支的行为,以及在禁止携带区域携带合法枪支的行为。未携带证...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