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离婚后是否有索赔权利?

律师回答
摘要:家暴离婚可索赔赔偿,包括物质和精神损害赔偿。物质损害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等,精神损害根据恶意程度判断。离婚赔偿涉及人身损害、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抚慰金。离婚损害赔偿需在离婚后三年内提起诉讼。
一、因家暴离婚是否可以索要赔偿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因家暴离婚是可以索要赔偿的,家庭暴力离婚赔偿的侵害对象是人身损害,赔偿范围是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两个方面。物质损害主要包括由于身体、精神受到伤害而产生的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等;精神损害主要是根据行为人的主观恶意、情节、医学鉴定结果等因素进行判断。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二、离婚可以要求哪些赔偿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具有弥补损失、抚慰精神、制裁和预防违法行为等三种功能。
1.离婚损害赔偿所涉及的人身损害赔偿项目主要有: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生活补助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
2.财产损失费,是指离婚案件中无过错方因对方配偶存在。
3.精神损害的民事责任有两类:一为非财产责任,主要表现为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另一为财产责任,即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
三、离婚损害赔偿适用诉讼时效吗
适用诉讼时效。一方过错造成离婚的,向人民法院主张离婚损害赔偿是有时效限制的,应该在离婚后三年内主张损害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因家暴离婚可以索要赔偿,包括物质损害和精神损害赔偿。物质损害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等,精神损害根据行为人的主观恶意等因素判断。离婚损害赔偿涉及人身损害、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责任。离婚损害赔偿适用诉讼时效,应在离婚后三年内主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九十二条 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章 一般规定 第三百二十三条 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法人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六十七条 法人合并的,其权利和义务由合并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担。
法人分立的,其权利和义务由分立后的法人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但是债权人和债务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遭受家庭暴力后,我是否有权利离婚?

女方遭受家庭暴力可离婚,我国公民享有离婚自由。若女方认为因男方家暴导致夫妻感情破裂,无法共同生活,可向配偶所在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法院将进行调解,若调解无效且感情确已破裂,应准予离婚。...查看全文

因家庭暴力离婚,能否索赔?

离婚赔偿需满足四种情况:重婚、同居、家暴、虐待遗弃。离婚需签订书面协议,并申请登记。一方要求离婚可调解或提起诉讼,法院应调解,无效则准许离婚。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由一方承担,协议不成可由法院判决。离婚时共同财产协商处理,协议不成由法院...查看全文

离婚后可以以家庭暴力索赔吗

一般情况下因为家庭暴力而离婚的,无过错方应当在离婚诉讼时提出离婚损害赔偿,离婚后不能再要求离婚损害赔偿了,除非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一)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离婚的诉讼案件,如果被告不同意离婚也不基于该条规定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查看全文

婚内遭遇家庭暴力,离婚后能索赔吗

法律分析: 离婚后可以索赔的。因家庭暴力导致离婚案件,无过错方可以要求有过错一方进行家庭暴力离婚赔偿。家庭暴力离婚赔偿范围是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两个方面,因此受害方可以向另一方索赔。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查看全文

婚内遭遇家庭暴力,离婚后能索赔吗

法律解析: 婚内遭遇家庭暴力离婚后能索赔。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查看全文

婚内遭遇家庭暴力,离婚后能索赔吗

法律解析: 婚内遭遇家庭暴力离婚后能索赔。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查看全文

婚内遭遇家庭暴力,离婚后能索赔吗

法律分析:婚内遭遇家庭暴力离婚后能索赔。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查看全文

家庭暴力导致离婚,是否有赔偿?

家庭暴力起诉离婚有赔偿,但需提供合法证据证明对方过错。离婚诉讼一般不主张赔偿。赔偿范围包括物质和精神损害赔偿,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赔偿数额,考虑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等因素,但法律另有规定除外。...查看全文

家庭暴力起诉离婚是否有赔偿?

家庭暴力起诉离婚有赔偿,但前提也是必须要有合法的证据证明对方属于过错方,法院才会受理,而对于单纯诉讼离婚,法院一般是不会主张申请对离婚案件进行赔偿的。家庭暴力起诉离婚赔偿数额怎么确定?首先,家庭暴力离婚赔偿范围是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查看全文

婚内遭遇家庭暴力的,离婚后能索赔吗

法律分析:婚内遭遇家庭暴力,离婚后能索赔的。但当事人协议离婚时,明确表明放弃该权利的除外。根据相关规定,一方在婚姻存续期间存在重婚、家庭暴力等过错行为,无过错方可在离婚时主张损害赔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解除关系后是否能以家庭暴力索赔?

律师解答: 可以的。因家庭暴力导致离婚案件,无过错方可以要求有过错一方进行家庭暴力离婚赔偿。家庭暴力离婚赔偿范围是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两个方面,因此受害方可以向另一方索赔。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查看全文

解除关系后是否能以家庭暴力索赔?

法律解析: 可以的。因家庭暴力导致离婚案件,无过错方可以要求有过错一方进行家庭暴力离婚赔偿。家庭暴力离婚赔偿范围是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两个方面,因此受害方可以向另一方索赔。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查看全文

家庭暴力离婚后,能否要求赔偿?

家庭暴力离婚可要求赔偿,根据《民法典》第1091条,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家庭暴力可分为夫妻暴力、父母子女暴力和其他亲戚间暴力。侵害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权、婚姻自主权、性权利以及生育权的家庭暴力都是存在的。...查看全文

离婚后能否提起家庭暴力离婚赔偿

法律分析: 离婚时女方没有明确表示放弃损害赔偿请求,可以在办理离婚登记一年内向人民法院提出家庭暴力离婚赔偿。我国法律规定了五种情形,当事人可以提起离婚损害赔偿,分别是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有其他重大过...查看全文

家庭暴力离婚后是否可以要求赔偿?

离婚家庭暴力能要求赔偿。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由于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可以要求有过错的一方进行家庭暴力离婚赔偿。家庭暴力离婚赔偿范围是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两个方面。离婚家庭暴力赔偿标准是怎样的?家庭暴力离婚赔...查看全文

离婚后的暴力行为是否属于家庭暴力

法律分析:已经离婚了夫妻按照现有法律规定产生的施暴行为,一部属于家暴范畴,只是由情感纠纷引发的暴力行为,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实施的身体,精神方面的侵害。家庭成员包括配偶,父母,子女以及其他共同生活的近亲属。具有家庭寄养...查看全文

离婚后的暴力行为是否属于家庭暴力

法律解析: 已经离婚了夫妻按照现有法律规定产生的施暴行为,一部属于家暴范畴,只是由情感纠纷引发的暴力行为,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实施的身体,精神方面的侵害。家庭成员包括配偶,父母,子女以及其他共同生活的近亲属。具有家庭寄养关系的...查看全文

离婚后的暴力行为是否属于家庭暴力?

律师分析: 已经离婚了夫妻按照现有法律规定产生的施暴行为,一部属于家暴范畴,只是由情感纠纷引发的暴力行为,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实施的身体,精神方面的侵害。家庭成员包括配偶,父母,子女以及其他共同生活的近亲属。具有家庭寄养关系的...查看全文

离婚冷暴力是否属于家庭暴力?

家庭冷暴力是一种精神暴力形式,通过冷淡、轻视、放任和疏远对方,漠不关心、使用讽刺挖苦、侮辱性语言来伤害对方的自尊心,与身体暴力、性暴力并存,但更强调对精神的伤害。...查看全文

离婚家庭暴力赔偿

家庭暴力离婚损害赔偿标准:在婚姻存续期间,如果夫妻一方因为家庭暴力导致双方离婚的,其中无过错的一方可以对所受的损失请求损害赔偿。主要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和物质损害赔偿两个方面。物质方面一般包括身体受到伤害而产生的医疗费、误工费、生活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