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一、诉前调解要交诉讼费吗
诉前调解收费标准具体如下:
1、是在法院立案前调解的,则法院不收取诉讼费;
2、需要法院出具法律文书的,会减半收取诉讼费,且在法院立案后调解结案的,法院会减半收取诉讼费。
二、诉前调解流程:
1.起诉,当事人选择诉前调解,法院安排诉前调解,调解员主持调解(不超过20天)。
2.调解成功,当事人不起诉,法院不立案并退还起诉材料。
3.当事人和解撤诉,不需要出具文书,法院立案按当事人撤诉方式处理。
4.调解组织出具调解协议书,法院立案按当事人撤诉方式处理。法院立案并出具民事调解书。
5.调解不成功,立案进入诉讼程序。
三、诉前调解的意义
1、有利于调解法官保持中立性、公正性。法院设置庭前调解程序,可以有效避免法官扮演调解者与判决者双重角色之弊端,消除非法调解、强制调解或调解不成延迟裁判的现象,排除当事人对法官调解中立性、公正性的合理怀疑。
2、有利于当事人节省诉讼成本和节省司法资源。庭前调解,可以充分发挥调解作用,提高案件庭前调解结案率,使当事人节省取证、委托律师等费用,节省诉讼成本,帮助纠纷当事人尽快从诉讼中解脱出来,投入到正常的生产、生活中。同时,启动较少的程序高效审结案件,有利于法院节省司法资源。
3、有利于实现“案结事了”目的。由于庭前调解从审判环节中分离出来,可以确确实实地给当事人选择调解或审判解决纠纷的机会,增强当事人对庭前调解成功的信心,促使当事人着眼于未来,以相对平和的方式解决纠纷,有利于减轻矛盾激化,实现“案结事了”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九十三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
第九十四条 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由审判员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议庭主持,并尽可能就地进行。 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用简便方式通知当事人、证人到庭。
第九十五条 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邀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协助。被邀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协助人民法院进行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