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与斡旋受贿的关系

律师回答
摘要:斡旋受贿通常不构成共同犯罪,因为斡旋受贿的行为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取正当利益,而受贿者并不知情。共同犯罪的成立需要满足几个条件,包括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和行为,以及指向同一犯罪客体。
斡旋受贿指为他人谋取的是正当利益,而且利用职权的人并不知道该人收受贿赂,斡旋受贿一般不会构成共同犯罪。
斡旋受贿的条件
斡旋受贿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行为。斡旋受贿的条件如下:
1、行为人利用的是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
2、行为人利用了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
3、必须是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4、索取了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了请托人财物。
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
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两个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共同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则不构成共同犯罪。数人共同实施犯罪,但如果其中只有一人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也不能构成共同犯罪。
(二)共同犯罪人主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共同犯罪人不仅认识到自己在故意的参加实施共同犯罪,而且还认识到有其他共同犯罪人和他一起参加实施犯罪。二是共同犯罪人对犯罪结果的发生,都抱着希望或者放任的故意态度。共同的犯罪故意使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彼此联系,相互默契,结合成为一个统一的犯罪行为,共同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
(三)共同犯罪人在客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各共同犯罪人在实施共同犯罪时,尽管所处的地位、具体的分工、参加的程度、甚至参与的时间等可能有所不同,但他们的行为都是为了达到同一犯罪目的,指向相同的目标,从而紧密相联,有机配合,各自的犯罪行为都是整个犯罪活动的组成部分。在发生危害结果的情况下,共同犯罪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都与发生的犯罪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四)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客体。即共同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必须指向同一犯罪客体,这是共同犯罪的成立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和共同的犯罪行为的必然要求。
延伸阅读
结语:斡旋受贿一般不会构成共同犯罪,因为斡旋受贿的条件是利用他人职务行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并且斡旋受贿的人并不知道受贿者的行为。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包括两人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共同的犯罪故意、共同的犯罪行为以及共同的犯罪客体。以上是对斡旋受贿和共同犯罪的条件的简要解释。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八条 本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98年5月14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35号)和2007年10月25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修正案》(公安部令第95号)同时废止。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七条 公安机关可以使用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技术制作电子笔录等材料,可以使用电子印章制作法律文书。对案件当事人进行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的过程,公安机关应当同步录音录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九章 渎职罪 第四百一十八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招收公务员、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斡旋受贿与一般受贿的界限

区分一般受贿罪和斡旋受贿罪的关键在于行为人是否利用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对其他国家工作人员有直接的制约关系。一般受贿罪可以谋取正当或不正当利益,而斡旋受贿罪必须是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在斡旋受贿罪中,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查看全文

什么是斡旋受贿?

律师分析: “斡旋”顾名思义会有三方,直接利用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与行贿人,以及这个作为中间人的国家工作人员。斡旋受贿,主体也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而且不是直接通过自己的职务行为,而是利用职务或者地位上的便利疏通其他国家工作人员,是通...查看全文

斡旋贿赂罪的犯罪数额

一、斡旋贿赂罪的犯罪数额对斡旋受贿罪以受贿论处,即依照受贿罪处罚规定处罚:①、个人受贿数额≥10万元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②、5万元≤个...查看全文

斡旋受贿罪立案标准

(一)从行为人的角度来才考量1、行为人必须具有一定的职权或地位,并且这种职权或地位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渎职的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意志。但如果行为人是利用离退休之前的职务所形成的影响,则不构成利用本人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查看全文

斡旋受贿罪立案标准

法律分析:斡旋受贿罪立案标准: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收受请托人财物的行为。法律依据:《《最...查看全文

斡旋受赌罪与介绍贿赂罪的区别

什么是斡旋受贿 斡旋受贿罪也有称间接受贿罪,根据我国刑法第388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罪论。对此...查看全文

斡旋受赌罪

受贿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受贿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受贿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查看全文

斡旋受贿行为的特征

1、行为人利用了本人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这是成立斡旋受贿的前提。2、行为人是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而不是直接利用自己职务范围内的权力3、行为人索取或者收受了请托人财物。4、行为...查看全文

斡旋受贿和一般受贿的区别?

律师分析: (1)一般受贿行为人是直接利用本人的职务之便就能实施犯罪行为,而斡旋受贿行为人必须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才能完成犯罪全过程。区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与“利用职权或者地位形...查看全文

斡旋受贿量刑标准

法律分析:   斡旋受贿就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   斡旋受贿属于受贿罪,量刑标准如下:   《刑法》第三...查看全文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斡旋受贿罪的差别是什么?

律师解答: 1、斡旋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 2、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查看全文

斡旋贿赂罪与利用影响力

斡旋贿赂与利用影响力受贿的不同点只在于,斡旋受贿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而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的密切关系人、离职国家工作人员和离职国家工作人员的密切关系人这三类人,此外影响力也不同,斡旋受贿的影响力主要来源于本人现任...查看全文

斡旋贿赂罪与利用影响力

斡旋贿赂罪与利用影响力如下: 1、斡旋受贿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行为; 2、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查看全文

斡旋贿赂罪与利用影响力

法律分析:1、条件不同:斡旋受贿罪是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强调的是犯罪嫌疑人利用自身的职权影响力。利用影响力受贿要求的是利用与犯罪嫌疑人关系密切的国家工作人员的影响力,而不是犯罪嫌疑人自身。2、主体方面:利用...查看全文

斡旋贿赂罪与利用影响力

法律分析:1、条件不同:斡旋受贿罪是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强调的是犯罪嫌疑人利用自身的职权影响力。利用影响力受贿要求的是利用与犯罪嫌疑人关系密切的国家工作人员的影响力,而不是犯罪嫌疑人自身。2、主体方面:利用...查看全文

斡旋贿赂罪与利用影响力

法律分析: 1、条件不同:斡旋受贿罪是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强调的是犯罪嫌疑人利用自身的职权影响力。利用影响力受贿要求的是利用与犯罪嫌疑人关系密切的国家工作人员的影响力,而不是犯罪嫌疑人自身。2、主体方面:利用影响力...查看全文

斡旋受贿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斡旋受贿罪的构成要件应从行为人的角度、渎职的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行为以及请托人的角度来考量。行为人必须具有职权或地位,并利用其影响力谋取不正当利益;渎职的其他国家工作人员在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时,需考虑行为人的职权或地位;请托人看重的是...查看全文

斡旋受贿罪有什么立案标准

(一)从行为人的角度考虑。1、行为人必须具有一定的权力或地位,这种权力或地位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失职意志。但是,如果行为人利用退休前的职的影响,则不构成利用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2、行为...查看全文

斡旋受贿与其他受贿行为的法律区别是什么?

斡旋受贿行为的要件与其他受贿行为不同,主要包括行为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利用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实现、行为人利用本人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请托人看中的是行为人的职权或地位。...查看全文

斡旋贿赂罪立案标准

一.斡旋受贿罪立案标准 1.斡旋受贿罪立案标准: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收受请托人财物的行为。 2.法律依据:《最高...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马樱石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认证律师婚姻家庭、婚姻家庭

已服务107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