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次民事诉讼法修改时间是多久
最近一次民事诉讼法修改时间是2017年6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是以宪法为根据,结合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根据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宪法规定谁负责修改宪法
《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负责修改《刑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一)修改宪法;(二)监督宪法的实施;(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四)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六)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七)选举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八)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九)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十)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十一)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十二)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十三)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十四)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十五)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十六)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最新修改宪法的意义
新宪法修改的内容是:
1.确立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
2.调整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
3.完善依法治国和宪法实施举措。
4.充实完善我国革命和建设发展历程的内容。
5.充实完善爱国统一战线和民族关系的内容。
根据《宪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修改宪法的原则有哪些
修改宪法的原则有:充分体现党和人民的共同意志;充分体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发展成果;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宪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二)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三)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四)解释法律等。
宪法规定谁负责修改宪法??
根据《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修改宪法。
修改宪法,简称修宪,是对宪法的修正,是指有权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宪法文本的某些条款、词语或结构予以变动、补充或删除的活动。
一、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唯一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
二、修改宪法的具体程序:
宪法的修改程序比一般法律的修改程序更严格:
根据《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三、宪法的地位:
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
①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②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③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④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
⑤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第六十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