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罪行的法律处理

律师回答
摘要:交通肇事逃逸刑事犯罪处理及不构成逃逸的情形。根据刑法,逃逸肇事者可被追究刑责,根据情节量刑。特别恶劣情节的可判三至七年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可判七年以上。不构成逃逸的情形包括:事实无争议并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报案、及时抢救伤者并报案、送医后暂时离开但有同意并按时返回、因伤需救治离开未及时报案、无知或无法发现事故发生、因人身安全离开并及时报案。
一、交通肇事逃逸刑事犯罪怎么处理
1、交通肇事逃逸构成犯罪的,按交通肇事罪追究刑事责任,依据犯罪情节量刑:
(1)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二、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形有哪些
1、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故事实无争议,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达成协议,并留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报案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将伤者送医院后,确因筹措伤者医疗费用需暂时离开医院,经伤者或伤者家属同意,留下本人真实信息,并在商定时间内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未能及时报案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驶离现场,有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或不能发现事故发生的;
6、有证据证明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可能受到人身伤害而被迫离开交通事故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延伸阅读
交通肇事逃逸刑事犯罪的法律责任与刑罚
交通肇事逃逸刑事犯罪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者故意逃离现场或者故意隐瞒自己的身份等行为,严重损害了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涉及到法律责任和刑罚问题。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交通肇事逃逸犯罪行为,一般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具体情况和犯罪的严重性,可能会面临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等刑罚。同时,还可能面临罚金、吊销驾驶证、禁止驾驶等附加刑罚。法律对交通肇事逃逸犯罪持零容忍态度,旨在维护社会安全和公平正义,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肇事者应当认清自身行为的严重性,积极配合执法机关的调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刑罚。
结语:交通肇事逃逸刑事犯罪严重损害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法律对此持零容忍态度。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肇事者若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可能面临不同的刑罚,包括有期徒刑和罚金等。同时,也可能面临吊销驾驶证等附加刑罚。法律旨在维护社会安全和公平正义,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肇事者应当认清行为严重性,积极配合执法机关调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刑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〇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章 调 查 第三节 交通肇事逃逸查缉 第四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并组织专门力量办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启动查缉预案,布置警力堵截,并通过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查缉。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交通肇事逃逸案的法律处理

交通事故逃逸将被吊销驾照且终生不能再取得,不论后果大小。未取得驾照、驾照被吊销期间驾驶车辆、逃逸致人轻伤等行为将罚款,超速、强迫他人违规驾驶等行为可吊销驾照,损毁交通设施、非法拦截车辆等行为可拘留。...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罪的处理办法

交通肇事后逃逸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理: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第三款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将被处以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并可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罪行的法律定义

本文介绍了公安部70号令《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中关于“交通肇事逃逸”的构成条件。具体来说,肇事逃逸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肇事人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2)主观上是为了逃避事故责任,逃避法律的追究,3)客观上实施了逃离事故现场...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罪行的法律认定

交通肇事逃逸构成犯罪,根据最高法院解释,造成一人以上重伤,负主要责任即构成交通肇事罪。若逃逸并满足特定情形,如酒驾、无证驾驶、安全装置不全等,将被定罪处罚。...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罪行的法律定性

我国交通事故责任分为五类: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全部责任和无责任由一方违章引起,另一方无责任;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由一方主要违章,另一方或第三方次要违章引起;同等责任指各方违章情节相当,均负同等责任。...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理?

律师分析: 肇事者违章肇事如果只是致被害人轻微伤、轻伤或者只是造成了牲畜(如猪、牛、羊等)死亡的后果,财产损失数额不大。此时如果肇事者逃逸行为本身未造成其他严重后果,肇事者不构成犯罪,对肇事者可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照《道路交通...查看全文

处理交通肇事逃逸的方法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处理分为三种情况:一是轻微伤、牲畜死亡等未构成犯罪的逃逸行为,可处罚款或拘留;二是造成重伤、死亡等严重后果的逃逸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可判处有期徒刑;三是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况,可视为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需进行数...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罪行的法律制裁

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及刑罚:交通肇事逃逸处3-7年有期徒刑,致人死亡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罪的主体为年满16周岁的自然人,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的安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致人重伤、死亡或重...查看全文

处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法律法规

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处理根据情况不同分为三种:轻微情况处以罚款和拘留;重大事故无逃逸将吊销驾驶证;重大事故逃逸将吊销驾照且终身不得重新领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者,将追究刑事责任并...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罪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 一、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行为,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做如下处理:1、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200元到2000元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2、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没有逃逸的,除依法追...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罪逃逸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交通肇事罪逃逸的处理是: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判处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逃逸属于交通肇事罪的加重处罚情节。法律依据:《《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交警处理交通肇事逃逸的方法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驾驶员在交通事故后逃离现场以逃避责任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交通肇事逃逸将承担全部责任,并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如果逃逸导致他人死亡,将面临更严重的刑罚。此外,交通肇事逃逸并非仅限于逃离现场,还包括在送伤者...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罪肇事后逃逸怎么处理?

律师分析: 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判断。肇事逃逸的,对驾驶人处以2000元以下罚款,并处15日以下拘留,记12分;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致一人死亡或三人重伤以上,负主要或全部责任)的,将被判处3-7年有期徒刑。如果因逃...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罪行的法律制裁力度

该条规定对交通肇事逃逸和致人伤亡的罪犯刑罚进行了区分,并对未造成重大事故但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罪犯的处罚进行了说明。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重大事故的罪犯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而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致死罪行的法律制裁

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将被以交通肇事罪判刑,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交通事故责任判定标准包括:由车辆造成、在道路上发生、在运动中发生、有事态发生、造成事态的原因是人为、必须有损害后果的发生、当事人心理状态是过失或有其他意外因素。若肇...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罪行的法律适用标准

我国交通事故责任分为五类: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全部责任和无责任由违章者负全责,与事故无直接因果关系的一方无责任;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由主要违章者负主要责任,其他违章者负次要责任;同等责任适用于各方违章行为...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交通致死罪行的法律量刑

根据《刑法》第133条规定,对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重大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行为,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存在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将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因逃逸导致他人死亡的...查看全文

一般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法律处理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需满足交通肇事罪成立,犯罪嫌疑人知晓事故并逃跑,不救助被害人。刑罚为3-7年有期徒刑。若因逃逸导致被害人死亡,构成致人死亡罪。...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罪

法律解析: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罪

法律解析: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