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一个行为是单位犯罪还是个人犯罪?

律师回答
摘要: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区别在于是否为单位利益、是否由单位决策机构决定,以及行为是否在单位成员的职务活动范围内或与单位的业务活动相关。单位犯罪需符合单位决策程序,违法所得归单位所有;而个人犯罪则是自然人未经单位决策机构批准的行为,违法所得多为个人所有。行为以单位名义实施是单位犯罪的重要因素,但并非所有以单位名义实施的犯罪都是单位犯罪。单位只对与业务相关的活动负责。
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区别有:
1、是否为了单位的利益,是否由单位的决策机构决定。单位犯罪具有特定的程序性,即符合单位决策程序,是它与自然人盗用单位名义或擅自以单位名义进行的犯罪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因而,单位内部成员未经单位决策机构批准、同意或认可而实施的犯罪行为,一般只能认定为自然人犯罪。
同时按照决策机构的决定实施的行为必须为了单位的利益。单位犯罪中,犯罪后的违法所得通常归单位所有,而自然人犯罪中,犯罪后的违法所得多为自然人个人所有。
2、是否是以单位的名义。行为以单位的名义实施是认定单位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并非所有以单位名义实施的犯罪都是单位犯罪。
3、行为是否在单位成员的职务活动范围内,或者与单位的业务活动相关。单位只对其在业务范围内或与业务相关的活动范围内的行为负责,但如果与单位的业务活动并无实质的关联,则一般不应视为单位行为。
延伸阅读
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区别及法律适用
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在法律上有着明确的区别和适用规定。单位犯罪指的是由组织、企事业单位等组织机构实施的犯罪行为,而个人犯罪则是由个体犯罪分子个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区别在于犯罪主体的不同,单位犯罪涉及到组织、领导、参与等多个人员,而个人犯罪则是个体的行为。在法律适用上,单位犯罪通常会面临更严厉的刑事责任和处罚,因为其背后涉及到组织、利益关系等复杂因素,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更大。而个人犯罪则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法律适用,如刑罚量刑等。了解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区别及法律适用,有助于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
结语: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区别在于是否为了单位的利益、是否由单位的决策机构决定以及行为是否在单位成员的职务活动范围内。单位犯罪具有特定的程序性,需要符合单位决策程序,且违法所得通常归单位所有。而个人犯罪则是个体犯罪分子个人实施的行为,违法所得多为个人所有。了解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区别有助于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一条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如何判断一个行为是否属于单位犯罪而非个人犯罪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谋取利益而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应负刑事责任。与之相对,个人犯罪指的是自然人违反刑事法律规定所犯的罪行。...查看全文

逃税罪是单位犯罪还是个人犯罪?

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在纳税过程中采取欺骗手段逃避缴税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刑罚和罚金处罚。对于多次实施此类行为的情况,将按照累计数额计算处罚。...查看全文

如何判断一个单位是否构成犯罪?

如何认定公司犯罪:从公司的真实性和活动性质两个方面审查,包括组织结构、实际活动、犯罪意志和非法利益归属。只有同时具备公司集体决策犯罪和非法利益归属于公司的特征,才能认定为公司故意犯罪。否则,应以个人犯罪论处。...查看全文

怎样判断一个人是否犯有逃税罪?

逃税罪的立案条件:客体是侵犯税收秩序,客观表现为欺骗、隐瞒导致大额逃税,主体可以是个人或单位,主观一般为故意。根据刑法,逃税数额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罚金;占30%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怎样判断一个人是否犯有赌博罪?

参与赌博可能构成赌博罪和开设赌场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营利目的的赌博行为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罚金;开设赌场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罚金,严重情节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金;多次参与赌博但输...查看全文

怎样判断一个人是否犯有包庇罪?

包庇罪是指窝藏罪犯、为其提供财物和帮助逃跑的行为,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管制。严重情节如多次窝藏或规划逃跑路线,则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若在犯罪前得知并包庇,视为同犯。...查看全文

怎样判断一个人是否犯有遗弃罪?

遗弃罪的主要定罪条件是:被害人是家庭成员,主体是具有扶养义务和能力的人,拒不扶养年老、年幼、患病或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并且是故意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对于情节恶劣的遗弃行为,可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怎样判断一个人是否犯有刀伤罪?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根据伤害程度分为轻伤、重伤、致死三种情况。轻微伤和一般的殴打行为不能构成本罪,而故意伤害致人轻微伤会受到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责任。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查看全文

怎样判断一个人是否犯有间谍罪?

间谍罪是指参加间谍组织,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若间谍罪的情节较为轻微,通常会被判处三年以上的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实际上发生法定的危害结果不是间谍罪成立的要件,只要实施了间谍行为,就...查看全文

怎样认定一个人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一、如何界定一个人是否违法犯罪 可以从犯罪构成方面去界定,犯罪构成是指依照中国刑法规定,决定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是使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单位犯罪还是个人犯罪

法律分析: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单位谋取利益,经单位决策机构或者负责人决定实施的,法律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认定为单位犯罪。与单位犯罪相对。只自然人违反国家刑事法律的规定所犯的罪认定为个人犯罪。...查看全文

如何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认定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要看是否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1、主体方面:行为人应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2、主观方面:行为人存在故意或过失。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查看全文

单位犯罪个人犯罪

单位犯罪需由单位决策机构决定,任何成员行为均视为单位行为。如未被决策机构认可的犯罪行为则为个人犯罪。单位犯罪产生的非法所得通常归单位所有,而自然人犯罪则多为个人所有。行为以单位名义实施是单位犯罪重要因素,但并非所有以单位名义实施的...查看全文

怎样判断一个人是否犯有乱伐木罪?

盗伐森林的立案标准:盗伐2-5立方米以上或盗伐100-200株幼树以上。盗伐行为包括:擅自砍伐国家、集体、他人所有或承包的森林或其他林木;擅自砍伐本单位或个人经营管理的森林或其他林木;在采伐许可证规定地点以外采伐国家、集体、他人所...查看全文

怎么判断一个人是否犯有侵犯个人信息罪?

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行为将受到刑事处罚,包括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个人信息与隐私是相关但互不相同的概念,个人信息应具有隐私性、与个人利益相关,并需被他人所掌握。个人信息的定义可采取抽象概括的方式,但在法律认定时可能...查看全文

怎样判断一个人是否犯有故意杀人罪?

严重杀人案件应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包括有卑劣动机的杀人、极端残酷手段的杀人、针对特定对象的杀人、造成严重后果的杀人以及引发民愤的故意杀人等。...查看全文

怎样判断一个人是否犯有过失杀人罪?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因疏忽大意或轻信能够避免而造成他人死亡的行为,刑罚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鼓励协商解决问题、保护自己和他人,避免疏忽大意和触犯法律。...查看全文

怎样判断一个人是否犯有故意伤人罪

本文主要介绍了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刑罚,包括轻伤和重伤的刑罚,以及致人死亡或严重残疾的刑罚。同时还提到了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的刑罚。根据情节的不同,刑罚的程度也有所区别。...查看全文

如何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单位行贿罪?

单位行贿罪的主旨是指满足一般主体、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和国家经济管理的正常活动、单位向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行贿的行为。...查看全文

判断单位犯罪是否构成犯罪

单位犯罪的主体要件是单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只有具备独立财产、行为能力并能破产的单位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单位犯罪的主观罪过形式可以是故意或过失,但以故意为主要表现形式。单位犯罪的客体根据不同犯罪而有所不同,包括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