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税罪是单位犯罪还是个人犯罪?

律师回答
摘要: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在纳税过程中采取欺骗手段逃避缴税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刑罚和罚金处罚。对于多次实施此类行为的情况,将按照累计数额计算处罚。
本罪的犯罪主体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零一条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延伸阅读
逃税罪的法律责任归属问题:单位与个人的界定
逃税罪的法律责任归属问题涉及单位与个人的界定。在法律上,逃税行为可以由单位或个人实施,具体责任的归属需要考虑行为主体的性质和行为方式。一般情况下,单位逃税行为指的是由企事业单位、组织或团体实施的违法行为,个人逃税行为则指的是由个人独立实施的违法行为。然而,实际情况复杂,存在着单位与个人之间的关联和合作。在判断责任归属时,需要考虑行为主体的意图、行为方式、权责关系等因素。因此,对于逃税罪的法律责任归属问题,需要综合考虑相关法律规定和具体案件的事实情况,以确保公正和合理的判决。
结语:逃税罪的法律责任归属问题涉及单位与个人的界定。在法律上,逃税行为可以由单位或个人实施,具体责任的归属需要考虑行为主体的性质和行为方式。因此,在判断责任归属时,需要综合考虑相关法律规定和具体案件的事实情况,以确保公正和合理的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六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 第二百零四条 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前款规定的欺骗方法,骗取所缴纳的税款的,依照本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骗取税款超过所缴纳的税款部分,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六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 第二百零五条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本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是指有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行为之一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2021修正):第五章 关税 第五十八条 本法第五十六条、第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范围以外的临时减征或者免征关税,由国务院决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逃税罪是否是单位犯罪

单位可以构成逃税罪。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等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或者因逃税受到两次行政处罚又逃税...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单位犯罪还是个人犯罪

法律分析: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单位谋取利益,经单位决策机构或者负责人决定实施的,法律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认定为单位犯罪。与单位犯罪相对。只自然人违反国家刑事法律的规定所犯的罪认定为个人犯罪。...查看全文

单位犯罪是共同犯罪还是单独犯罪

单位犯罪不等于共同犯罪的。一般情况下一个单位犯罪时,该单位就是犯罪的主体,就本单位而言只有一个主体,所以是不同于共同犯罪的;如果一个单位犯罪的时候,该单位成员并不一定是共同犯罪,该单位也并不一定就是非法组织,所以单位犯罪不同于集团...查看全文

单位犯罪个人犯罪

单位犯罪需由单位决策机构决定,任何成员行为均视为单位行为。如未被决策机构认可的犯罪行为则为个人犯罪。单位犯罪产生的非法所得通常归单位所有,而自然人犯罪则多为个人所有。行为以单位名义实施是单位犯罪重要因素,但并非所有以单位名义实施的...查看全文

逃汇罪是单位犯罪吗

法律分析:逃汇罪是单位犯罪。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逃汇罪是指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擅自将外汇存放境外,或者将境内的外汇非法转移到境外,数额较大的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查看全文

非法经营罪是单位犯罪还是个人

非法经营罪是否属于单位犯罪 非法经营罪,是指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以及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查看全文

偷税罪单位犯罪嫌疑人是属于单位犯罪吗

法律分析: 偷税罪已改为逃税罪,单位犯罪嫌疑人是属于单位犯罪,主体包括单位。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等手段,不缴或者少...查看全文

偷税罪单位犯罪嫌疑人是属于单位犯罪吗

法律分析:偷税罪已改为逃税罪,主体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单位可以成为本罪犯罪主体。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等...查看全文

偷税罪单位犯罪嫌疑人是属于单位犯罪吗

法律分析: 偷税罪已改为逃税罪,单位犯罪嫌疑人是属于单位犯罪,主体包括单位。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等手段,不缴或者少...查看全文

逃避追缴欠税罪是单位犯罪吗

法律分析: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欠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查看全文

逃避追缴欠税罪是单位犯罪吗?

法律分析:逃避追缴欠税罪不是单位犯罪,一般对自然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逃避追缴欠税罪,是指纳税义务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查看全文

逃避追缴欠税罪是单位犯罪吗

法律解析: 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欠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查看全文

逃避追缴欠税罪是单位犯罪吗?

律师分析: 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欠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查看全文

逃避追缴欠税罪是单位犯罪嘛?

律师解答: 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欠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查看全文

怎样判断一个行为是单位犯罪还是个人犯罪?

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区别在于是否为单位利益、是否由单位决策机构决定,以及行为是否在单位成员的职务活动范围内或与单位的业务活动相关。单位犯罪需符合单位决策程序,违法所得归单位所有;而个人犯罪则是自然人未经单位决策机构批准的行为,违法...查看全文

单位是否犯逃税罪,个人是否会受到处罚?

在单位犯逃税罪的情况下,单位必须被罚款,同时直接责任人员可能会被判处罚款或有期徒刑。但如果纳税人及时补缴税款和滞纳金,则可以免于刑事处罚,只需缴纳相应的罚款。此外,单位负责人包括法定代表人或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如法定代表...查看全文

问:个人犯罪后单位犯罪是否算累犯?

我国刑法规定了多种刑事犯罪类型,包括个人犯罪、单位犯罪和共同犯罪等。单位犯罪追究单位主要领导人的刑事责任,若单位主要责任人在个人犯罪后又通过单位犯罪,可能构成累犯。...查看全文

个人犯罪后单位犯罪是否构成累犯?

累犯是指在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罪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累犯应从重处罚,但过失犯罪和未满十八周岁的人除外。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累犯期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查看全文

确定单位犯罪还是个人犯罪的认定标准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谋取利益而实施的犯罪行为,由单位决策机构或负责人决定。这些行为被认定为危害社会并应负刑事责任。相对地,个人犯罪是指自然人违反国家刑事法律规定所犯的罪行。...查看全文

单位犯罪个人犯罪区别?

律师分析: 1.是否为了单位的利益,是否由单位的决策机构决定。单位决策机构产生单位意志,指挥单位行为的实施,任何单位成员在单位业务活动中依据决策机构的决定实施的行为,应视为单位行为。单位犯罪所具有的特定程序性,即符合单位决策程序,...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