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楼房产权多少年

律师回答
摘要:本文介绍了住宅楼产权、房屋产权证明书和房屋产权土地使用权到期的相关知识。住宅楼的产权通常为70年,其中商用的是40年、商住两用的是50年、商品房居住是70年。房屋产权证明书不是房产证,但包含房产证。房屋产权证是由不动产登记机关发放的证明房屋所有权归属的书面凭证。房屋产权土地使用权到期的办法是续期。如果是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的,自动续期,续期的费用根据当地的具体规定;如果是非住宅建设用地的使
一、住宅楼产权多少年
住宅楼的产权通常被认为是70年。其中,商用的是40年、商住两用的是50年、商品房居住是70年,这里的年限是指房屋产权中的土地使用年限,住宅用地的所有权年限是永久的。
通常商用的是40年、商住两用的是50年、商品房居住是70年,这里的年限是指房屋产权中的土地使用年限,住宅用地的所有权年限是永久的。届满自动续期,续费按当时的1%-10%来增收(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二、房屋产权证明书是房产证吗
房屋产权证明书不是房产证。但是房屋产权证包含了房产证。房产证是指购房者通过交易,取得房屋的合法所有权的证件。房屋产权证,一般来说包括房屋所有权证(房产证)和土地使用权证。在通常意义上,房产证是房屋所有权证的简称,是由不动产登记机关发放的证明房屋所有权归属的书面凭证。
《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第三十四条
以依法取得的房屋所有权证书的房地产抵押的,登记机关应当在原《房屋所有权证》上作他项权利记载后,由抵押人收执。并向抵押权人颁发《房屋他项权证》。
以预售商品房或者在建工程抵押的,登记机关应当在抵押合同上作记载。抵押的房地产在抵押期间竣工的,当事人应当在抵押人领取房地产权属证书后,重新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
三、房屋产权土地使用权到期怎么办
房屋产权土地使用权到期的办法是续期。房子土地使用权到期可以续期,续期的方式有自动续期和申请续期。法律规定,如果是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的,自动续期,续期的费用根据当地的具体规定;如果是非住宅建设用地的使用权期限届满的,有约定的按约定,无约定的按照法律或行政法规处理。
延伸阅读
结语:住宅楼的产权通常被认为是70年,其中,商用的是40年、商住两用的是50年、商品房居住是70年。房屋产权证明书不是房产证,但包含房产证。房产证是指购房者通过交易,取得房屋的合法所有权的证件,包括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房屋产权土地使用权到期的办法是续期,如果是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的,自动续期,续期的费用根据当地的具体规定;如果是非住宅建设用地的使用权期限届满的,有约定的按约定,无约定的按照法律或行政法规处理。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物权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2016-02-22)\t第三条\t异议登记因物权法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的事由失效后,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请求确认物权归属的,应当依法受理。异议登记失效不影响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实体审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物权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2016-02-22)\t第四条\t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转移不动产所有权,或者设定建设用地使用权、地役权、抵押权等其他物权的,应当依照物权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认定其不发生物权效力。
教师法(2009-08-27)\t第二十八条\t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城市教师住房的建设、租赁、出售实行优先、优惠。
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应当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解决住房提供方便。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商住楼的产权为多少年?

商品房居住房产权最长为40年,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根据不同用途而定,居住用地为70年,工业用地为50年,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为50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为40年,综合或其他用地为50年。...查看全文

楼房的居住权是多少年

楼房的居住权期限看当事人之间的约定或者居住权人的死亡时间。根据《民法典》第三百七十条,居住权期限届满或者居住权人死亡的,居住权消灭。居住权消灭的,应当及时办理注销登记。一、赠与朋友居住权可以赠予朋友居住权,...查看全文

楼房产权多久?

律师分析: 按建筑用类型有所不同,一般民用住宅建筑权属用地年限为70年,商用房屋建筑权属用地年限为40年。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了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期限,居住用地是70年,工业用地50年,商业用地40年,综合用地50年。而房屋的使用寿命...查看全文

楼房产权多久

法律分析:楼房产权是:住宅用地全国统一执行的土地使用年限为70年;工业用地、公益事业性、其他用地全国统一执行的土地使用年限为50年;娱乐用地全国统一执行的土地使用年限为40年。法律依据:_x000D_ 《城...查看全文

商住楼的住宅产权多少年?

律师分析: 商品房居住房产权为40年。根据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一)居住用地七十年;(二)工业用地五十年;(三)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五十年;(四)商业、旅游、娱乐用地四十年;(五)综合或者其他用...查看全文

楼房多少年拆迁

法律分析:楼房多少年拆迁是根据其使用性质来决定的。参照以下标准:_x000D_ (1)临时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年;_x000D_ (2)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_x000D_ (3)普通房屋和构筑物,...查看全文

楼房多少年拆迁?

法律解析: 房屋使用年限分两个概念:一个是房屋本身的使用年限,另一个是土地使用年限。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确定: (1)临时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年; (2)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 (3...查看全文

楼房多少年拆迁

法律解析: 房屋使用年限分两个概念:一个是房屋本身的使用年限,另一个是土地使用年限。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确定: (1)临时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年; (2)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 (3...查看全文

楼房多少年拆迁

楼房多少年拆迁是根据其使用性质来决定的。参照以下标准:      (1)临时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年;    ...查看全文

楼房多少年拆迁?

律师分析: 房屋使用年限分两个概念:一个是房屋本身的使用年限,另一个是土地使用年限。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确定: (1)临时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年; (2)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 (3...查看全文

楼房多少年拆迁

法律分析: 楼房拆迁年限根据其使用性质决定,标准如下: (1)临时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年; (2)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 (3)普通房屋和构筑物,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法律依据: 《建筑法》 第七十二条 ...查看全文

楼房多少年拆迁

法律分析:房屋使用年限分两个概念:一个是房屋本身的使用年限,另一个是土地使用年限。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确定:(1)临时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年;(2)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设计使用年...查看全文

楼房居住年限多少年

根据法律规定,房屋的居住权期限应由房屋所有人和居住权人双方共同确定。双方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居住权的期限,如果合同没有明确规定期限,则可以推定为居住权人的终身。需要注意的是,居住权是不可转让和继承的。此外,设立居住权的住宅一般不得出租...查看全文

普通死缓多少年释放?

法律解析: 死缓最少服刑17年。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被判死缓的犯罪分子依法符合一定条件时可以减刑,最低可以减至有期徒刑,而有期徒刑的刑期是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亦即满两年之日起计算;并且经过一次或者数次减刑的死缓罪犯实际执行的刑期不...查看全文

普通抢劫罪判多少年

普通抢劫构成犯罪的,判刑多少年,要依据实际的案情而定。例如,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等。...查看全文

普通死缓多少年释放?

律师分析: 死缓最少服刑17年。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被判死缓的犯罪分子依法符合一定条件时可以减刑,最低可以减至有期徒刑,而有期徒刑的刑期是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亦即满两年之日起计算;并且经过一次或者数次减刑的死缓罪犯实际执行的刑期不...查看全文

普通死缓多少年释放

死缓最少服刑17年。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被判死缓的犯罪分子依法符合一定条件时可以减刑,最低可以减至有期徒刑,而有期徒刑的刑期是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亦即满两年之日起计算;并且经过一次或者数次减刑的死缓罪犯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15年...查看全文

房改房产权多少年

法律分析:房改房产权指的是土地使用年限,使用年限为土地出让金取得使用权开始到之后的70年止。《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一)居住用地七十年;...查看全文

走私普通货物判多少年?

律师解答: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根据情节轻重情况,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查看全文

普通护照有效期多少年

作为中国公民,办理了中国护照,即可用于证明自己的中国人身份,在海外国家旅行的时候,也有需要使用到中国护照的地方,除了出国以外,在本国境内,护照也可以作为身份证件来使用,所以这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证件了。 一、护照有效期是多久 外交护...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王源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专职律师婚姻家庭、婚姻家庭

已服务139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