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未上报工伤,不影响工伤处理协议的效力。
未认定工伤,签工伤赔偿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用人单位未上报工伤,不影响工伤处理协议的效力。
工伤私了赔偿怎么算
工伤私了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协商处理工伤的方式,私了的赔偿项目可以参照工伤保险条例关于工伤待遇的规定,工伤赔偿的标准是由工伤鉴定结果决定的,在工伤鉴定结果的基础上按照法定的工伤赔偿计算方式进行相关计算得出的最终结果就是劳动者工伤赔偿的数额,在上述数额的基础上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协商最终的赔偿数额以及赔偿款的支付方式。
工伤私了还是仲裁好?
首选协商解决,如果双方无法达成协商的,只能选择仲裁的方式,但即使工伤私了之后劳动者仍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
工伤无保险私了怎么赔偿?
关于工伤无保险私了怎么赔偿?的相关法律知识更多专业问题建议咨询律师。
一、工伤无保险私了怎么赔偿?
1、工伤无保险私了,单位需要赔偿的项目包括医疗费、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等。
《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
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参加,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处欠缴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并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滞纳金后,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支付新发生的费用。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1)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的决定不服的;
(2)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
(3)用人单位对经办机构确定的单位缴费费率不服的;
(4)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认为经办机构未履行有关协议或者规定的;
(5)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
二、下班时间不合理可以认定工伤吗?
1、下班时间不合理不可以认定工伤。
这是由于根据现行法的规定,只有是在合理的上下班时间、采取合理的上下班路线发生的意外事故、且职员不是事故的主要责任人的情形才有可能会被认定为是工伤。
2、对上下班合理时间、合理路线的认定
(1)上下班有一个时间区域,具有正当性,可能早一点,可能晚一点,比如下了班以后,还要加一会儿班,或者是等交通的高峰时段过了之后再回家,这些都属于合理时间。
(2)路线有可能是回自己的住所,这个住所可能还不止一处;除此之外,往返于配偶、父母、子女的居住地,也算是合理路线。下班的途中需要到菜市场买一点菜,然后再回家,而且是顺路等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路线。
职员入职之后,单位需要在限定期限内为职员缴纳社会保险,对于没有缴纳的情形,职员一旦受伤,且伤情被认定为是工伤,那么单位就需要赔偿职员遭受的损失。当然职员需要自行结合现行法的规定,判断自己是否有获得赔偿金的资格,这是由于单位一般不会主动承担赔偿责任。
相关内容:没有合同工伤怎么赔偿?
一、没有合同工伤怎么赔偿?
没有合同工伤需要按照受伤程度来进行赔偿。未签订劳动合同,只要有证据证明劳动关系,依然按照工伤的赔偿标准进行赔偿。根据不同的工伤等级,领取相应的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等,由用人单位购买的工伤保险基金支出。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二、工伤赔偿的期限是多久
工伤职工受伤后,怎样才能使受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最有效的保障呢?在工伤赔偿中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要把握好工伤认定、鉴定、赔偿过程中的三个重要期限。
(一)申请工伤认定期限
对于申请工伤的期限,我国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在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二)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期限
初次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
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结果,直接影响到工伤职工的待遇赔偿,所以用人单位和职工都必须把握好初鉴和复鉴的期限。
在当代的社会,目前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如果没有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那么发生了工作性的伤害,仍然是需要由用人单位负责赔偿的。当然了,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是用人单位为劳动者购买了社会保险,此时就是由工伤保险基金来负责劳动者的工伤赔偿的。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保密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一般情况下,就是公司在找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会要求另外签一份保密协议,但有些公司为了逃避责任根本没有签劳动合同,可为了保护公司独有的技术还是跟员工签了保密协议。
实际中,签了保密协议跟签没签劳动合同没有直接的关系,只要是签了保密协议,那么双方就要遵守协议内容,如果产生违约纠纷,就只能双方看看能不能协商解决,不成的话最后只有走诉讼途径,而不是找什么劳动仲裁、劳动调解等。
由于已经签订了保密协议,那么违反协议规定的应该按约定的处理,如果因此给单位造成了经济损失,员工就要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对于员工需要承担的违反保密协议的违约金,实践中并没有明确的参考标准,但一般要参照员工违反会给企业带来多大损失、保密内容的重要性和商业价值等等确定。
另外,按照法律上的规定,员工正式参与公司工作,公司应该在用员工那天起一个月内签订好劳动合同,要是没有签订的,就是违法的。员工可以要求公司立即签订劳动合同,并给员工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的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不过,员工们也不要以为只要不跟公司签合同,就可以一直领每月两倍的工资,因为只要超过一年还没有劳动合同的,会视为公司与员工签了没有期限的合同。而且,跟员工及时签劳动合同是劳动法明确规定的,一般公司不会冒险,要是员工不肯签的,那么公司就会辞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