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刑有哪些限制?

律师回答
摘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对减刑的限制条件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悔改表现、立功表现和重大立功表现等。根据规定,一次减刑一般不超过一年或两年有期徒刑。减刑的起始时间和间隔时间也有具体规定,根据刑期长短不同进行适当缩短。
减刑的限制条件有:
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规定,有期徒刑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符合减刑条件的,减刑幅度为: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一次减刑一般不超过一年有期徒刑;确有悔改表现并有立功表现,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一次减刑一般不超过二年有期徒刑。
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规定,有期徒刑罪犯的减刑起始时间和间隔时间为: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一般在执行一年六个月以上方可减刑,两次减刑之间一般应当间隔一年以上。被判处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罪犯,可以比照上述规定,适当缩短起始和间隔时间。
延伸阅读
减刑的条件和限制有哪些?
减刑是指对已被判刑的犯人在服刑期间减轻刑罚的一种法律措施。减刑的条件和限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犯人必须表现出良好的改造表现,如积极参加劳动、学习、思想教育等活动。其次,犯人在服刑期间不能有新的违法行为,必须保持良好的纪律和遵守监规。此外,减刑还要考虑犯罪的性质、危害程度,以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等因素。最后,法律规定了减刑的最低刑期和最高刑期限制,超过最高刑期的犯人一般不予减刑。减刑是一项严肃的法律程序,必须依法依规进行,以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
结语:减刑是一项严肃的法律程序,必须依法依规进行,以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减刑的限制条件包括犯人的悔改表现、立功表现以及重大立功表现等。根据刑期长度不同,减刑的起始时间和间隔时间也有所规定。同时,犯罪的性质、危害程度以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等因素也会被考虑。减刑是对服刑期间表现良好的犯人减轻刑罚的一种法律措施,旨在促进犯人的改造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修正):第三章 刑罚的执行 第四节 减刑、假释 第三十条 减刑建议由监狱向人民法院提出,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减刑建议书之日起一个月内予以审核裁定;案情复杂或者情况特殊的,可以延长一个月。减刑裁定的副本应当抄送人民检察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五节 死刑 第五十一条 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五节 死刑 第五十条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减刑有哪些限制条件

法律分析:减刑限制条件如下: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人民法院依照刑法第五十条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查看全文

2023减刑有哪些限制条件

减刑的限制条件和适用情形。减刑的限制条件包括刑期不得低于一定比例,根据《刑法》第五十条限制减刑的规定,以及对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的限制。减刑的适用情形包括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表现出悔改或立功等。...查看全文

减刑的期限有哪些限制

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 (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三)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查看全文

减刑的期限有哪些限制?

律师分析: 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 (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三)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查看全文

减刑的期限有哪些限制

法律分析: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三)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查看全文

减刑条件有哪些限制?

限制减刑适用于死缓累犯、重罪犯以及有组织暴力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决定限制减刑。限制减刑的罪犯在缓期执行满后,减刑为无期徒刑不少于25年或有期徒刑不少于20年。这一措施旨在保证最低服刑期限,确保罪行相适应,并贯彻宽严相济...查看全文

减刑的期限会有哪些限制

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三)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查看全文

减刑的限制条件有哪些,限制减刑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减刑的限制条件和适用范围。同一受刑人两次减刑需有一定间隔,以考察其悔改或立功表现。判刑5年以上罪犯需执行1年以上方可减刑,两次减刑间隔一般为1年以上。判刑10年以上罪犯,在减刑后需间隔2年以上。判刑不满5年罪犯可适当缩短间隔。重大...查看全文

减刑限制有哪些?

减刑的条件和限度:减刑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减刑的实质条件是受刑人在刑罚执行期间具有法定的事由或法律事实,如遵守监规、悔改表现、立功表现等。减刑的限度规定了刑期的最低执行期限,根据不同刑罚类型而定。...查看全文

减刑的期限有哪些特殊限制

法律分析:减刑的期限有以下特殊限制:_x000D_ 1、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_x000D_ 2、判处无期徒刑的,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十三年;_x000D_ 3、限制减...查看全文

减刑的限制有哪些

减刑的限制如下:1、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得少于原刑期的一半;2、判处无期徒刑的,不得少于十三年;3、人民法院对限制减刑的死刑缓刑犯罪分子,缓刑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得少于二十五年...查看全文

死缓的减刑条件有哪些限制?

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适用条件:累犯以及实施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 具备哪些条件可以适用死缓限制减刑? 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适用条件:累犯以及实施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查看全文

减刑后的刑期有哪些限制

法律分析:减刑后的刑期的限制:_x000D_ 1、犯罪分子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减刑后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一半;_x000D_ 2、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减刑后的刑期应在十三年以上;_x000D_ 3、依法...查看全文

刑法上减刑的实质条件,减刑的限制有哪些

法律分析:减刑的实质条件是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减刑的限制如下:(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查看全文

刑法上减刑的实质条件,减刑的限制有哪些

法律分析: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减刑的限制有: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查看全文

刑法上减刑的实质条件,减刑的限制有哪些?

律师分析: 减刑的实质条件是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减刑的限制如下:(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查看全文

被限制减刑的有哪些

我国刑法根据不同犯罪情形制定,对犯罪程度不同的人采取相应的处罚和改过自新机会。同时,对犯罪情形恶劣的人也有严惩手段,如法院可限制累犯等被判死缓者的减刑权利。我将为您介绍我国刑法的具体内容。...查看全文

《刑八》对于死缓限制减刑有哪些规定

法律解析: 《刑八》对于死缓限制减刑的规定有: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八项罪名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五十条 死缓变更...查看全文

刑八对于死缓限制减刑有哪些规定

法律分析:刑法对于死缓限制减刑的规定有:刑法第五十条,犯罪分子属于累犯或者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法律依据:《《中华人...查看全文

《刑八》对于死缓限制减刑有哪些标准?

法律解析: 《刑八》对于死缓限制减刑的规定有: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八项罪名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五十条 死缓变更...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