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审期间能否进行反诉诉讼?

律师回答
摘要:反诉是保障被告权益的重要制度,应在庭审辩论结束前提出。特别是涉及外地经济纠纷的大额民事案件,允许被告在庭审结束后提起反诉,可以解决执行问题。否则,本诉和反诉的结案时间差会耗费时间和精力。因此,在庭审辩论结束前、裁判作出之前提出反诉是合理的。
反诉是指在一个已经开始的民事诉讼(诉讼法上称为本诉)程序中,本诉的被告以本诉原告为被告,向受诉法院提出的与本诉有牵连的独立的反请求。
该权利亦是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的重要体现,是本诉被告所享有的重要权利,是保障本诉被告人民事权益的一项重要制度。
二审时当事人不能提出反诉。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应该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反诉,如果在二审中提出的,法院会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就反诉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
反诉在诉讼进行的哪个阶段提出,我国民诉法没有具体规定。司法实践中,一般倾向最好是在答辩过程中提出,最迟也应在一审法院庭审辩论结束后提出。因为反诉提出时,庭审辩论尚未结束,原告还有反驳的机会,并可以申请延期审理。否则,要是庭审辩论结束以后提出反诉,必然重新进行诉讼程序,也会造成一些重复劳动,拖延本诉的审理。然而,是否庭审辩论结束后都不能提出反诉呢?也不能一概而论。因为经过起诉、答辩,尤其是庭审辩论以后,出现证人打消顾虑,愿意作证或纠正伪证,当事人举出经过最后努力收集的证据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实践中较多。
特别是一些民事案件标的额较大,而又涉及外地的经济纠纷,应当允许在庭审辩论结束以后,提起反诉。否则,如果不许被告提起反诉,或者提起反诉也不予理睬,表面上看争取了时间,使本诉及时审结。而事实恰恰相反,因为这类纠纷的棘手程序是执行,要是被告在庭审辩论以后,提出的反诉成立,而又进行了实体审理后,反诉和本诉的请求可以相互冲抵,执行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果不允许被告在庭审结束后提起反诉,让其另行起诉,本诉和反诉的结案就存在一个时间差,很可能耗费时间和精力,结果有时很难预料。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应当灵活掌握,允许被告在庭审辩论结束以后、裁判作出之前,提出反诉。
延伸阅读
结语:反诉是保障被告人民事权益的重要制度,体现了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的原则。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应在适当的时机提出反诉,以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一般而言,最好在答辩过程中或一审庭审辩论结束后提出反诉,以避免重复劳动和拖延本诉审理。然而,在特殊情况下,如涉及大额纠纷或外地经济纠纷时,也应允许被告在庭审辩论结束后提起反诉。这样做有助于解决执行问题,并确保本诉和反诉的请求相互冲抵,促进案件的及时审结。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允许被告在庭审辩论结束以后、裁判作出之前提出反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五十八条 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三个月以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六个月。
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判抗诉的案件,审理期限适用前款规定;对需要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的,应当自接受抗诉之日起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下级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期限适用前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四章 第二审程序 第一百八十三条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三十九条 原审人民法院对于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对于重新审判后的判决,依照本法第二百二十七条、第二百二十八条、第二百二十九条的规定可以上诉、抗诉。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在取保候审期间,能否进行民事诉讼?

取保候审期间能提起民事诉讼,但需同时审理。被取保候审人需遵守相关规定,如不离开居住地、按时到案、不干扰证人作证、不毁灭证据。派出所需监督考察,并向县级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报告执行情况。...查看全文

上诉是否能在二审败诉后进行?

二审法院作出的判决为最终判决,自判决送达之日起生效。当事人不得再向二审法院提出上诉,也不能向检察院申请抗诉。两审终审制度是指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即告终结的制度。对于二审法院作出的终审判决和裁定,当事人等不得再提出上诉,人民...查看全文

恶意诉讼是否能进行反诉?

恶意诉讼可以反诉,法院会根据证据判决。恶意诉讼是指当事人利用诉讼获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恶意诉讼构成犯罪时会判刑。恶意诉讼的构成要件包括:当事人有主观恶意、向法院提起诉讼、对方受到损害、获利与受害有因果关系。恶意诉讼的成立不以诉讼胜...查看全文

离婚诉讼中能否进行反诉?

本文介绍了离婚诉讼不支持反诉的原则,但被告仍有权对原告提出的诉讼主张作出回应和反驳。同时指出离婚之诉是复合之诉,子女抚养问题和财产分割问题都是附属于离婚之诉的从诉,不能吞并原告提出的离婚之诉,因此被告提出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方面的新...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二审中诉讼请求能否进行修改?

该段内容讲述的是民事诉讼二审程序中当事人增加诉讼请求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可以在二审中增加独立的诉讼请求或被告提出反诉,二审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二审法院可以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同时,二审法院也可以对二审...查看全文

一审反对,二审能否进行?

一审不同意鉴定,二审不能提出;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对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的活动;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实行登记管理制度,包括法医类鉴定、物证类鉴定、声像资料鉴定等。...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二审在哪里进行

民事诉讼二审在哪里进行      民事诉讼案件二审,在中级人民法院审理。     &n...查看全文

小额诉讼能进行反诉吗?

小额诉讼不适用反诉,反诉可使原诉失去意义。反诉应对抗原告诉讼请求,反诉主体为本诉被告。小额诉讼可进行缺席判决,包括原告不出庭或撤诉,被告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法院不准撤诉后原告不到庭,无民事行为能力被告无正当理由不到庭,债务人下落不明...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二审是否进行开庭审理?

行政诉讼二审是否开庭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合议庭可决定不开庭。行政诉讼基本原则包括独立审判、事实和法律为准、合法性审查、平等地位、民族语文、辩论、合议和公开审判、两审终审、法律监督等。...查看全文

缓刑期间能否进行民事诉讼?

缓刑是指在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其具备法定条件的情况下,在一定的考验期间内附条件地不执行原判刑罚的一种制度。在缓刑期间,如果被控有民事诉讼,则不会被收监,只有在缓刑考验期内被控有违法或涉嫌犯罪情节,才会被收监。缓刑适用于犯罪情...查看全文

诉讼期间能否进行拆迁补偿?

依据具体情况确定。根据建设部《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14条的规定,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对补偿形式和补偿金额、安置用房面积和安置地点、搬迁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经协商达不成协议的,由批准拆迁的房屋主管部门裁决。被拆迁人是批准拆迁的房屋拆...查看全文

拆迁诉讼期间能否进行拆迁?

根据法律规定,行政机关作出限期拆除违章建筑的决定后,在限期拆除期限内直接实施强制拆除的,属于违法强拆。只要当事人还在诉讼期间或者行政复议期间,都是不可以拆迁的。 商业拆迁是否可以进行强拆 可以的。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商业拆迁是...查看全文

二审判决能否进行抗诉?

本文主要介绍了抗诉的两种形式,即二审抗诉和再审抗诉。二审抗诉是指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在法定抗诉期限内,对同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刑事判决、裁定认为存在错误时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的抗诉。再审抗诉是指原审法院之上级人民检察院或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已...查看全文

犯罪嫌疑人能否在取保候审期间进行民事诉讼?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以追偿物质损失。国家财产、集体财产受损时,检察院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应与刑事案件一并审理,仅在为防止审判延迟时,可在刑事案件审判后继续审理。...查看全文

合同在诉讼期间能否执行

合同在诉讼期间通常需要执行,只有在人民法院宣判合同无效后,才不需要执行。然而,在诉讼期间以下情况可以暂停执行:法律或事实上无法履行、债务的内容不适合强制执行或履行成本过高、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没有要求履行。...查看全文

二审期间可以反诉吗

法律分析:反诉是指在一个已经开始的民事诉讼(诉讼法上称为本诉)程序中,本诉的被告以本诉原告为被告,向受诉法院提出的与本诉有牵连的独立的反请求。该权利亦是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的重要体现,是本诉被告所享有的重要权利,是保...查看全文

抚养权变更后能否进行反诉诉讼?

变更子女抚养权符合条件的能提起反诉,变更离婚抚养权的流程是先协商确定,如不成可通过诉讼请求法院裁决,变更子女抚养权应在被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起诉。...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二审能不能提起反诉

法律分析: 民事诉讼二审不能提起反诉。被告需要反诉的,应该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如果被上诉人在二审中提出反诉的,二审法院会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就反诉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会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查看全文

反诉审理是否能够按时进行?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审判延期的情形包括当事人未能到庭、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需要通知新证人、调取新证据、重新鉴定或勘验,以及需要补充调查等。...查看全文

能否在同一时间进行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

刑事和民事可同时执行,附带民事诉讼应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只有为防止审判延迟才可在刑事审判后继续审理。被害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包括物质损失、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以及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可由人民...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