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罪行的认定

律师回答
摘要:交通运输业发展快速,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上升,扰乱交通秩序。根据法律,逃逸要受罚,逃逸致人死亡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逃逸行为需构成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规定,构成交通肇事罪方可认定为逃逸。逃逸目的是逃避法律追究,需考虑主观目的。报警避免被害人亲属伤害,不属逃逸;存在不能抗拒原因,消失后投案,不属逃逸。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也呈上升趋势,严重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根据法律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要严惩,如交通肇事犯罪案件,犯罪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何种行为属于我国刑法意义上的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的规定,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逃逸行为必须以构成交通肇事罪为前提条件。从事交通运输人员或者非交通运输人员,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具有《解释》第二条第一款、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即构成交通肇事罪。只有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脱离现场的行为,才能认定为逃逸。脱离现场的目的必须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确认行为人是否逃避法律追究,要看其主观目的。
以下两种情形不应认定为逃逸:
一、交通肇事后,肇事者已通过电话等方式报警,由于惧怕被害人亲属殴打而逃离事故现场,这种情况,不应按交通肇事后逃逸来处理。其目的是为了避免被害人亲属对自己造成人身伤害,而不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
二、存在不能抗拒的原因,不能抗拒的原因消失后,又投案的,不应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延伸阅读
肇事逃逸罪行的定罪标准
肇事逃逸罪行的定罪标准是指在刑事法律中,对于肇事后逃逸行为的认定和定罪所遵循的标准和要求。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肇事逃逸罪行的定罪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明确肇事行为的发生,即交通事故或其他类似事件的发生;其次,要求逃逸行为的存在,即肇事后未及时停车等待处理或未向相关部门报案;此外,还需要考虑逃逸行为的主观故意,即肇事后有意识地逃离现场以规避法律责任。综上所述,对于肇事逃逸罪行的定罪标准,需要综合考虑肇事行为、逃逸行为和主观故意等因素,确保公正、准确地认定罪责,并依法予以惩处。
结语:在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交通事故逃逸案件呈上升趋势,严重扰乱了交通秩序。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应受到严惩,包括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和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逃逸行为必须以构成交通肇事罪为前提条件,同时要考虑行为人的主观目的。但对于已报警或存在不能抗拒原因的情况,不应认定为逃逸行为。肇事逃逸罪行的定罪标准需要综合考虑肇事行为、逃逸行为和主观故意等因素,以确保公正、准确地认定罪责并依法惩处。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交通肇事逃逸罪行的认定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擅自逃离事故现场,推卸责任的行为。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包括违法规导致重大事故逃逸、酒驾毒驾逃逸、无驾照驾驶逃逸、驾驶不安全车辆逃逸、驾驶无牌证车辆逃逸、严重超载逃逸以及为逃避法律追究逃逸。...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罪行的认定原则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包括:造成死亡或重伤、负全部或主要责任且逃避法律追究的;造成财产损失且无法赔偿三十万元以上的;酒后、吸毒后驾驶致重伤的;无驾照驾驶致重伤的;明知安全装置不全或车辆失灵驾驶致重伤的;明知无牌证或已报废车辆驾驶致重伤的...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罪行的认定标准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与处罚: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需满足明知肇事事故的前提条件,逃避抢救义务和逃避责任追究是主要动机。对于逃逸行为的处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可罚款200-2000元并拘留,发生重大事故且逃逸构成犯罪则吊销驾驶证并终身不得...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罪行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交通肇事逃逸的八种情形:1)明知有事故而逃离现场;2)认为无责任而离开现场;3)酒驾、无证驾驶等嫌疑,报案后离开现场;4)送伤者医院后未报案离开;5)送伤者医院后留下虚假信息离开;6)调查期间逃匿;7)离开现场但拒认事故发生;8)...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罪行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认定:当事人主观逃避责任或救助义务,驾驶或遗弃肇事车辆并离开现场,客观存在逃离行为,则构成肇事逃逸。处罚款和吊销驾照是非犯罪情况下的惩罚,构成犯罪则追究刑责。...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罪行的法律认定

交通肇事逃逸构成犯罪,根据最高法院解释,造成一人以上重伤,负主要责任即构成交通肇事罪。若逃逸并满足特定情形,如酒驾、无证驾驶、安全装置不全等,将被定罪处罚。...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罪行的8种认定情况

交通肇事逃逸的8种情形:1、明知有事故逃离现场;2、认为无责任逃离现场;3、酒驾或无证驾车报案后逃离现场;4、送伤者后离开医院未报案;5、送伤者后留下虚假信息离开医院;6、接受调查期间逃匿;7、离开现场且否认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应知道...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罪行的8种认定情形

交通肇事逃逸的法律依据及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法》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交通肇事逃逸包括明知发生事故后逃离现场、无事故责任认为离开现场、酒驾、无证驾驶等情形。依法,交通肇事逃逸将吊销驾驶证并终身不得重新取得。...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的认定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潮,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交通肇事...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罪认定规定?

律师解答: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有以下标准: 1、肇事者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仍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肇事者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3、肇事者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罪认定规定?

法律解析: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有以下标准: 1、肇事者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仍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肇事者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3、肇事者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罪认定规定?

法律解析: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有以下标准: 1、肇事者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仍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肇事者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3、肇事者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罪逃逸的认定

法律分析:交通肇事罪逃逸的认定:主观上为了逃避法律责任或救助义务,驾驶肇事车辆或者遗弃肇事车辆,逃离道事故现场的;客观上有逃离现场的行为的,那么就会被认定肇事逃逸。构成犯罪的,那就可以认定为交通肇事罪逃逸。...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罪的认定

法律分析:一、逃逸行为与责任认定的关系 根据1991年9月22日国务院《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20条规定:当事人逃逸或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负全部责任。 交通肇事罪...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罪的认定

一、交通肇事逃逸罪的认定标准交通肇事逃逸应具备的条件:第一,时间上当事人知道已经发生交通事故;第二,当事人主观上是为逃避法律责任(是否包括刑事和民事责任,认识不一,我们倾向仅仅是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怎么认定逃逸肇事罪

肇事逃逸认定如下: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罪认定标准

肇事逃逸罪认定标准: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等。一、怎样认定交...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罪与犯罪认定

肇事逃逸尚不构成犯罪,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交通事故未造成严重后果时,只会受到200元至2000元罚款和15日以下治安拘留的处罚。然而,若交通事故导致一人死亡或三人以上重伤,或者造成财产损失超过30万元且无力赔偿,肇事逃逸将被判...查看全文

论交通肇事逃逸罪的认定

交通肇事罪逃逸的认定及相关规定。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逃逸情况可分为交通肇事罪逃逸、未遂和中止。具体构成犯罪及处罚需根据事实和证据判断。法律依据为《刑法》第133条和133条之二。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侵犯客体、过失主...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行为如何认定?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1.死亡1人或重伤3人以上,负主要责任;2.死亡3人以上,负同等责任;3.负主要责任,造成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且无能力赔偿;4.酒后/吸毒后驾驶;5.无驾驶资格驾驶;6.明知安全装置不全或机件失灵;7.明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