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起算是何时

律师回答
摘要: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起算是何时? 一般是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起算。合同撤销权是指撤销权人享有的对意思表示不真实,但已经生效的合同予以撤销,使合同归于消灭的权利。
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起算是何时 一般是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起算。 一、合同撤销权除斥期间 合同撤销权是指撤销权人享有的对意思表示不真实,但已经生效的合同予以撤销,使合同归于消灭的权利。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撤销权的消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也就是说,合同撤销权行使期限是除斥期间,该期限不能中断、中止或者延长,权利人如果不及时行使,将丧失该项权利。 二、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区别: 除斥期间和诉讼时效都是以一定事实状态的存在和一定期间的经过为条件而发生的一定的法律后果,都属于法律事件。其目的都在于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以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但二者又存在诸多不同,只有认识两者的区别,才能更好地认识除斥期间的性质。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1.立法精神不同 除斥期间制度的目的,是为维持已经存在的法律关系。而诉讼时效制度的目的,却是维护与原法律关系相对立的新的社会关系。例如,甲出卖财产给乙,甲在诉讼时效期间未行使其主张价款的权利,因时效期间届满乙可以拒绝给付,以继续维持甲未行使其权利而形成的新秩序。 2.适用客体不同 除斥期间的客体一般为形成权。但并非所有的形成权民法都设定除斥期间。有的形成权根本无行使期间的限制,如共有物分割权,通说认为其系形成权,共有人任何时候提出分割共有财产的要求,均受法律的保护。诉讼时效的客体为请求权,但也不是一切请求权均应适用诉讼时效。通常认为,债权请求权、物上请求权中财产返还请求权和恢复原状请求权应适用诉讼时效。而基于身份关系的请求权、物上请求权中的排除妨害请求权、消除危险请求权、所有权确认请求权等则不应适用诉讼时效。 3.期间性质不同 除斥期间规定权利存续的固定时间属不变期间,除法律有特殊规定者外,不能中止、中断和延长,且期间较短,以早日确定当事人间的关系为目的。诉讼时效为可变期间,可以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且期间较长。 4.期间计算不同 因为诉讼时效适用于请求权,而请求权的范围十分广泛且具有共同特征,因此,各国民法均在法律上作出了总括性的规定。而除斥期间是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形成权设置的时间限制,因此缺乏共通的基础,立法只能针对具体情况分别规定除斥期间的起算点,这种起算时间往往存在差异。在法律未规定或当事人未约定除斥期间的起算点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自权利发生之日起算。 5.法律效力不同 除斥期间届满,实体权利本身当然消灭。而诉讼时效的效力,尽管各国民事立法的规定有所不同,但大多数国家采用诉权消灭主义或抗辩权发生主义。中国《民法典》采用诉权消灭主义,这些不同立法例的共同点是,诉讼时效届满后,实体权利本身并不因此而消灭,对于已经完成的时效利益,可以抛弃。如《民法典》规定:“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抛弃时效利益的行为,可视为权利人权利的实现,而不是创设了新的权利。而除斥期间届满,权利人不仅丧失了实体权利,还意味着可以创设某种权利。 6.条文表述不同 关于诉讼时效的立法,各国一般都在条文中表述“诉讼时效”的字样,如中国《产品质量法》第33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而有关除斥期间的规定,虽然法律条文中无明确表述“除斥期间”的字样,但这些条文常常使用“逾期撤销权消灭”、“作为自愿放弃权益”、“视为放弃”等字样,可以理解为法律仅规定权利存续的期间,即为除斥期间。由于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的上述差异,在立法上和司法实践中,严格区别两者的界限就显得十分重要。然而,由于中国以往民事法律在立法时的疏忽和不严谨,有些条文中的期间规定究竟为诉讼时效还是除斥期间,人们的认识很不一致,这必然会影响到对法律的理解和适用。以《民法典》第541条关于债权人撤销权的规定为例。该条规定: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三、三种类型撤销权的除斥期间: 1、相对人的撤销权。 民法典规定的撤销权,是指意思表示有瑕疵的,表意人依法可以主张撤销其民事行为的权利。《民法典》规定了几种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即重大误解和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相对人撤销权提起的主体限制在发生民事行为的当事人之间,除斥期间为一年,按照新法优于旧法,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涉及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计算,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未行使的,撤销权消灭。 2、债权人的撤销权。 民法典第540条规定的是债权人的撤销权,属于债的保全的范围。一般来说,债权为相对权,其效力仅及于特定的债权人和债务人,对第三人不发生效力,债权人不得依其债权对任何第三人主张权利,第三人也不得对债权进行干涉。但是债权人的撤销权突破了合同相对性原理,使债权的效力得以扩张,属于债的保全范围。债权人的撤销权规定了两种除斥期间,一是一年的除斥期间,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计算;二是五年的除斥期间,从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债权人行使撤销权要同时满足两个除斥期间的要求。 3、破产撤销权。 破产法规定的是破产撤销权,指破产管理人(包括财产接管人、重整执行人、清算人等)对债务人即破产人在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一定期限内所为的有损于债务人财产从而损害破产债权人利益的行为,有权请求法院予以撤销,使其归于无效的权利。撤销权的行使,可以带来两个后果:一是破产人所实施的有害于全体债权人的行为归于无效;二是使破产人转让或放弃的财产被依法追回,增加破产财产总量,提高破产债权清偿率。破产撤销权除斥期间的计算比较特殊,从法院受理破产申请之日起前推一年。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民法典规定的相对人的撤销权,是合同当事人双方之间的撤销权,相对而言,他们要比第三人更容易认识到合同的可撤销理由,因此仅规定其撤销权从行为成立时起算,时间较短且固定。而破产撤销权与债的保全中的债权人撤销权更相似,在本质上是债权人撤销权在破产这一特别程序中的扩张或者延伸,二者都是债权人以第三人的身份,将债务人所实施的有害行为最终归于无效,并使依该行为所导致的财产变动恢复原状,旨在保护第三人的利益,在行使后果上没有根本区别。但是二者撤销权的起算时间不同。民法典上债的保全范围内债权人撤销权则自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起算,同时规定了一个五年的最长除斥期间;而破产法上的撤销权仅自法院受理破产申请之日起前推一年起算。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撤销权的消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起算是何时

法律分析: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起算是一般是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但重大误解是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被胁迫时是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查看全文

撤销权的除斥期间从何时起算

法律解析: 撤销权的除斥期间从可撤销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查看全文

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起算点,如何计算

法律解析: 撤销权的除斥期间在法律未规定或当事人未约定除斥期间的起算点的情况下,应自权利发生之日起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查看全文

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起算点,如何计算?

律师分析: 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是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的一年。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撤销权消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 有下列...查看全文

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起算点,如何计算

法律分析:合同撤销权除斥期间起算点计算方式是: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行使撤销权;法定其他情形等。...查看全文

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起算点,如何计算?

律师分析: 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是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的一年。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撤销权消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二条 有下...查看全文

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起算点,如何计算

法律解析: 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是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的一年。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撤销权消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二条 有下...查看全文

合同的撤销权除斥期间?

律师分析: 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是五年。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查看全文

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是多长时间?

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一般为一年,但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行使撤销权的期限为九十日。若当事人在五年内未行使撤销权,则撤销权消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撤销权消灭的情形包括:一年内未行使撤销权、九十日内未行使重大误...查看全文

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是多长时间

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是多长时间 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 【撤销权的消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查看全文

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是多少时间

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是多少时间 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 【撤销权的消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查看全文

撤销合同撤销合同的除斥期间

原则上,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应当在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但是如果是重大误解的当事人,则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行使撤销权。并且撤销权的最长时效是5年,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查看全文

撤销合同的除斥期间

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限为五年,若一方五年内未行使撤销权,则撤销权消失,期间不能中断或中止。根据《民法典》规定,撤销权消失的情形包括:一年内未行使撤销权的情形、受胁迫一年内未行使撤销权的情形,以及明确放弃撤销权的情形。若当事人在民事法...查看全文

撤销合同的除斥期间

法律分析:撤销合同的除斥期间是一般是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或者重大误解的是九十日内、受胁迫的是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撤销合同的除斥期间?

律师分析: 撤销合同的除斥期间是一年,自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开始计算。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查看全文

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有多长时间

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有一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计算;重大误解的除斥期间是九十日;而被胁迫订立的合同的撤销权从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计算。如果可撤销行为已经发生五年了,而当事人未行使撤销权的,权利也会消灭。...查看全文

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有多长时间

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计算;重大误解的除斥期为九十天;而被胁迫订立的合同的撤销权从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计算。如果可撤销行为已发生五年,而当事人未行使撤销权,权利也会消失。...查看全文

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有多长时间

法律分析: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有一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计算;重大误解的除斥期间是九十日;而被胁迫订立的合同的撤销权从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计算。如果可撤销行为已经发生五年了,而当事人未行使撤销权的,权利也...查看全文

欺诈合同撤销权除斥期间的时长

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为一年,撤销权是单方面的权利,但需在一年内行使。若未行使,视为放弃,法院或仲裁机构不支持。该期限与诉讼时效不同,为除斥期,无中断和中止。...查看全文

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是多长

合同撤销的除斥期分别是: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理由后的一年内,重大误解方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理由后的九十天,受胁迫方自胁迫行为终止后的一年内,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后的五年内。...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