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对于财产继承权的规定与分配

律师回答
摘要:民法典中财产继承权按照法定继承、遗嘱继承或遗赠办理。遗产继承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然后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遗嘱继承需满足条件:无遗赠扶养协议、合法有效的遗嘱、继承人具备继承资格。遗嘱继承体现意思自治原则,效力高于法定继承,低于遗赠扶养协议。继承人丧失或放弃继承权、先于遗嘱人死亡均不适用遗嘱继承。
一、民法典中财产继承权如何分配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二、遗嘱继承的遗产分配原则
遗嘱继承体现了意思自治原则。根据规定,在被继承人死亡之后,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时才能依遗嘱继承办理:
1.没有遗赠扶养协议。遗嘱继承效力高于法定继承,低于遗赠扶养协议。因此,只有在没有遗赠扶养协议或遗赠扶养协议无效、或虽遗赠扶养协议有效,但遗产中遗赠扶养协议尚未涉及的部分可以进行继承。
2.被继承人的遗嘱合法有效。首先,被继承人生前立有遗嘱;其次,遗嘱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要件,因为只有合法的遗嘱才能发生法律效力。
3.遗嘱继承人没有丧失、放弃继承权,也未先于遗嘱人死亡。继承人必须具有继承资格。丧失或放弃继承权的遗嘱,继承人即不再具有继承资格,不能再适用遗嘱继承;遗嘱继承人先于遗嘱人死亡时,不适用遗嘱继承,也不发生代位继承。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财产继承权的分配遵循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和遗赠扶养协议的原则。在继承顺序上,首先是配偶、子女和父母,然后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遗嘱继承体现了意思自治原则,但必须满足遗嘱合法有效、无遗赠扶养协议和继承人具备继承资格的条件。遗嘱继承的效力高于法定继承,低于遗赠扶养协议。继承人丧失、放弃继承权或先于遗嘱人死亡时,不适用遗嘱继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遗产的处理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条 存有遗产的人,应当妥善保管遗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吞或者争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遗产的处理 第一千一百六十条 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用于公益事业;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遗产的处理 第一千一百五十六条 遗产分割应当有利于生产和生活需要,不损害遗产的效用。
不宜分割的遗产,可以采取折价、适当补偿或者共有等方法处理。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法典对于配偶死亡财产分配的规定

配偶一方死亡财产分配:夫妻共同财产平均分,一半为个人遗产;无遗嘱按法定继承,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等;同顺位享有平等继承权;生活困难者需照顾。...查看全文

民法典如何规定财产继承权的分配原则?

《民法典》规定了财产继承权的分配方式,遵循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和遗赠扶养协议。按照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优先继承,然后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遗嘱继承体现了意思自治原则,但需满足条件:无遗赠扶养协议、遗嘱合法有效,继承人具备资...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配偶遗产继承权的规定

配偶去世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首先要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然后才会进行个人财产的继承。如果没有遗嘱,将由法定继承人继承。遗产继承可以通过公证程序进行,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包括继承人的身份证明、死者的死亡证明和注销户...查看全文

民法典财产继承权如何分配?

律师分析: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查看全文

民法典财产继承权如何分配

法律解析: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查看全文

民法典财产继承权如何分配

法律分析: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查看全文

民法典对于房产继承的规定

根据《民法典》规定,如有有效遗嘱,则按照遗嘱继承房产;如果没有遗嘱或遗赠协议,则根据法定继承方式继承。遗产继承按照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进行。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如无第一...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遗产继承的分配

法律分析:《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查看全文

民法典对于遗嘱继承权的规定

继承开始后,遗嘱的有效性受到限制。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必须真实表达遗嘱人的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内容无效。...查看全文

民法典对于婚前财产死亡后分配的规定

婚前财产去世后的分割方式:根据约定,婚前财产可分为个人财产或共同财产,遗赠协议、遗嘱或法定继承顺序决定继承方式;如约定为共同财产,先分出一半给配偶,其余按前述方式继承。(78字)...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婚前财产配偶有权继承吗

法律分析:婚前财产配偶有权继承部分。婚前财产属于被继承人的个人财产,是合法的遗产。在没有遗嘱和遗赠协议的情况下,可以法定继承,配偶是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同一顺序的还有子女和父母,同一顺序继承人在继承遗产时一般采用均等原则。...查看全文

民法典对于抚养权和继承权的规定

民法典规定,没有形成扶养关系的继子女与继父母在法定继承中没有继承权;放弃继承权的条件包括身份真实、意思表示真实合法、公证处讲明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不附带其他条件或转移权利给他人。放弃继承权导致无法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无效。...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法定继承遗产如何分配?

律师分析: 根据我国最新出台的民法典,法定遗产需按以下规定进行分配:1、法定遗产的继承权男女平等;2、遗产继承顺序主要为:第一顺序的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3、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法定继承遗产如何分配

法律解析: 根据我国最新出台的民法典,法定遗产需按以下规定进行分配:1、法定遗产的继承权男女平等;2、遗产继承顺序主要为:第一顺序的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3、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法定继承遗产如何分配

法律分析:根据我国最新出台的民法典,法定遗产需按以下规定进行分配:1、法定遗产的继承权男女平等;2、遗产继承顺序主要为:第一顺序的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3、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查看全文

民法典对于已故人遗产的分配规定

遗嘱遗产按遗嘱处理,无遗嘱遗产按法定继承处理。法定继承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然后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丧偶儿媳/女婿对公婆/岳父母有赡养义务时,也可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查看全文

民法典对婚前财产和小孩继承权的规定

民法典规定,婚前财产归父母一方所有,但小孩对婚前财产享有继承权。夫妻婚前财产包括个人劳动所得、继承或受赠的财产、购置的财产等。离婚时,衣物、生活用品、职业用物归各自所有,个人身份不可分离的婚后所得财产也属个人所有。夫妻间对财产的约...查看全文

民法典对于夫妻共同财产的继承有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工资、收益、知识产权、继承赠与的财产等,若继承的房产未明确只归一方,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处理权。...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法定继承如何分配

法律解析: 民法典中法定继承人份额分配的相关规定如下: 通过法定的方式继承遗产的,由法定继承人平等分割遗产,而法定继承人也可以协商分割。 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法律依据】: 《中...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法定继承如何分配

法律分析:民法典中法定继承人份额分配的相关规定如下: 通过法定的方式继承遗产的,由法定继承人平等分割遗产,而法定继承人也可以协商分割。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