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与缓刑的中间空间可否设刑?

律师回答
摘要:管制和缓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存在的两种刑罚方式。管制指不对犯罪分子进行监禁,而是交由公安机关进行管理和监督,同时允许公众对其自由进行限制。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制度,指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但在一定时间内暂缓执行刑罚的制度。根据我国刑法和刑诉法的规定,管制与缓刑的执行机关都是公安机关,都对犯罪分子限制了一定人身自由。刑法第39条规定,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按照刑法第76
一种被称为“管制”的刑罚方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刑法中存在,指的是不对犯罪分子进行监禁,而是交由公安机关进行管理和监督,同时允许公众对其自由进行限制。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制度,是指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但在一定时间内暂缓执行刑罚的制度。依据我国刑法和刑诉法的规定,管制与缓刑的执行机关都是公安机关,都对犯罪分子限制了一定人身自由。刑法第39条规定,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按照刑法第76条的规定,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与管制基本相同,除对第2点δ做出规定外,其他都应遵守。
管制刑虽然是我国的独创,在民主革命是就已产生,但在97年刑法修订时就其存废引发了许多争议,之所以保留管制刑,一般认为,管制刑有存在符合刑罚中关于目的刑、教育刑的本质,能达到教育犯罪分子和预防犯罪的目的。而从前苏联引进来的缓刑的执行刑罚的制度,更是以目的刑、教育刑为其创始的初衷,彻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更好地达到改造犯罪分子,教育犯罪分子本人与社会上不稳定分子。
但在司法实践中,我们遗憾地看到,无论是管制还是缓刑运行并不理想,一方面,执行机关有关措施不到λ使法律的有关规定形同虚设,另一方面,判处管制与执行缓刑的犯罪分子在法定期间Υ法犯罪与期满再犯罪比率较高,管制与缓刑成了犯罪分子避惩罚的避风港,管制与缓刑引发了相当多的黑色交易,群众也因此对管制与缓刑制度产生一定的不满与不解。这种状况当然与实际执行不力有关,但笔者认为根子却在理论与立法规定上。首先,我们认为,刑罚本质应是报应刑与目的刑相统一,管制与缓刑应有惩罚的因素,即使侧重于目的刑也刑罚不可过轻缓,以免引发被害人的不满。其次,就实施目的刑而言,无论是管制还是缓刑在执行上还是要有一个相当可操作的载体,就刑法的现行规定来看,虽然这些规定一定程度限制了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但并无实际的教育措施,教育流于条文。事实上,要实现目的刑、教育刑,必须有一个有效的载体,比如劳动改造,通过这一形式,让犯罪分子感受一定的痛苦,使其本人不再犯罪和社会上不稳定分子不敢犯罪,达到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的目的。同时有这一载体,一方面强化了执行机关的责任,其必须去组织实施,而不是现行规定一样单等犯罪分子来报告,且对其不闻不管;另一方面,执行机关也可充分利用这一形式来教育、感化。
笔者注意到英国的社区服务制度是介于在监狱劳动改造和在社会放任之间的一种有效载体。英国最早在1973年《刑事法庭权力法》中创立“社区服务”的刑种,即法官可以判令罪行轻的被告人进行无偿的社区工作,弥补因其罪行给社会和个人造成的损害。社区服务是英国缓刑制度的一种,在英国,&yml;年大约有5万个社区服务性案件。依照英国的法律规定,判处社区服务的时间最少是40个小时,最多为200个小时,被判处社区服务的罪犯&yml;周至少要有5-20个小时的社区服务时间。英国城市按需要划分为若干个缓刑区,&yml;个缓刑区都有政府的社区服务组织,组织成员有政府公务员或委派人员组成,包括缓刑官、社区服务官及其他管理人员。社区服务的种类包括不同的劳动项目,如房屋装修、道·维修、木器加工、清洁公共卫生甚至去学校粉刷墙壁。到社区参加服务的罪犯必须遵守社区服务的时间,如果他们不准时到社区服务点去服务,第一次,社区服务的管理监督人员要警告他;第二次,要对他提出严肃批评;第三次,他们将被送回法院,重新判决入狱。
我国香港地区法律制度承传英国普通法传统,1984年香港正式通过>条例,并在1998年扩展至区域法院、高等法院的上诉法庭及高等法院原讼法庭。香港“社会服务令”具有补偿性及协助Υ法者复康的双重作用。根据此服务令,Υ法者须在空闲时间进行无薪社会服务工作,以补偿他们对社会的损害。在著名香港艺人谢霆锋交通肇事一案中,谢霆锋被法院判处240小时社会服务令,为当时轰动一时的新闻。
值得注意的是,社区服务制度在我国最早却是由检察机关在相对不起诉中试行。2001年5月,河北省石家庄长安区出台《关于实施“社会服务令”暂行规定》,对符合不起诉条件的δ成年犯罪嫌疑人,由检察机关下达“社会服务令”,推荐到社会公益性机构,由检察机关聘用的辅导员对其进行思想感化教育,并在规定时间内从事有益的无薪工作,对社会作出一定补偿,使其重拾自尊,早日回归社会。规定出台后第一λ被判“社会服务令”的是一名涉嫌盗窃手机17岁的少年,他被判到社区进行两个月无薪劳动。两个月过去后,检察院根据其表现下达了“不起诉决定书”,他又像过去一样回到普通人生活中。随后,我国第一批“社会服务令”开始在河北省部分检察院试行。今年6月,北京市在东城区、房山区和密云县的47个街道、乡镇全面展开罪犯“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纳入社区矫正的罪犯,为具有北京市正式户口、长期居住在试点区(县)的被判处管制、被宣告缓刑、被暂予监外执行、被裁定假释、刑满释放后继续剥夺政治权利的非监禁刑的罪犯。在社区进行矫正期间,这些罪犯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社区矫正组织规定的汇报、请销假、迁居等制度,并通过定期接受谈话、专家心理咨询、社会帮教、参与社区公益劳动等多种形式改正自己恶习、认罪服法。这些新的处理方式引起司法界及法学界广泛关注,其法理与司法实践效果有待研究。
但是,上述的尝试并无法律依据,社区服务的适用范Χ和Υ反的后果都无规定,相关监管组织ˆ有建立。对于被暂予监外执行、被裁定假释、刑满释放后继续剥夺政治权利的非监禁刑的罪犯,笔者不反对社区矫正的工作。但笔者主张,我国当务之急的是应引入社区服务制度来改造实践中存在问题较多的管制与缓刑制度。在法律明确加以规定社区服务制度,其积极的意义在于:首先,其能真正对犯罪分子起到惩罚与教育的功能;其二以看的见方式增强群众对司法的信心,减少管制与缓刑作为避风港的机能,尽可能遏制幕后黑色交易;其三是社区服务有着实在的可操作的制度,有利于增强执行机关的责任,不至于让刑法的有关管制与缓刑的其他规定流于形式。具体可在刑法第39条和刑法第76条增加一款规定,即判处管制和缓刑犯罪分子必须参加当地的社区服务。同时在大城市以若干区为单λ、在小城镇以若干乡镇为单λ由司法行政部门组织社区服务点,设立相应的管理人员,负责对犯罪分子进行社区服务管理、监督,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教活动。法律还应规定,犯罪分子必须在&yml;二周参加4至8小时的社区服务,内容主要是公益劳动,并接受群众监督。对无特殊情况不按时参加社区服务或有其他不遵守规定行为的给与警告,三次以上无故不参加社区服务的犯罪分子,判处管制的,由法院重新改判为有期徒刑,判处缓刑的由法院按刑法第77条规定,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当然,如果条件成熟后,可将这一制度推广到被暂予监外执行、被裁定假释、刑满释放后继续剥夺政治权利的非监禁刑的罪犯的管理和监督上。
延伸阅读
结语:管制与缓刑是我国刑法中的两种刑罚执行制度。管制是对犯罪分子进行限制人身自由,在公安机关进行管理和监督,同时允许公众对其自由进行限制;缓刑是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但在一定时间内暂缓执行刑罚的制度。虽然管制与缓刑的初衷都是惩罚犯罪分子,但在司法实践中,它们的运行并不理想,甚至引发了公众对犯罪分子避惩罚的避风港的担忧。因此,在理论与立法规定上,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刑罚的本质——报应刑与目的刑相统一,同时也要注重教育措施,让犯罪分子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
法律依据
刑法\t第二十四条\t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刑法\t第二十二条\t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刑法\t第三百一十条\t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管制与缓刑中是否可以增设社区服务

目前还未增设。管制我国刑法中的一种刑种,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关押,交由公安机关管束和群众监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制度,是指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但在一定时间内暂缓执行刑罚的制度。依据我国刑法和刑诉法的规定,管制...查看全文

管制与缓刑中是否可以增设社区服务?

律师分析: 目前还未增设。管制我国刑法中的一种刑种,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关押,交由公安机关管束和群众监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制度,是指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但在一定时间内暂缓执行刑罚的制度。依据我国刑法和刑诉法...查看全文

管制与缓刑的异同

管制和缓刑的区别在于管制是具体刑种,由社区矫正机构执行,期满解除;而缓刑是刑种的附条件不执行方式,由公安机关考察,适用条件包括犯罪情节较轻、有悔改表现、无再犯危险、对居住地无重大不良影响。被判处缓刑不一定会通知所在单位,根据刑事诉...查看全文

管制与缓刑的差异

管制和缓刑是不同的刑罚方式,管制不限制人身自由,由公安机关监督执行,期满即完毕;缓刑是对有期徒刑或拘役的被告人给予考验期,遵守规定则不执行原判刑罚,否则将被监禁执行。...查看全文

管制与缓刑的区别

法律分析:从法律属性上讲,缓刑的适用比管制还要“轻”得多,它更符合现代教育刑的要求,更有利于刑罚目的的实现。从司法层面上讲,取消管制并对犯罪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同时宣告缓刑来弥补,就不会在司法上引起大的冲...查看全文

缓刑与管制的区别?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管制与缓刑有以下的区别:1、管制是一种刑种,一旦罪犯被判处管制的话是必须立刻交付执行的,而缓刑不是一种具体的刑种,只是一种考察方式,其刑罚没有实际执行;2、缓刑和管制的都是由公安机关考察执行的,但是管制期间未经...查看全文

管制与缓刑的区别?

律师分析: 从法律属性上讲,缓刑的适用比管制还要“轻”得多,它更符合现代教育刑的要求,更有利于刑罚目的的实现。 从司法层面上讲,取消管制并对犯罪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同时宣告缓刑来弥补,就不会在司法上引起大的冲突或者混乱。...查看全文

缓刑与管制的差异

管制和缓刑都是刑罚的一种,但它们有不同的执行方式。被判处管制的被告人在执行期间不受人身自由限制,而是由公安机关进行监督,直到期满为止。而执行缓刑的是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的被告人,他们会被给予一段考验期,如果在这期间能够遵守相关规定...查看全文

管制与缓刑的比较

缓刑和管制是两种不同的刑罚执行方式。缓刑是刑罚的附条件不执行方式,通过考察达到执行刑罚的效果;而管制是一种开放性刑种,要求立即交付执行。从技术层面和适用后果上比较,缓刑和管制的规定和执行方式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差异。犯罪分...查看全文

管制刑是否可适用缓刑?

不能。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查看全文

缓刑是否可替代管制刑?

缓刑和管制刑在功能和执行制度上基本相同,被宣告缓刑和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都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并报告活动情况,遵守会客规定,离开居住地需获批准。...查看全文

管制、缓刑与释放

管制和缓刑的区别如下:1、管制限制人身自由,缓刑先定罪暂不执行;2、管制是刑罚,缓刑是量刑;3、缓刑存在撤销问题,管制没有;4、判管制改为有期徒刑,缓刑没有考验期。...查看全文

缓刑期间能否开设宾馆?

在缓刑期间,犯罪分子需要遵守特定的考验期限和禁止令。如果需要向执行机关提出报告并得到批准,就可以在宾馆住宿。宣告缓刑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禁止犯罪分子从事特定活动或进入特定区域。缓刑期间犯罪分子只能在一个地方居住,如需要离开需向考察...查看全文

管制与缓刑的异同点

管制和缓刑是两种不同的刑罚执行方式。管制是指被判处管制的被告人在公安机关监督下执行,期满即完毕;而缓刑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的被告人给予一定考验期,如果遵守规定,则原判刑罚不再执行,否则将被收监执行。...查看全文

拘役缓刑期间的限制与规定

拘役缓刑期间的犯罪分子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报告活动,遵守会客规定,离开地区需获批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73条,缓刑考试期限为原判刑期一年以上,不少于两个月。在缓刑期间,犯罪分子应接受社区矫正。若符合第77条规...查看全文

罪犯在被管制或缓刑期间是否可以结婚

法律解析: 罪犯在被管制或缓刑期间是可以结婚的。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结婚的条件包括: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非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查看全文

罪犯在被管制或缓刑期间是否可以结婚

法律分析:罪犯在被管制或缓刑期间是可以结婚的,法律并没有对其进行限制。结婚的条件包括:_x000D_ 1、男女双方不得是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旁系血亲;_x000D_ 2、男女双方的婚姻状态不能是已婚;_x000D_ 3、男不...查看全文

罪犯在被管制或缓刑期间是否可以结婚

法律分析:罪犯在被管制或缓刑期间是可以结婚的。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结婚的条件包括: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非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查看全文

罪犯在被管制或缓刑期间是否可以结婚?

律师分析: 罪犯在被管制或缓刑期间是可以结婚的。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结婚的条件包括: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非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查看全文

缓刑能否替代管制刑?

缓刑并不能替代管制刑罚。刑法中的管制是指不剥夺罪犯自由,但限制其一定自由,并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而缓刑是指对被定罪为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在法定程序确认其犯罪后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而是先宣告定罪。缓刑考验期限内犯罪分子依法实...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郑东方

北京市-北京市-西城区

认证律师合同纠纷、合同纠纷

已服务61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