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庭审理案件的程序概述

律师回答
摘要:仲裁开庭程序包括:确认当事人出庭、宣读仲裁纪律、核对身份、宣布案由和仲裁庭组成、调查事实、调解或辩论、征求最后意见、休庭评议、裁决意见,最终宣布开庭结束。
仲裁开庭的主要程序如下:
(1)由书记员查明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加人是否到庭,并向首席仲裁员报告仲裁庭准备就绪,然后宣读仲裁纪律。
(2)首席仲裁员核对当事人身份以及委托代理权限;宣布案由;宣布仲裁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名单;告之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
(3)开庭调查,依申请人、被申请人以及其他仲裁参与人的顺序,询问有关产生纠纷的事实;出示有关证据;询问其他证人。当事实调查完结时,征求当事人是否愿意调解,如同意,即时进行调解,如调解成功即可宣布休庭、开庭结束。哪当事人不愿调解或调解不成,则组织双方辩论。
(4)如再次调解不成。征求双方当事人的最后意见。当事人陈述完毕后,应暂时休庭。
(5)休庭时仲裁庭对合同纠纷进行评议,并做出裁决意见。
(6)首席仲裁员宣布开庭结束,致此开庭即告完结。
延伸阅读
仲裁庭程序的关键步骤和要点
仲裁庭程序的关键步骤和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仲裁庭的组建和选任程序是关键步骤之一,确保仲裁庭的成员具备专业背景和独立性。其次,仲裁庭的管辖权和程序规则是案件审理的基础,包括受理案件、调解程序和证据收集等。第三,仲裁庭在审理过程中需要确保双方当事人的平等权利和听证程序的公正性。此外,仲裁庭还需要依法作出裁决,并确保裁决的有效执行。最后,仲裁庭程序还包括对费用分配和仲裁结果的复议程序等。综上所述,了解仲裁庭程序的关键步骤和要点对于参与仲裁案件的各方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仲裁开庭的程序包括查明到庭人员、核对身份、宣布案由、调查事实、调解或辩论、征求最后意见、评议裁决意见等。仲裁庭程序的关键在于组建和选任、管辖权和程序规则、平等权利和公正性、裁决执行及复议程序等。了解这些步骤和要点对于参与仲裁案件的各方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四章 仲裁程序 第三节 开庭和裁决 第三十九条 仲裁应当开庭进行。当事人协议不开庭的,仲裁庭可以根据仲裁申请书、答辩书以及其他材料作出裁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四章 仲裁程序 第三节 开庭和裁决 第五十条 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撤回仲裁申请后反悔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申请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四章 仲裁程序 第一节 申请和受理 第二十九条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律师和其他代理人进行仲裁活动。委托律师和其他代理人进行仲裁活动的,应当向仲裁委员会提交授权委托书。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劳动仲裁案件审理程序概述

劳动仲裁办案程序简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及时受理申请并通知申请人;仲裁委员会受理后五日内送达被申请人仲裁申请书副本;在裁决前,仲裁庭应先行调解,如达成协议则制作调解书。...查看全文

醉驾案件庭审程序概述

醉驾开庭后的流程概括如下:开庭宣布及个人信息确认,法庭调查核实起诉书内容,举证质证,法庭辩论,被告人陈述,休庭商议量刑,宣判,释法、法庭教育。...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庭审理过程概述

劳动仲裁开庭程序包括仲裁庭的准备、庭审、辩论和调解四个阶段。具体程序包括:1、查明出席情况和宣布纪律;2、宣布开庭、仲裁员名单和权利义务;3、听取申诉和答辩;4、当庭调查并出示证据;5、向评价人发问,重新调查由仲裁庭决定。...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庭审理流程概述

劳动争议仲裁庭在受理案件后七日内组成仲裁庭并进行开庭审理,包括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基本情况、告知权利义务、询问回避申请,庭审阶段包括当事人陈述、证人作证、出示证据、宣读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一审程序概述

劳动仲裁庭审流程包括当事人陈述、证人出庭作证、鉴定人宣读鉴定结论、仲裁委员会主持调解,最终依法作出仲裁结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或调解不成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办案程序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了劳动争议仲裁的程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在5日内受理申请并通知申请人,受理后5日内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仲裁庭应先行调解,达成协议后制作调解书。被申请人应在10日内提交答辩书,劳动...查看全文

二审抗诉案件审理程序概述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可对同级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提出抗诉,程序为:提交抗诉书给上一级法院,抄送给上一级检察院,上级检察院审核后可撤回抗诉并通知下级检察院。...查看全文

民事案件二审审理程序概述

民事案件的二审审理期限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为三十日或三个月。对判决的上诉案件,二审期限为三个月,但特殊情况可延长;对裁定的上诉案件,二审期限为三十日。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被认定为终审。...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处理程序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规定了企业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包括受理范围和条件、受理程序、审理程序、调解程序、裁决程序和结案程序。申请人需要在争议发生后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庭根据双方当事人的意愿进...查看全文

仲裁委员会仲裁程序概述

仲裁程序的主旨是通过受理申请、组庭、开庭审理和裁决等程序,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仲裁规则是指规范仲裁进行的具体程序及相关法律关系的规则,包括管辖、组织、申请、答辩、庭审、裁决等方面的内容。仲裁是一种在自愿基础上由第三方裁决纠纷的制...查看全文

商标侵权案件审理程序概述

商标侵权行为的诉讼程序主要包括起诉、受理、审理和判决。商标权人向法院提起起诉状并提交相关证据,法院对符合要求的案件进行受理,随后进行依法的审理,并最终做出判决。...查看全文

劳动纠纷案件审理程序概述

劳动纠纷案件的审理程序包括:受理决定、送达起诉状、合议庭组成、材料审核、证据收集、通知参加诉讼、开庭审理、辩论、调解、判决。劳动争议需先经仲裁程序,再向法院提起诉讼。...查看全文

旅游纠纷案件审理程序概述

旅游赔偿诉讼程序包括开庭审理、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的起诉权利,对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必须受理。公开审理或不公开审理的案件都要公开宣告判决,并在规定时间内发送判决书。起诉必须满足...查看全文

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程序概述

离婚起诉程序:起诉至有管辖权法院,先调解,调解无效开庭审理,举证质证、辩论,可庭审调解,调解不成及时判决。起诉状应递交法院,副本根据被告人数提出。如有困难可口头起诉,法院记录并告知对方。...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一审程序的概述

我国刑事案件第一审是法院对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初次判断。程序包括开庭、调查、辩论、陈述、评议和宣判。当庭宣告处理结果需在五日内送达判决书,定期宣判则立即送达。...查看全文

离婚案件一审程序的概述

离婚一审程序概述:当事人提起诉讼后,提交相关材料给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法院审查通过后立案。法院会进行调解,若调解成功则制作调解书,若调解无效则进入法庭审理。最终,法院会根据法律进行判决。...查看全文

刀伤案件审判程序概述

持刀砍人的行为根据主观和客观要件来判断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或者是正当防卫行为。造成轻伤及以上损害程度一般认定为故意伤害罪,处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罚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查看全文

民事案件再审程序概述

再审申请要符合申请期限,一般在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生效后两年内提出。同一案件只能申请再审一次,经两级法院复查均驳回的案件不予再审。再审申请应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一般是原审法院的上级法院,但当事人众多或双方为公民的案件可以向原审...查看全文

仲裁开庭的审理程序

仲裁开庭的审理程序是:首先,开庭仲裁,由首席仲裁员或者独任仲裁员宣布开庭;询问当事人双方是否需要回避;然后,当事人开始举证质证;然后,当事人开始进行辩论;最后,仲裁庭进行审理,作出裁定。...查看全文

离婚案件简易程序审理流程概述

离婚简易程序的主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对于双方自愿离婚且已达成一致协议的情况,进行简化的开庭审理程序,包括初审、受理、审查和登记,并要求当事人提交结婚证明和其他相关证明材料,填写《申请离婚登记声明书》并在宣誓监护...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