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与诉讼的关联性研究

律师回答
摘要:劳动争议应先申请劳动仲裁,法院才会受理。根据最高院司法解释,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纠纷包括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的纠纷、无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的纠纷以及退休后与原雇主的社保纠纷,若不服劳动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可向法院起诉。
劳动争议发生后申请仲裁是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的前置程序,也就是说劳动争议发生应该先到劳动仲裁去申请立案,开庭,裁决后,如果不服裁决,才可以到当地的人民法院上诉,法院才会受理,直接去法院申请劳动仲裁是不会被受理的。
《最高院司法解释》第一条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下列纠纷,属于《劳动法》第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
(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
(三)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纠纷。
延伸阅读
劳动争议解决方式的比较研究
劳动争议解决方式的比较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的劳动争议解决途径,包括调解、仲裁和诉讼,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性。通过对各种解决方式的比较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的适用性。调解是一种通过第三方调解员促使双方达成和解的方式,具有灵活性和高效性的特点。仲裁是一种由仲裁员作出裁决的方式,具有公正性和权威性的特点。诉讼是一种通过法院审理的方式,具有法律约束力和正式性的特点。通过深入研究和比较这些解决方式,可以为劳动争议的解决提供更科学、合理的指导,以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公平。
结语:劳动争议解决方式的比较研究旨在探讨调解、仲裁和诉讼等途径,了解它们的优势和适用性。调解具有灵活性和高效性,仲裁具有公正性和权威性,而诉讼具有法律约束力和正式性。通过深入研究和比较,为劳动争议的解决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公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十一条 【仲裁管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章 调解 第十二条 【调解申请】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调解组织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基本情况、申请调解的争议事项、理由和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三节 开庭和裁决 第四十六条 【裁决书】裁决书应当载明仲裁请求、争议事实、裁决理由、裁决结果和裁决日期。裁决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印章。对裁决持不同意见的仲裁员,可以签名,也可以不签名。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劳动争议调解与劳动争议仲裁的差异与联系

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的区别在于:依据的法律法规不同;调解非必须程序,仲裁是必须程序;调解时效为30日,仲裁时效为60日;调解协议书无法强制执行,而仲裁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的调解仲裁与诉讼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法律分析:劳动争议发生后申请仲裁是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也就是所谓的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前置程序。劳动争议发生应该先到劳动仲裁去申请立案,开庭,仲裁后,如果不服仲裁的结果,才可以到当地的人民法院起诉。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仲裁与劳动争议诉讼的关系是什么

劳动争议仲裁与劳动争议诉讼的关系:(一)劳动争议诉讼应当严格执行仲裁前置制度。在审判实务中,劳动争议仲裁(以下简称仲裁)前置制度已为广大司法工作者普遍理解和接受,但是仍有个别人员在严格执行该制度上还存有疑意...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仲裁与劳动争议诉讼的关系是什么?

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诉讼的法定前置程序,即“先裁后审”制,劳动争议当事人须首先将争议提交劳动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仲裁裁决后,如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应在收到裁决书后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未经仲裁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仲裁与劳动争议诉讼的关系是什么

劳动争议仲裁与劳动争议诉讼的关系: (一)劳动争议诉讼应当严格执行仲裁前置制度。 在审判实务中,劳动争议仲裁(以下简称仲裁)前置制度已为广大司法工作者普遍理解和接受,但是仍有个别人员在严格执行该制度上还存有疑意。例如:对劳动争议当...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仲裁与劳动争议诉讼的关系是什么

劳动争议仲裁与劳动争议诉讼的关系是什么 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诉讼的法定前置程序,即“先裁后审”制,劳动争议当事人须首先将争议提交劳动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仲裁裁决后,如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应在收到裁决书后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未经仲...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仲裁与劳动争议诉讼的关系是什么

法律分析:劳动争议仲裁与劳动争议诉讼的关系:一般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诉讼稍微前置程序,即当事人一般要先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再依法去法院提起诉讼,但是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与诉讼有什么区别?

一、依据的法律法规不同: 1、劳动争议调解程序依据的法律法规是《劳动法》、《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组织及工作规则》等; 2、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依据的法律法规除《劳动法》、《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以外,还有劳...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与诉讼有什么分别?

一、依据的法律法规不同: 1、劳动争议调解程序依据的法律法规是《劳动法》、《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组织及工作规则》等; 2、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依据的法律法规除《劳动法》、《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以外,还有劳...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与诉讼有什么不同?

一、依据的法律法规不同: 1、劳动争议调解程序依据的法律法规是《劳动法》、《企业劳动争议处置条例》、《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组织及工作规则》等; 2、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依据的法律法规除《劳动法》、《企业劳动争议处置条例》以外,还有劳...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仲裁和解与仲裁调解的区别

法律分析:劳动争议仲裁和解与仲裁调解的区别:_x000D_ 1、程序不一样,仲裁庭不可以主动要求当事人和解,但可在作出裁决前先行调解;_x000D_ 2、和解是双方当事人的自愿行为,而调解是在仲裁庭的主持下进行的;_x00...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的调解与仲裁方式

调解与仲裁在劳动争议处理中有所不同。调解不是必须程序,申请条件宽松,处理期限短,调解协议无法强制执行;而仲裁是必须程序,申请条件严格,处理期限长,仲裁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调解由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处理,仲裁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与劳动争议诉讼之间的关系

一、劳动仲裁与诉讼的关系是什么劳动仲裁是劳动诉讼的强制前置程序,只有在经过仲裁,或者仲裁机构出具了不予受理等文书后,才可向法院提起劳动诉讼。1、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诉讼的法定前置程序,即“先裁后审”制,劳...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仲裁与诉讼

劳动纠纷诉讼需先经过仲裁程序,劳动纠纷案件适用仲裁前置规定。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或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需要先申请劳动仲裁,对劳动仲裁不服的,才...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调解协议是诉讼还是仲裁

法律分析:仲裁协议效力认定的原则:一、尊重当事人仲裁意愿的原则。仲裁协议是当事人自愿将他们之间的争议交付仲裁的纠纷解决协议,反映了当事人对争议解决方式和争议裁判者的选择,是当事人意愿的载体。它的最大功能在于反映当事...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调解协议是诉讼还是仲裁

法律分析:仲裁协议效力认定的原则:一、尊重当事人仲裁意愿的原则。仲裁协议是当事人自愿将他们之间的争议交付仲裁的纠纷解决协议,反映了当事人对争议解决方式和争议裁判者的选择,是当事人意愿的载体。它的最大功能在于反映当事...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解决:劳动仲裁与劳动诉讼的选择

劳动争议仲裁和劳动争议诉讼是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的两种方式。劳动争议仲裁是指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仲裁机构提出请求,机构根据法律判断事实和责任,并做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而劳动争议诉讼则是当事人不满仲裁机构的裁决,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根据...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与劳动争议诉讼的异同

法律分析:劳动仲裁与劳动争议诉讼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解决劳动争议,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诉讼的前置程序。但除此之外,二者当事人称谓、性质、依据、原则、程序、审限、效力、收费均不相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仲裁与劳动争议调解有什么不同

一、受理案件机构不同劳动争议发生以后,如果当时人通过协商不能解决,或者不愿协商解决,可以向调节委员会申请调节。当事人申请调节,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30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向调节委员会提出申请,病填...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诉讼有什么差异

法律解析: 1、依据的法律法规不同;2、申请的条件不同;3、申请时效和处理期限不同;4、法律效力不同;5、 处理机构不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