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继承法意义

律师回答

民法典继承编的意义和变化有:取消公证遗嘱优效力、增加打印遗嘱和录像遗嘱的方式、确立了遗产的管理制度等,具体情况下可以根据具体的继承情况和依据来进行合法的认定处理。

      1、取消公证遗嘱优先效力
      《民法典》删除了关于“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的规定。一直以来,公证遗嘱优先效力产生了不少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公证遗嘱很多时候不能代表被继承人的真实意愿。法典取消公证遗嘱的优先效力,以最后的遗嘱为准,体现了对被继承人的真实意愿的尊重和保护。
      2、明确规定遗嘱信托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这是遗嘱制度的一大突破。遗嘱信托可以解决很多家庭的财产传承难题。比如,如果继承人因年幼、残疾或者其它原因缺乏理财能力,从父母处继承庞大的财产之后,所继承的财产很可能被侵占或被挥霍。通过遗嘱信托方式,由父母指定有资质的信托机构担任受托人可以化解这一难题。
      3、增加遗嘱继承的形式
      《民法典》新增设了打印遗嘱和录像遗嘱。随着科技的进步,以打印或录像的方式设立遗嘱,越来越被大众采用和接受。这两种遗嘱形式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设立遗嘱的效率,还可以避免因被继承人不会写字、因身体原因无法亲笔书写大量文字,或者因书写字迹潦草、语句表述不清而引发争议。特别是录像的方式,更加便捷高效,也能更加真实的反映被继承人的意愿。
      4、明确规定宽宥制度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继承人有前款第三项至第五项行为,确有悔改表现,被继承人表示宽恕或者事后在遗嘱中将其列为继承人的,该继承人不丧失继承权。”该条第二款规定的继承人第三项至第五项的行为,属于继承人相对丧失继承权的情形,如果继承人能认识错误,并且有悔改表现,被继承人对之表示宽恕、愿意由该继承人继承自己的全部或部分遗产,法律并无强行禁止的理由。当时,如果继承人有第一、二项绝对丧失继承权的行为,法律仍然禁止继承人因被继承人宽宥而获得继承权。这一规定符合我国传统的家庭伦理感情。
      5、修改代位继承制度,增加了被继承人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的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条增加了第二款:“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在被继承人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情况下,如果第二顺序继承人也都先于被继承人死亡,但第二顺序继承人中的兄弟姐妹有子女的,则兄弟姐妹的子女可以代位继承。《民法典》的规定扩大了遗产继承人的范围,增加了财产在亲人之间传承的可能性。
      6、确立遗产管理人制度
      《民法典》从第一千一百四十五条到第一千一百四十九条,用五个条文全面规定了遗产管理人制度。这是民法典新设的制度,这一规定明确了遗产管理人的产生方式、具体职责、民事责任及获取报酬的权利。指定或推选具有专业知识和中立立场的专业人士担任遗嘱执行人和遗产管理人,可以有效保证按照被继承人的意愿执行遗嘱,使遗产能够及时得到管理和分配,也有利于减少继承人之间的纠纷,减少继承人因不知道被继承人的遗产内容而奔波于各种公证和收集财产线索的麻烦。另外,在没有继承人的情况下,通过遗产管理人可以及时处理无主财产,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稳定民事财产关系。
      以上就是我国法律上对于继承的具体情况,相关事项的办理上,一方面是需要基于实际的涉案情况来进行认定,另一方面也需要根据继承人的意愿来进行合法的处理,不管什么样的方式,都是以遗嘱人的意愿来进行办理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法典意义

民法典意义有哪些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有民事立法的全面总结,是对我国立法经验系统梳理,同时也是对我国民事司法工作全面检验。可以这样说,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在民事立法方面已经走出了探索阶段,正准备...查看全文

民法典继承法

法律分析:继承法2020后就无效了。《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六十条 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查看全文

民法典继承法

法律分析:包含继承顺序、继承人等相关的规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查看全文

民法典继承法

法律解析: 包含继承顺序、继承人等相关的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查看全文

民法典继承法

法律解析: 包含继承顺序、继承人等相关的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查看全文

民法典继承法

法律分析:继承法2020后就无效了。《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六十条 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民法典继承?

律师分析: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查看全文

民法典继承

法律分析: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查看全文

民法典的意义?

律师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体现了对人民权利的充分保障,被誉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 【法律依据】: ...查看全文

民法典如何定义非法定继承人?

《民法典》规定了非法定继承人和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非法定继承人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立遗嘱的情况下,法律直接规定的继承人以外的人;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的区别在于继承范围...查看全文

房产继承公证在民法典中有哪些法律意义?

民法典未规定房产继承公证的法律效应,但公证法明确表示继承人办理房屋继承公证后具有法律效力,可证明继承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房屋继承的程序包括房产评估、继承公证、房产测绘和继承登记等步骤。申请人需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并按规定递交其他资料。...查看全文

民法典:法定继承人的定义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了继承人的范围及遗产的确定方式。继承人按照顺序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丧偶儿媳或女婿尽赡养义务者也是继承人。遗产是公民合法财产,非法取得的财产不能继承,租借财产也不能继承。个人...查看全文

民法典继子女继承

法律分析:民法典规定,继子女与继父母形成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可以继承继父母的遗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查看全文

民法典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

民法典规定了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的区别,包括继承人、继承效力和继承财产份额等方面。相关法律规定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和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涉及继承顺序和遗嘱处分个人财产等内容。自然人可以通过立遗嘱处分个人...查看全文

民法典代位继承的含义是什么

代位继承是指被继承人的子女或兄弟姐妹若在其之前去世,则由其子女或子女的子女、兄弟姐妹的子女继承其份额。...查看全文

民法典代位继承的含义是什么?

代位继承是本位继承的对称。又称“间接继承”。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或被宣告死亡,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替被继承人子女的继承顺序,继承被继承人子女的应继承的遗产份额的制度。在代位继承中,死亡的继承人是被代位人。代替被...查看全文

民法典代位继承的含义是什么

法律分析:代位继承是指: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继承被继承人的子女的份额。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份额。...查看全文

民法典 遗嘱继承

法律分析:民法典规定,房屋是被继承人合法的个人财产,被继承人可以订立遗嘱,将房屋指定由他人继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的定义】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查看全文

民法典出台的意义?

律师分析: 1、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2、编纂民法典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3、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 ...查看全文

民法典出台的意义

法律解析: 1、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2、编纂民法典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3、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 ...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邓煦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认证律师合同纠纷、合同纠纷

已服务121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