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制度中关于错判案件责任追究的规定

律师回答
摘要:法院错判会对当事人造成影响和危害,当遇到错判时,应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申请上诉或重审;依法审查,确认责任人;处罚与教育相结合,防止再次发生;终身追究责任原则;责任自负,罚当其过。当一审错判可上诉,终审可申请再审,如确实错判可申请赔偿。
法院是个庄严而又神圣的地方,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但在法院处理诸多案件的过程中,偶尔也会有判错的情况,一旦法院判错案的话对当事人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和危害。那么当我们遇到法院错判的时候,作为当事人的我们该如何追究责任呢?该坚持什么原则去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究的原则。当法院的判决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时,我们应该积极主动的去争取自己的权益,维护自身的利益,申请上诉或者案件重审。
2、坚持依法审查,依程序确认的原则。对法院错判的案件,依照法律程序进行再次审查,严格核实审查过程程中出现的问题,按照法律程序确认相关责任负责人。
3、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于错判的案件,针对相关的责任人给予一定的处罚,并进行教育学习,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并对相关案件人员进行教育,杜绝结案后再次触发相关案件。
4、错案责任终身追究原则。不敢时间过了多久,只要是发现案件存在错判的情况,对当时的审判人都要给予责任追究,使每个参与案件审判的人都要积极认真的对待经手的每一个案件。
5、坚持责任自负,罚当其过的原则。涉案人员责任到人,分情况进行处罚。
法院会有错判的时候,当每个人真正遇到错判的案件时,如果是你认为错判了而且是一审的,可以提出上诉;如果是终审的,那么可以通过申请再审,也就是申请审判监督的程序来对错判的案件进行重新审理。如果法院确实错判,而且判决结果对自己和家庭的声誉和财产造成损失,这种情况可以申请赔偿,案件属实时国家会酌情况给予一定的赔偿。
延伸阅读
结语:法院作为维护正义的重要机构,偶尔也会发生判错的情况。当我们遇到法院错判时,应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究的原则,积极争取自身权益,申请上诉或案件重审。同时,依法审查、依程序确认错判案件,严肃核实责任人。对于责任人,应采取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错案责任应终身追究,每个参与审判的人都应认真对待每一个案件。法院判决确实错判时,可通过上诉或再审程序重新审理,如造成损失可申请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第一审程序 第三节 简易程序 第二百二十一条 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应当按照本章第一节或者第二节的规定重新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一章 任务和基本原则 第十条 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第一审程序 第四节 速裁程序 第二百二十二条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被告人认罪认罚并同意适用速裁程序的,可以适用速裁程序,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
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建议人民法院适用速裁程序。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法官判错案件如何追究责任?

1、首先,法官判错了案子是否成立,要有法律文书所确定下来,如发回重审改判、上级法院受理后改判等等。2、其次,如果法官判决错误并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应由造成该损失的直接责任人承担损失,而不是由该法官承担该直接损失。案件中所造成的损失,...查看全文

探究如何追究误判案件的司法责任

错案责任追究原则及追责范围。一审案件可上诉,终审可申请再审程序。法院判错案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失可获国家赔偿。追责原则包括实事求是、有错必究、终身追究、依法审查、责任自负、罚当其过、处罚与教育相结合。追究错案责任的情形包括私自办理案件...查看全文

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

法律分析: 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因工作人员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造成行政执法行为违法,并产生危害后果或者不良影响的,直接责任人员和直接主管人员应当承担的行政责任。 法律依据: 《...查看全文

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

法律分析: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因工作人员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造成行政执法行为违法,并产生危害后果或者不良影响的,直接责任人员和直接主管人员应当承担的行政责任。...查看全文

责任追究制度明确

对于在党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及其内设机构设立小金库行为的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中的共产党员,根据本解释,将追究责任。对于使用小金库款项进行吃喝、旅游、送礼、进行娱乐活动或类似行为的有关责...查看全文

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重大事故发生单位负有责任,根据规定处以不同金额的罚款。造成死亡人数和重伤人数以及直接经济损失不同,罚款金额也不同。同时,若事故发生单位有谎报或瞒报情节,将被处以更高的罚款金额。...查看全文

法官错案责任追究细则

法官判错案件应由上级法院重审,若法官存在徇私枉法行为,应承担刑事责任。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者,可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查看全文

法官判错了案子怎么追究责任

法官判错了案子的,一般应当由上级人民法院发回重审;若该法官存在徇私枉法等行为,则应当按照《刑法》规定承担刑事责任: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查看全文

法官判错了案子怎么追究责任

法律分析:法官判错了案子的,一般应当由上级人民法院发回重审;若该法官存在徇私枉法等行为,则应当按照《刑法》规定承担刑事责任: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查看全文

有关轻度伤害案件的赔偿和责任追究?

律师分析: 被害人只要有证据证明自己的身体受到了他人的非法伤害,一般可以向法院直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请求法院追究侵害人的刑事责任并附带民事赔偿。我国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但对于未成年人...查看全文

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落实执法办案责任制,完善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机制,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正确履行职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查看全文

警察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

一、公安机关执法过错责任如何认定和承担 1、执法过错指的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执法办案中,故意或者过失造成的认定事实错误、适用法律错误、违反法定程序、作出违法处理决定等执法错误。执法办案人、鉴定人、审核人、审批人都有故意或者过失造成...查看全文

关于轻伤追究刑事责任的相关法律规定

犯罪经过一定期限后不再追究刑事责任,不同最高刑期有不同的时间限制。如果超过时间限制但仍需追诉,需获得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第二百三十四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查看全文

建立公证员执业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首次提交审议的公证法草案引入了责任追究制度,以预防和打击公证活动中的违法犯罪行为。草案规定,公证机构应该建立业务、财务、资产等管理制度,对公证员的执业行为进行监督,并建立执业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如果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有违法行为,将会...查看全文

探究如何追究误判案件的法律责任

法院判错案应追责方法: 1、一审认为错可直接上诉; 2、终审可申请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理; 3、确实判错、侵害当事人财产和生命安全可要求国家赔偿。...查看全文

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

《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是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有关要求,防止司法机关内部人员干预办案,确保公正廉洁司法,根据宪法法律规定,结合司法工作实际,而制定《的。 法律依据: ...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规定与责任追究

电动车撞人交通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包括:报警、现场处理、责任认定、行政处罚、赔偿调解和诉讼赔偿。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事故事实和违法行为,认定责任并处罚,双方可通过调解达成赔偿协议,否则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查看全文

法律制度:关于滥用管理公司职权的追究

滥用管理公司职权罪的量刑标准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如果滥用职权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将受到处罚。上级部门强令登记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该行为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也将受到相应处罚。...查看全文

民事责任制度中关于侵害人格权的法律规定

侵害人格权的民事责任及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侵权人可要求赔偿损失、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侵权人需承担民事责任,可能受到治安处罚或刑事责任。追究民事责任时,受害人可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查看全文

民事案件中的刑事责任追究

人民法院收到附带民事诉状后,应当及时审查并决定是否立案,符合条件的应受理,不符合规定的应驳回起诉。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后,应在5日内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或通知口头起诉内容,并制作笔录。如被告是未成年人,则需向其法定代理人送达起诉状...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