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如果员工因受伤不能在上班期间工作,用人单位应按照每月的工资标准计算其工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拖延员工的工资。此外,如果员工因受伤需要医疗费用、生活费用以及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应承担...查看全文
工伤住院期间工资的计算方式及相关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管理条例》,工伤期间,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单位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严重伤情可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后,享受...查看全文
工伤期间是有工资的。如果是在工作中受到伤害的属于工伤。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在停工留薪期间,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如果伤情特别严重的,则需要通过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但养伤停工时间不得超过12个月。 企业员工工伤治疗期间工资怎么...查看全文
员工上下班摔伤是否算作工伤,取决于是否出于自身原因。如果是在正常回家的路线上遭遇了无法预料的交通事故或其他伤害,可以算作工伤。上班时间突发疾病死亡也可视为工伤,但必须满足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的条件。申请工伤认定时,需要提交工伤认定申...查看全文
工伤期间,职工可享受停工留薪待遇,工资不变,单位支付。一般不超过12个月,严重伤情可延长12个月。评定伤残后,停工留薪转为伤残待遇:一级伤残27个月工资,二级25个月,三级23个月,四级21个月。停工留薪期满后需继续治疗,享受工伤...查看全文
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查看全文
工作期间因工作原因烫伤属于工伤,与工作内容无关的烫伤不属于工伤。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内因工作原因受伤、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伤、履行工作职责受暴力等意外伤害、患职业病、工作外出期间因...查看全文
法律分析:一、工伤工资如何计算的1、工伤期间工资按原来的标准发放。法律规定,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用人单位不依法支付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工资的,工伤职工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维权。...查看全文
工伤期间的工资待遇计算规则:停工留薪期内按原待遇计算;高于平均工资300%按300%计算;低于平均工资60%按60%计算;评定伤残等级后享受伤残待遇。...查看全文
工伤休息期间工资的计算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单位按月支付。计算时,工伤职工的本人工资根据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确定,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300%计算,低于统...查看全文
临时雇工个人原因受伤赔偿标准及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应赔偿医疗费、误工费、交通费等费用。临时雇佣关系受伤赔偿可分为雇主损害赔偿和雇员受害赔偿。雇主需承担民事责任,但若雇员有过错,可以减轻雇主责任。...查看全文
工伤职工在发生工伤后,享有停工留薪期,期间工资待遇不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但严重伤情或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最长24个月。这一规定旨在保障工伤职工在治疗和康复期间的基本生活,促进其及时诊疗和康复。...查看全文
工伤期间工资怎么算: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工伤职工停止工作,治疗工伤期间,包括住院期间和出院后休养期间,称为停工留薪期,按遭受事故伤害前正常上班期间工资福利待...查看全文
法律分析:工伤期间的工资计算:发生工伤前在用人单位工作已满12个月的,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其原工资标准;未满12个月,则应按工伤前实际工作月数所发工资总额的月平均工资计算其原工资标准;未满1个月,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月工资...查看全文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员工在工伤期间,工资由原单位按月发放,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即按受伤前工资标准支付。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用人单位通常不能解除劳动合同,除非职工自愿或有其他情况。工伤期间用人...查看全文
法律明文规定了工资的计算方式,如果员工旷工不来工作,只能扣除其旷工期间的工资,不能扣除全部工资或双倍工资,即劳动者付出了劳动则应当计算其工作时间的工资。此外,用人单位在统计旷工天数时应扣除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查看全文
法律分析:劳动者在工伤期间,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延长也不得超过12个月。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享受伤残待遇。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查看全文
员工工伤期间,用工单位应停工留薪,按月支付原工资福利待遇。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可适当延长但不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享受伤残待遇,满期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需要护理的,由单位...查看全文
员工在取保候审期间,单位可以中止劳动合同,不支付工资,但应保留最低工资待遇;劳动者被限制人身自由期间,单位可暂停劳动合同履行,劳动者可要求赔偿;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取保候审适用于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查看全文
因工受伤工资的计算为:停工留薪期内工资按照原待遇计算;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停工留薪期评定伤残等...查看全文
北京市-北京市-西城区
认证律师知识产权、知识产权
已服务162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