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打伤后报警能否解决问题?

律师回答
摘要:被打无伤报警有用。公安机关可调解处理,达成协议不处罚。被打无伤可通过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或恢复名誉。损坏财物需赔偿财产损失。伤情鉴定需根据情况讨论,原发性损伤可即时鉴定,90日后可鉴定容貌或功能障碍。复杂损伤需在治疗终结或伤情稳定后鉴定。【94字】
一、被打无伤报警有用吗
被打无伤报警有用。
挨打无伤属于较轻的情节,报警了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被打了鉴定无伤,也就意味着还没达到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不能立案通过公安机关处理。不过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要求对方支付被打后你检查身体或者因此耽误工作或者实际因此产生的费用等等。如果对方是在公共场合,言行过激对你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也可以要求对方恢复你的名誉,赔礼道歉。除了起诉,也可以双方协商解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条:行为人因侵害人格权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的,应当与行为的具体方式和造成的影响范围相当。行为人拒不承担前款规定的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在报刊、网络等媒体上发布公告或者公布生效裁判文书等方式执行,产生的费用由行为人负担。
二、打人无伤怎么赔偿
打人无伤但如果损坏了他人的物品或者财物的,一般应当赔偿他人的财产损失。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
三、被打后伤情鉴定多久时间可以做
被打后伤情鉴定多久时间可以做需要分情况讨论:
1.以原发性损伤(刚被打损伤)为主要鉴定依据的,伤后即可进行鉴定;以损伤所致的并发症为主要鉴定依据的,在伤情稳定后进行鉴定。
2.以容貌损害或者组织器官功能障碍为主要鉴定依据的,在损伤90日后进行鉴定;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根据原发性损伤及其并发症出具鉴定意见,但须对有可能出现的后遗症加以说明,必要时应进行复检并予以补充鉴定。疑难、复杂的损伤,在临床治疗终结或者伤情稳定后进行鉴定。
延伸阅读
结语:被打无伤报警有用。挨打无伤属于较轻的情节,报警了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被打了鉴定无伤,也就意味着还没达到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不能立案通过公安机关处理。不过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要求对方支付被打后你检查身体或者因此耽误工作或者实际因此产生的费用等等。如果对方是在公共场合,言行过激对你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也可以要求对方恢复你的名誉,赔礼道歉。除了起诉,也可以双方协商解决。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三节 监视居住 第一百一十九条 负责执行监视居住的派出所或者办案部门应当严格对被监视居住人进行监督考察,确保安全。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三节 监视居住 第一百一十七条 公安机关决定监视居住的,由被监视居住人住处或者指定居所所在地的派出所执行,办案部门可以协助执行。必要时,也可以由办案部门负责执行,派出所或者其他部门协助执行。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三节 监视居住 第一百一十八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决定监视居住的,负责执行的县级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法律文书和有关材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监视居住人住处或者指定居所所在地的派出所,核实被监视居住人身份、住处或者居所等情况后执行。必要时,可以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协助执行。
负责执行的派出所应当及时将执行情况通知决定监视居住的机关。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报警能否解决问题?

劳动纠纷处理方式:劳动者遇到劳动纠纷可提起劳动仲裁解决,而报警处理只适用于涉及违法犯罪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包括劳动关系确认、劳动合同履行、离职、工作时间等方面的争议。...查看全文

报警是否能有效解决打架问题?

打架第二天报警是有用的。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6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治安处罚的追诉期限为6个月。因此,一般的打架斗殴超...查看全文

报警能否解决欠款问题?

这段内容介绍了欠款跑路的相关法律规定和解决方法。欠款跑路属于民事案件,警方介入时通常不会立案,债权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追讨借款。如果以诈骗罪来报案,警方会非常慎重,但如果有证据证明借款人原来借款时就没打算还款,并且是采取虚构事...查看全文

能否报警解决欠钱问题?

民事借款案件一般不受公安机关受理,但若涉及诈骗罪可报警。通过诉讼维护权益是常见方式,申请支付令也可有效追回欠款。根据民事诉讼法,债权人可向有管辖权的基层法院申请支付令,债务人未清偿或提出异议,债权人可申请强制执行。...查看全文

能否报警解决欠债问题?

报警不会导致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欠债属于民间借贷纠纷,公安机关不管。起诉需满足条件:原告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明确被告,具体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等。...查看全文

报警能否解决家暴问题?

《反家庭暴力法》规定,公安机关应及时出警制止家暴,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能力的受害人,公安机关应通知民政部门提供庇护。家暴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批评教育或出具告诫书。...查看全文

报警能解决被骂的问题吗?

被他人侮辱违反治安管理,受害人可报警处理。警方可简单调解但无权立案调查,留下报警记录作为重要证据。报警处理对不法侵害的作用和效果需具体情况确定。...查看全文

报警能解决问题吗?

合同违约民事纠纷应协商或起诉,报警无效。借贷纠纷可先协商分期还款。起诉需提供证据、起诉状、身份证明。法院受理后判决,债务人不履行可强制执行。民事纠纷不需报警,直接起诉即可。...查看全文

被打了巴掌后如何处理?报警能解决问题吗?

被打了报警后,情节轻的可以通过公安机关调解处理,达成协议不予处罚;调解未达成或不履行,警方将根据案情处以拘留和罚款;人身损害赔偿费用包括医疗、护理、交通、营养等,具体费用根据医疗支出、误工时长和工资水平确定。...查看全文

工伤报警: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工伤报警与投诉的区别与法律规定。工伤应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进行认定,包括工作时间和场所内的事故伤害、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中的事故伤害、履职时的意外伤害、职业病、工作外出期间的伤害、上下班途中的交通事故伤害等。若属于雇主过失造...查看全文

报警能解决物品被盗问题吗?

通过报警,公安机关将会展开侦查,收集证据材料,抓捕犯罪嫌疑人,并退还赃款给受害人。如果被偷的东西不够刑事处罚,可以行政拘留。报警流程包括110转接至派出所,警察到达现场询问情况并制作笔录,留下联系方式。盗窃罪的刑罚标准根据盗窃金额...查看全文

报警能解决被侮辱的问题吗?

被公然侮辱后不构成犯罪,但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受害人可报警。《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属违法行为,可处拘留或罚款。...查看全文

报警能解决什么问题?

报警是可以的。涉嫌以暴力或其他方式公然侮辱他人的情节严重者,可立案。恐吓、侮辱、捏造事实、威胁、侵犯隐私等行为,可处拘留或罚款,情节较重者可并处拘留。...查看全文

电钻噪音报警:能否解决问题?

电钻扰民可向公安部门投诉,根据《噪音污染防治法》,可先向居委会反映,无居委会由物业代为劝止。如居委会无效,通知派出所强制制止,屡次出警可拘留。降低噪音可加装密封窗门,封堵其他接触处,摆放植物。电钻噪音投诉应在规定时间内,白天12-...查看全文

报警能否解决他人辱骂问题?

侮辱他人不一定犯罪,但会侵犯名誉权,受害人有权要求停止侵权、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情节严重可能涉嫌侮辱罪,可判刑。网上辱骂不同于实体,但有利于取证,受害人可运用法律保护权益。...查看全文

能否报警解决5000元债务问题?

欠债不还报警无效,应通过法院起诉解决债务纠纷。债权人可协商或收集证据起诉,法院可采取强制措施,如冻结财产、拍卖变卖等,甚至罚款、拘留或刑事追究。不要以暴制暴,通过法律程序维护合法权益。公安局不受理民事纠纷,建议直接向法院起诉。...查看全文

能否通过报警解决欠债问题?

未归还1500元可以报警,但是否立案取决于数额大小及犯罪性质。根据规定,涉及数额较大的诈骗行为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和罚金等刑事处罚。...查看全文

能否报警解决公司欠款问题?

报警解决老板拖欠工资问题前需先投诉劳动局,证据如合同、拖欠工资证明,可向工会部门和建设局求助。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行为包括四种情况,包括未按时支付劳动报酬、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支付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工资报酬等。但有...查看全文

能否通过报警解决老赖问题?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如果老赖不归还欠款,债权人不能报警。通常情况下,债权人无法通过报警来解决欠款问题,因为欠款纠纷属于民事范畴,不在警察的职责范围之内。因此,债权人可以采取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法来寻求解决方案。如...查看全文

报警能否解决交通事故问题?

有用。 交通事故后,原则上应当立即报交警处理,由其进行事故责任划分。事故双方根据责任划分确定赔偿项目以及赔偿数额。如事故发生当时没有报警,后因赔偿等问题发生争议,也可向交警部门提供证明存在交通事故或损失的证据,如照片、证人证言等,...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