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审判中判决裁定错误时的应对措施

律师回答
摘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发现错误,应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是否再审;最高人民法院有权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错误判决进行提审或指令再审;上级人民法院也有权对下级人民法院的错误判决进行提审或指令再审。
人民法院发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提请再审,具体是:
1.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人民法院对本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裁定应当负责,发现确有错误应当自己进行纠正,因此,民事诉讼法赋予法院对本院所作判决、裁定依法予以纠正的权力,院长发现本法院生效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本院审判委员会。审判委员会对所提交的判决、裁定进行审查,决定是否进行再审。对决定再审的,应当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并重新组成合议庭再审。
2.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最高人民法院是国家最高审判机关,有权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如果发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调取材料,依审判监督程序自行审理,也可以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下级人民法院重新审理后,应当将审判结果上报最高人民法院。
3.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上级人民法院有权对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进行监督,发现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可以自行审理,也可以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予以纠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八条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情况下,应当按照程序进行再审。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发现错误需要再审时,应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以及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发现错误的情况下,有权提审或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这些规定保证了法院对错误判决、裁定的纠正,维护了司法公正与权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二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五节 判决和裁定 第一百五十五条 判决书应当写明判决结果和作出该判决的理由。判决书内容包括:
(一)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
(二)判决认定的事实和理由、适用的法律和理由;
(三)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
(四)上诉期间和上诉的法院。
判决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三章 简易程序 第一百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适用小额诉讼的程序审理案件,可以一次开庭审结并且当庭宣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二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五节 判决和裁定 第一百五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判决。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法院判决错误时的应对措施

法院判错了怎么处理?一审错判可以上诉,二审判错可申请启动审判监督程序。法律依据是《刑事诉讼法》第254条,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可提审或指令再审。被法院错判如何维权?一审判决可向高级法院上诉,二审终审判决只能申请再审,再审维持原判后...查看全文

应对法院错误判决的措施

1、在上诉期内,可提起上诉。 2、超过上诉期,可申请审判监督程序再审,适用一审或二审程序。 3、若审判监督程序未成立,可向同级或上级人民检察院申请抗诉。 4、对于文字或计算错误,可直接要求法官裁定更正。...查看全文

应对法院错误判决裁定后的处理措施

《民事诉讼法》规定,如果各级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存在错误,并且认为需要重新审理,那么这些法院应当将此情况提交给相应的审判委员会进行讨论,以便作出最终的判断。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也有权提审或者指定下级人民...查看全文

一审判决不服的应对措施

一审法院判决、裁定不服时,被告人、自诉人和法定代理人可向上一级法院上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也可对附带部分提起上诉。根据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规定,上诉期限为15天或10天,抗诉期限为10天或5天。第二审法院可驳回上诉、改判、发回...查看全文

应对法院错误判决的方法

对错判的申诉处理程序。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监狱和其他执行机关发现原判有错误或罪犯提出申诉时,应转请人民检察院或原判人民法院处理。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应认真审查材料,如发现确有错误,将进行重审;如认为没有错误,将通知执行机关。申诉期间...查看全文

应对法院判决错误的方法

我国人民法院审判制度是二审终审制,当事人对第一审案件不服可上诉至上一级法院,第二审为终审。如仍不服,可申请再审或国家赔偿。第二审法院可改判、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查看全文

仲裁调解出现错误应对措施

仲裁调解错误可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9条规定,用人单位可在收到仲裁裁决书后30日内,若能证明裁决存在法律错误、管辖权问题、程序违规、伪造证据、对方隐瞒证据或仲裁员行为不当,可向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查看全文

仲裁裁决出现错误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仲裁委发现裁决错误可补正或重新裁决,废弃裁决后需另行组成仲裁庭重新处理。仲裁决定书需补正错误并送达当事人。仲裁后不可再向法院起诉,除劳动仲裁外。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裁决被法院撤销或不执行后可重新达成仲裁协议申请仲裁或向法院起诉。...查看全文

拒不履行法院判决裁定罪应对措施

人民法院判决具有国家强制力,对拒不执行判决的行为人可采取强制措施,行为人应尽快履行义务,避免不必要的结果发生,可与债权人协商分期履行财产义务。...查看全文

在合同中规定管辖法院错误的应对措施

合同约定管辖法院错了后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异议,人民法院会裁定具有管辖权的法院处理案件。合同约定管辖无效的情形包括未采取书面形式、约定不明确、约定多个法院管辖等。合同无效管辖法院一般按照民事诉讼法确定,即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查看全文

应对法院错误判决的策略

法院错判可上诉,法定代理人可用书状或口头向上级法院提出上诉,附带民事诉讼可对一审判决提出上诉。申诉时,应认真审查材料,如发现错误应进行重审。对符合条件的申诉,应按审判监督程序处理。如果认为判决无误,可通知执行机关继续执行。申诉期间...查看全文

法院的判决裁定有错误时应该怎么处理?

律师分析: 1、当其他的各级法院发现本院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发现存在错误时,并且认为需要再次审理,应当将此提交给审判委员会讨论来做定夺。民事诉讼法中允许法院对本院作出的判决、裁定出现错误时进行纠正,,所以各级法院可以中止原来的...查看全文

法院的判决裁定有错误时应该怎么处理

法律解析: 1、当其他的各级法院发现本院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发现存在错误时,并且认为需要再次审理,应当将此提交给审判委员会讨论来做定夺。民事诉讼法中允许法院对本院作出的判决、裁定出现错误时进行纠正,,所以各级法院可以中止原来的...查看全文

法院的判决裁定有错误时应该怎么处理

法院的判决、裁定有错误,如果是在各级的人民法院院长发现本院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存在错误的情况下,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查看全文

什么是司法审判中的错误判断?

枉法裁判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在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出错误判决的行为。我国《刑法》规定,如果司法工作人员在民事、行政审判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出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将构成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司法裁决未签字应对措施

法院判决书不签字,法院可留置送达;离婚判决不签字仍生效,法院视为送达;离婚判决生效后可立即登记再婚;上诉需在判决书送达后15日内提起;上诉状应由原审法院提出,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人民法院应在5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上诉人;人民法院...查看全文

法院判决裁定有错误时应该如何处理?

当其他的各级法院发现本院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发现存在错误时,并且认为需要再次审理,应当将此提交给审判委员会讨论来做定夺。 民事诉讼法中允许法院对本院作出的判决、裁定出现错误时进行纠正,所以各级法院可以中止原来的判决的执行,然后...查看全文

法院判决裁定错误时如何纠正?

法院对已生效判决发现错误可进行再审,包括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判决的监督。最高法院可提审地方法院判决,上级法院可提审下级法院判决,并指定下级法院再审。当事人也可向上级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执行。《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法院再审的程序和...查看全文

应对医学会错误鉴定结果的应对措施

医疗事故争议解决的途径包括医院内部鉴定和协商解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委托医学会进行首次鉴定、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并委托医学会进行首次鉴定、共同委托医学会进行首次鉴定。鉴定费用为3000元,再次鉴定费用为3500元,鉴定时限为4...查看全文

合同印章错误应对措施

合同中名字写错了,应与对方重新签订合同。根据《民法典》规定,使用虚假意思签订的合同无效。合同书形式下,签名、盖章或按指印后合同成立,但在此之前已履行主要义务且对方接受时,该合同也成立。...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