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者有什么权益
劳动者依照我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享有以下基本权利:
1、平等就业的权利,即符合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享有获得职业的权利;
2、选择职业的权利,劳动者可以根据自己意愿选择适合自己才能、爱好的职业;
3、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必须具备有约定劳动报酬的条款;
4、休息休假的权利,我国劳动法规定的休息时间包括工作间歇、两个工作日之间的休息时间、公休日、法定节假日以及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事假、生育假、病假等,用人单位不得剥夺劳动者合法的休息休假权;
5、获得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作为一个公民,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用人单位在为劳动者安排工作的时候需要确保劳动者的安全问题得到保障;
6、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职业技能培训是指对准备就业的人员和已经就业的职工,以培养其基本的职业技能或提高其职业技能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教育和训练,劳动者接受职业技能可以说是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基础;
7、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社会保险是国家和用人单位依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的约定,对具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暂时失业时,为保证其基本生活需要,给予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劳动者与用人关系建立劳动关系之后,用人单位有义务为用人单位办理缴纳社保;
8、提请劳动争议的权利,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的时候,劳动者有权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依法申请调解或仲裁,提起诉讼。
二、如何维护劳动者基本权益
劳动者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劳动权益最好做好以下三点:
1、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2、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3、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劳动者要及时通过公权力途径(提起仲裁或是向法院起诉)来解决,切莫冲动意气用事。
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3条的规定,劳动者的个人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2、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3、获得休息休假的权利;
4、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5、接受职业培训的权利;
6、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7、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