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犯罪的认定与界限

律师回答

如何认定单位犯罪与共同犯罪

单位犯罪与共同犯罪的认定如下:(1)产生犯意的时间不完全相同。单位犯罪中,犯意只能产生于犯罪行为实施以前。这是因为,单位犯罪总是在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单位负责人决定之后才去实施,因而必然是在犯意产生之后才去实施。共同犯罪中,犯意产生的时间是较为随意的,既可以是在实施犯罪以前,也可以在实施犯罪过程中。(2)犯意的种类不同。单位犯罪中的行为人在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共同犯罪的行为人在主观上既可以都表现为直接故意,也可以有的表现为直接故意,有的表现为间接故意,还可以都表现为间接故意。(3)承载犯意的最终主体不同。单位犯罪中,除了存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犯意外,还存在一个单位犯意,并且最终是以单位整体犯意来追究的,即在单位犯罪中,犯罪活动是以单位的名义实施的,个人意志要通过单位的意志表现出来。共同犯罪中,除了各个共同犯罪人的犯意外,不存在其他犯意,犯罪活动一般就是以犯罪分子的名义实施的,不存在以另一个单位的名义实施犯罪的情况,即使是以另一个单位的名义实施的,也不能代表该单位的意志。这是区分单位犯罪和共同犯罪的一个重要标准。(4)犯罪动机不同。单位犯罪中,各犯罪人实施犯罪活动的动机是为了实现单位利益。共同犯罪中,各共同犯罪人实施犯罪活动的动机是为了实现个人目的。这是区分单位犯罪和共同犯罪的另一个重要标准。当某些犯罪分子利用单位的名义实施犯罪时,究竟是按照单位犯罪处理,还是按照共同犯罪处理,就必须考查是为了个人利益还是为了单位利益。(5)单位犯罪的情况下,单位成员并非都有犯罪意图和犯罪行为。共同犯罪尤其犯罪集团的参加人都有犯罪意图和相应的犯罪行为。(6)单位组织与共同犯罪中组织不同。在单位犯罪的情况下,单位都是合法组织(根据司法解释,为了犯罪组建法人,然后以单位名义进行犯罪,其犯罪行为不是单位犯罪。如赖昌星走私案)。共同犯罪中组织即犯罪集团是为了犯罪而建立起来的非法组织。在某些情况下,建立非法组织的行为本身就构成犯罪的既遂,例如刑法第294条规定的组织、领导和积极参加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罪。多数情况下,建立犯罪集团是犯罪的预备行为。(7)法律规定的模式不同。对于单位犯罪,刑法采取的是总则统一规定与分则具体规定相结合的模式。如果刑法分则没有对某种具体犯罪设立单位犯罪条款,即使行为符合单位犯罪的条件,也不能按单位犯罪处理。

对单位行贿罪与单位行贿罪的界限是什么

1、犯罪主体不同

(1)对单位行贿罪,个人和单位均可成为犯罪主体。

(2)单位行贿罪,只有单位才具有主体资格。

2、犯罪对象不同

(1)对单位行贿罪的行贿对象是国家单位、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

(2)单位行贿罪的犯罪对象主要是国家工作人员,也包括向非国有单位行贿。

抢夺罪与抢劫罪的界限认定是怎样的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的规定, 抢夺罪与抢劫罪的界限认定具体如下:第一,侵犯的客体不同。抢夺罪侵犯的客体是简单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第二,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不同。抢夺罪是不采用暴力、胁迫等强制方法而公然夺取财物,而抢劫罪则是行为人采取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务或者直接将财物抢走。也即抢夺罪的实行行为是单一行为,抢劫罪的实行行为是复合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应当注意区分行为人在抢夺财物的过程中造成被害人伤害的情况。例如,行为人趁人不备夺取他人的项链而造成被害人颈部动脉血管受伤,或者夺取他人手中财物而只是被害人跌倒摔伤。在这种情况下是认定为抢劫罪还是认定为抢夺罪,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把握:其一,要看强力行为的作用对象和使用目的。其二,要看伤害是否是犯罪分子故意为之。其三,如果行为人行为前本来并没有计划适用暴力手段夺取财物,此时应当直接按照抢劫罪定罪处罚。因此,此时行为人的犯意已经发生了转化,其行为完全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界定

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区别在于是否为单位利益、单位决策、单位名义,以及行为是否与单位业务相关。单位犯罪具有特殊犯罪形态,对单位判处罚金,对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单位犯罪的量刑标准采取两罚制,对单位判罚金,对直接责任人员判自由刑与罚金...查看全文

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界定

单位犯罪和自然人犯罪的主要区别在于行为是否在单位成员的职务活动范围内,主体不同(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自然人犯罪的主体是自然人),以及是否以单位的名义实施。根据《刑法》第三十条,单位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对...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的认定与界限怎么认定

法律解析: 1、犯罪中止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包括犯罪预备阶段、实行阶段。 2、犯罪中止必须是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包括两种情况: (1)自动放弃犯罪,是指犯罪分子在着手实行犯罪之前,主动放弃犯罪意图,...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的认定与界限怎么认定?

律师分析: 1、犯罪中止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包括犯罪预备阶段、实行阶段。 2、犯罪中止必须是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包括两种情况: (1)自动放弃犯罪,是指犯罪分子在着手实行犯罪之前,主动放弃犯罪意图,...查看全文

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认定

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区别在于是否为单位利益、是否由单位决策机构决定行为,并以单位名义实施。行为需在单位成员职务活动范围内或与单位业务相关。单位犯罪通常受到与个人犯罪相同的刑罚,但在某些情况下,刑罚可能低于个人犯罪。例如,单位受贿最...查看全文

明确界定犯罪与非犯罪界限

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其立案标准包括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主观方面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客观方面需要使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的财物价值需达到三千元至一万元以...查看全文

单位犯罪的认定

法律分析: 单位犯罪的认定标准为:1、单位的分支机构或内设机构、部门没有可供罚金的财产的也可以构成单位犯罪;2、个人承包企业中,发包单位在被承包企业中有资产投入的应当认定为单位;3、名为集体、实为个人的单位犯罪的以个人犯罪论处;3...查看全文

单位犯罪责任人的界定

《刑法》第三十条规定了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应承担刑事责任。根据第三十一条,单位犯罪将受到罚金处罚,同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将受到刑罚。除非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有...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单位犯罪与共同犯罪?

单位犯罪与共同犯罪的认定如下:(1)产生犯意的时间不完全相同。单位犯罪中,犯意只能产生于犯罪行为实施以前。这是因为,单位犯罪总是在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单位负责人决定之后才去实施,因而必然是在犯意产生之后才去实施。共同犯罪中,犯意产生...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单位犯罪与共同犯罪

法律分析: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且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共同犯罪是指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犯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一条_x...查看全文

抢夺罪与抢劫罪的界限认定

法律分析:抢夺罪与抢劫罪的界限认定:抢劫罪的犯罪嫌疑人具有危害被害人人身安全的故意,而抢夺罪的强力行为则没有这种故意,而仅以夺取具公私财物为已而满足。且其行为的强力程度低于抢劫所使用的暴力。法律依据:《《中...查看全文

抢夺罪与抢劫罪的界限认定

法律解析: 抢夺罪与抢劫罪的界限认定:抢劫罪的犯罪嫌疑人具有危害被害人人身安全的故意,而抢夺罪的强力行为则没有这种故意,而仅以夺取具公私财物为已而满足。且其行为的强力程度低于抢劫所使用的暴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查看全文

抢夺罪与抢劫罪的界限认定?

律师分析: 抢夺罪与抢劫罪的界限认定:抢劫罪的犯罪嫌疑人具有危害被害人人身安全的故意,而抢夺罪的强力行为则没有这种故意,而仅以夺取具公私财物为已而满足。且其行为的强力程度低于抢劫所使用的暴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查看全文

单位犯罪中单位意志的认定

本文讨论了单位犯罪和自然人犯罪在罪过方面的相似之处以及单位犯罪中反映单位整体意志的成立条件。作者认为,单位犯罪中的罪过必须反映单位整体的意志,但判断单位整体意志的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在谋利型犯罪中,利益的归属是判断单位整体意志的...查看全文

犯罪与违法的界限

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不同,社会危害性、触犯的法律类型、认定机关和法律后果都有所差异。犯罪行为需由法院认定并可能受刑罚,而违法行为则接受行政处罚。因此,犯罪分子不能有侥幸心理,即使被免除刑事处罚,也不能免除对受害者的赔偿责任。...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与非罪认定的界限

挪用公款罪的界限在于行为是否符合法定挪用公款罪的范围和构成要件。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挪用公款个人使用并从事非法或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且未归还三个月以上,都构成挪用公款罪。...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与从犯的界限

共犯和从犯的区别在于,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从犯是共犯中的一种,与主犯存在从属关系。共同犯罪要求参与人员二人以上,且二人都构成犯罪。主犯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而从犯则是属于共犯的一种。...查看全文

单位犯罪认定的方法

单位犯罪的主旨是:单位犯罪的行为人在犯罪行为实施之前产生犯意,单位犯罪是以单位整体犯意为基础,犯罪活动以单位名义实施,行为人的动机是为了实现单位利益。...查看全文

单位犯罪的认定如何?

单位犯罪的认定标准:直接责任人员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根据本单位意志实施危害社会行为。单位犯罪必须有法律明文规定,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单位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认定单位犯罪的方法

单位犯罪的主旨是:单位犯罪中,犯意只能产生于犯罪行为实施以前,行为人在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单位犯罪是以单位整体犯意为追究对象,个人意志通过单位的意志表现,各犯罪人实施犯罪活动的动机是为了实现单位利益。...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