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如何定义不可抗力?

律师回答
摘要:民法典对不可抗力的规定及其主要因素:根据我国《民法典》第180条规定,因不可抗力无法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除非法律另有规定。不可抗力是无法预见、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的主要因素包括:1)不可预见性,必须无法预见事件发生;2)不可避免性,后果无法避免;3)不可克服性,无法阻止后果发生。政策变化、政权交替等也可能构成不可抗力。
一、民法典中关于不可抗力的规定是怎样的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因为不可抗力的原因而不能履行民事义务,是无需承担民事责任的。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二、不可抗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不可预见性合同当事人对于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必须根本无法预见。
如果能预见,或应该能够预见,则不构成不可抗力,例如某船运输一批货物从一海港到另一海港,船长出海前未听广播天气预报即开船,结果遇上风暴使货物受损。
该风暴对于船长来说就不是不可抗力。
因为作为海上运输的船长出海前应了解一下当天的天气预报,而天气预报已对该风暴作了预告,船长能够预见,却由于疏忽未注意应当承担货损的责任。
2、不可避免性即使出现了不可预见的灾害,如果造成的后果是可以避免的,那么也不构成不可抗力,只有无法采取任何措施加以避免,才具有不可抗力的特征。
例如船在海上遇到风暴,附近就有避风港但不进去致使货物受损也需承担责任。
3、不可克服性这是不可抗力的最后一个特征。
指当事人对该事件的后果无法加以克服,即毫无办法加以阻止。
政府或社会行为,譬如政策的变化、国家出现政权的交替等。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不可抗力是指因无法预见、无法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导致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规定,遭遇不可抗力而无法履行民事义务的,无需承担民事责任,除非法律另有规定。不可抗力的主要因素包括不可预见性、不可避免性和不可克服性。当事人对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必须根本无法预见,后果无法避免且无法加以克服,方可被认定为不可抗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民事法律行为第四节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和附期限第一百六十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期限,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期限的除外。附生效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民事法律行为第二节意思表示第一百三十八条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表示完成时生效。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章一般规定第三百二十八条依法取得的海域使用权受法律保护。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法典如何规定不可抗力?

民法典对不可抗力之规定是:一方因台风、地震、洪水、冰雹以及非双方所能控制的社会异常事件违约但已履行保护义务且能提供证明的,可以免除其全部或部分的责任;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可以解除合同。 民法典对不可抗力有什么规定吗 ...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如何规定不可抗力条款?

不可抗力条款应当载明出具的证明文件及证明机构;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通知对方的期限;不可抗力事件的法律后果。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因不可抗力条款怎么写 不可抗力条款应当包括出具的证明文件及证明机构;不可抗...查看全文

民法典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

律师分析: 不可抗力是指人力所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是一种外来的不可抗拒的力量。诸如地震、台风、洪水、海啸等自然现象,以及战争、疫情等社会现象,属于通常意义上的不可抗力的范围。不可抗力具有不受当事人意志支配的特点...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不可抗力”有哪些规定

民法典中“不可抗力”有哪些规定 民法典不可抗力的规定有: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具有客观上的偶然性和不可避免性,主观上的不可预见性以及社会危害性。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损害,当事人已尽其应...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不可抗力的法律规定

一、民法典中关于不可抗力的规定是怎样的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因为不可抗力的原因而不能履行民事义务,是无需承担民事责任的。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条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查看全文

不可抗力在民法典第几条

合同违约的免责条件包括不可抗力、货物自然性质、债权人过错。不可抗力的特征包括不可预见性、不可避免性和不可克服性。不可抗力必须是无法预见的、无法避免的、无法克服的情况,而不是因当事人疏忽或可避免的原因导致的。...查看全文

购房合同中如何定义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是指无法预见、避免或克服的客观情况,包括自然和社会现象。不可抗力是独立于人的行为且不受意志支配的现象,在法律中通常免责。为保护购房利益,建议将不可抗力内容写入补充协议。...查看全文

民法典对不可抗力是怎么规定的

一、民法典中关于不可抗力的规定是怎样的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因为不可抗力的原因而不能履行民事义务,是无需承担民事责任的。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条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有哪些不可抗力的规定?

民法典不可抗力的规定有: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具有客观上的偶然性和不可避免性,主观上的不可预见性以及社会危害性。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损害,当事人已尽其应尽责任仍未能避免债务不履行或财物毁...查看全文

2023民法典的不可抗力有哪些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了不可抗力的概念和适用条件。不可抗力是指无法预见、避免和克服的客观情况。根据该法典第一百八十条的规定,因不可抗力无法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除非法律另有规定。不可抗力的种类包括自然灾害、政府行为...查看全文

不可抗力如何规定

无法履行民事义务的原因是不可抗力,不会承担民事责任。如果法律有其他规定,就要按照法律规定执行。不可抗力是指无法预见、无法避免和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查看全文

民法典里的不可抗力指什么

民法典规定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当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履行民事义务或合同时,相应的民事责任可以免除或减轻,但需及时通知对方并提供证明。构成不可抗力的情形包括...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不可抗力是否不承担民事责任?

律师分析: 法律是有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水、地震等; 2.政府行为...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运输合同不可抗力损失如何赔偿

一、民法典中运输合同不可抗力损失如何赔偿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在运输合同当中,如果因不可抗力遭受了损失,对...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运输合同不可抗力损失如何赔偿

法律分析:一、民法典中运输合同不可抗力损失如何赔偿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在运输合同当中,如果因不可抗力遭受了损失,对方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是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的。但如果不可抗力是在迟延履行后发生的,则不免除违...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运输合同不可抗力损失如何赔偿

一、民法典中运输合同不可抗力损失如何赔偿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在运输合同当中,如果因不可抗力遭受了损失,对...查看全文

民法典对于不可抗力是怎么规定的

民法典规定不可抗力的主要内容包括:不可抗力是指无法预见、避免和克服的客观情况导致无法履行民事义务;不可抗力情况下,民事主体不承担责任,但法律有特殊规定除外;不可抗力的认定标准包括无法预见、避免和克服。民法典旨在保障民事主体权益,促...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的不可抗力因素有哪些

《民法典》规定的不可抗力因素包括台风、地震、洪水、冰雹以及非当事人可控制的社会异常事件。若一方因无法预见、避免或克服客观情况而违约,但已履行保护义务并能提供证明,则应免除全部或部分责任。...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的不可抗力因素有哪些?

《民法典》规定的不可抗力因素有台风、地震、洪水、冰雹以及非双方当事人所能控制的社会异常事件。一方因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违约但已履行保护义务且能提供证明的,应当免除其全部或部分的责任。 不可抗力因素有哪些 不可抗力...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合同不可抗力需要约定吗

一、民法典中合同不可抗力需要约定吗 民法典规定,不可抗力因素是不需要约定的,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条【不可抗力】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