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物品应该如何处理

律师回答

对于犯罪分子的违法犯罪所得尚存的情况,侦查机关和公诉机关在案件侦查、审查起诉过程中,就应当随时予以追缴,这既是为保障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因为原物也是证据,也是为保障审判结果的顺利实现,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也应当追缴。
一、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是怎样的?
1、侦查先由侦查机关(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反贪局等)立案侦查,侦查终结后如果认为有犯罪事实,也抓获了犯罪嫌疑人,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2、审查起诉检察院的公诉部门对公安机关移送的案件材料经审查后认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准备起诉书,起诉到一审法院。3、一审法院对公诉机关起诉的刑事案件进行审理,然后做出有罪或无罪的判决。4、被告人对一审法院的判决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检察机关也可以抗诉。二审法院审理后,做出维持、改判或发回重审。
二、告重婚罪法院会走访吗
重婚罪可以提起自诉,也可以提起公诉,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审查的案件,以及对于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已涉嫌构成犯罪,依法应当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从而提请人民法院进行审判的诉讼活动。提起公诉是侦查和审判之间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诉讼阶段。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或人民检察院自行侦查终结的,认为需要提起公诉或作不起诉处理的案件应当一律送交人民检察院内设的审查起诉部门审查决定。通过对案件的全面审查,不仅可以有效地实行侦查监督,而且只有对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已涉嫌构成犯罪,依法应当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才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人民法院在审理时需要查清是否构成重婚罪的情形,必要时也会走访了解。
三、审查起诉阶段被告人检察院办案流程
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流程大致如下:1、审查受理侦查机关移送的审查起诉的案件;2、如果证据或其他材料不足的要求补充材料或者补充侦查;3、对审查的案件,根据不同情形作出提起公诉或不起诉的决定;4、案件经过公安机关侦查后,认为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由公安机关将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审查是否需要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5、人民检察院经过审查案件后,可能就有两种结果,一是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符合起诉条件,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二是认为不具备起诉条件,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不具备起诉条件因素中,有一种情况就是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遗漏与定罪量刑有关的重要情节,需要补充侦查。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犯罪物品应该怎么处理

犯罪物品应按照下列方式处理:1、对一切犯罪违法所得财物,应予追缴或责令退赔;2、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及时返还;3、对于犯罪工具、违禁品等应予以没收,一律上缴国库;4、其余可能被作为...查看全文

犯罪物品应该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犯罪物品应按照下列方式处理:_x000D_ 1、对一切犯罪违法所得财物,应予追缴或责令退赔;_x000D_ 2、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及时返还;_x000D_ 3、对于犯罪工具、违禁品等应予以没收,一律上缴国库;...查看全文

犯罪物品应如何处置?

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犯罪物品怎么处理 根据《刑法》第六十四条规定...查看全文

犯罪物品如何处理?

律师分析: 有两种处理方法:第一种是被害人的合法财产且可以返还被害人的情况下,应当返还被害人。第二种是被害人不存在或有被害人但无法返还被害人,或是违禁物品或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的情况下,则予以没收后上缴国库。 【法律依据】: 《...查看全文

犯罪物品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犯罪物品的处理:如果是属于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如果是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如果是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物品,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查看全文

物品遗失后,应该如何处理?

捡到物品不归还违法,价值较大可能构成犯罪。《刑法》规定,非法占为己有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拒不退还,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犯罪物品该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犯罪物品的处理:犯罪物品一般包括犯罪工具和犯罪所得即赃物,对于犯罪工具、违禁品等应予以没收,一律上缴国库;犯罪所得一般要予以追缴或责令退赔。还有一些犯罪物品,可能是物证,应该作为证据移交给法院。法...查看全文

车内物品被盗,应该如何处理?

盗窃行为的处理方式及金额标准。盗窃行为可能构成盗窃罪,受到刑事处罚;若不构成犯罪但违反治安管理,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盗窃金额达到一定数额(如1000元以上)可立案处理,数额大小将决定刑期长度。各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确定立案标准。...查看全文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应该如何处罚

走私普通物品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一)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二)走...查看全文

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如何认定,应该如何处理

贩卖淫秽物品罪的依据为:1、出售超过一定数量的淫秽影碟、软件、录像带、音碟、录音带、扑克、书刊、画册、照片、画片;2、获利达到一定金额以上。...查看全文

过失犯罪应该如何处理?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过失犯罪相对于故意犯罪,其刑罚会相对于轻一些。比如犯故意杀人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犯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应该如何处理?

犯罪中止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中止应该如何处罚 ...查看全文

单位犯罪应该如何处理?

《刑法》第三十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第三十一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查看全文

员工偷窃饭店物品,应该如何处理?

本文讲述了盗窃行为的法律制裁和涉案数额的判断。盗窃行为可以是一般违法行为,也可以是犯罪行为,而涉案数额是否达到刑事立案标准需要参考当地刑事立案标准。如果达到标准,则构成犯罪行为,否则按治安案件处理。在判断是否构成盗窃罪时,需要考虑...查看全文

员工偷拿工作物品,应该如何处理?

员工偷拿公司财物的处罚依据及可能判决:根据《刑法》第264条盗窃罪和第271条职务侵占罪,偷窃行为涉嫌盗窃罪或职务侵占罪,数额较大或多次犯罪者可处有期徒刑、罚金,数额巨大或有特别严重情节者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查看全文

"被迫犯罪者应该如何处理?"

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应减轻或免除处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根据其作用处罚,教唆未成年人犯罪者应加重处罚。若被教唆者未实施被教唆的罪行,对教唆者可从轻或减轻处罚。...查看全文

应该如何处理未成年犯罪

未成年犯罪的处理方式如下:1、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查看全文

缓刑后犯罪应该如何处理

犯罪分子在缓刑期间又犯罪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并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数罪并罚的相关规定,对犯罪分子决定执行的刑罚。缓刑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制度,是对刑罚的暂缓执行...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后应该如何处理?

《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根据本款规定,对中止犯的处罚是:(一)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应当免除处罚;(二)对已经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中止该怎么界...查看全文

走私货物物品罪应该如何认定?

走私普通货物和商品罪是指违反海关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通过逃避海关监督、非法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或限制进出境货物,或未依法缴纳关税等行为。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和第一百五十五条的规定,对于走私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可处以有期...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