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异议诉讼中的执行异议主体

律师回答
摘要:案外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时,案外人为原告,申请执行人为被告。被执行人反对案外人异议的,被执行人为共同被告;被执行人不反对案外人异议的,可以列被执行人为第三人。对于申请执行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的情况,申请执行人为原告,案外人为被告。
(1)就案外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的,案外人为原告,申请执行人为被告。被执行人反对案外人异议的,被执行人为共同被告;被执行人不反对案外人异议的,可以列被执行人为第三人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被执行人对案外人的异议既未明确反对或者不支持,又未表示认同的,一般应当视其为不反对,可列为第一人。
(2)就申请执行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的,申请执行人为原告,案外人为被告。
延伸阅读
执行异议诉讼程序中的执行异议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执行异议诉讼程序中的执行异议主体既拥有权利,也有义务。执行异议主体的权利包括:提出异议、申请暂停执行、请求听证等,这些权利保障了其在异议诉讼中的合法权益。同时,执行异议主体也有一些义务需要履行,如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异议、遵守法庭规则和程序、积极参与诉讼等。执行异议主体应当充分了解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并与律师密切合作,以确保其在执行异议诉讼中能够有效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通过平衡权利与义务,执行异议主体可以更好地参与诉讼程序,争取合理的诉讼结果。
结语:在执行异议诉讼中,根据不同的主体地位,案外人或申请执行人将成为原告,而被执行人则可能成为被告或共同被告。然而,如果被执行人对案外人的异议态度不明确,既未反对也未支持,通常应将其视为不反对,列为第一人。执行异议诉讼中,主体不仅享有权利,也有义务,包括提供充分证据、遵守法庭规则和程序等。执行异议主体应与律师密切合作,充分了解自身权利和义务,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通过平衡权利与义务,争取合理的诉讼结果。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异议人提出执行异议或者复议申请人申请复议,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请书。申请书应当载明具体的异议或者复议请求、事实、理由等内容,并附下列材料:
(一)异议人或者复议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二)相关证据材料;
(三)送达地址和联系方式。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执行异议诉讼与执行异议的区别

执行异议和执行异议之诉的区别在于:1、管辖不同,前者向执行法院提出,后者由执行法院的民事庭管辖;2、主体不同,前者可由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后者可由案外人、申请执行人、债权人、被执行人提出;3、保护的利益不同,前者保护程序利益,...查看全文

执行异议与执行异议之诉

执行异议与执行异议之诉区别: 1、主体不同:前者可有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后者案外人、申请执行人、债权人、被执行人均可提出。 2、管辖不同:前者直接向执行法院提出;后者有执行法院的民事庭管辖。 3、目的不同:前者主要执行法院的执...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的执行异议

执行异议之诉是执行救济的重要途径,当事人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实体权利存有争议,请求执行法院解决争议而引起的诉讼。执行法律关系复杂,合法权益受侵害时需要救济与侵害相伴相随。案外人异议之诉作为执行救济的一部分,是执行法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查看全文

执行异议诉讼费?

律师分析: 案外人主张实体权利的标的物价值,按财产案件计收案件受理费。申请执行人执行异议之诉,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规定,对无第四十五条、四十六条规定免交、减交情形的,按非财产案件收取80元案件受理费。执行分配方案异议之诉的案件...查看全文

执行异议中止执行?

律师分析: 不服执行异议裁定中止执行的救济途径是,在收到人民法院裁定书以后的10天之内,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执行中止的法定条件,法院不会无故中止执行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查看全文

执行异议中止执行

律师分析:不服执行异议裁定中止执行的救济途径是,在收到人民法院裁定书以后的10天之内,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执行中止的法定条件,法院不会无故中止执行的。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执行异议和执行异议之诉的差别?

法律解析: 执行异议和执行异议之诉最大的不同是前者可有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后者案外人、申请执行人、债权人、被执行人均可提出。 1、执行异议: 指人民法院在民事案件执行过程中,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并要求人民...查看全文

执行异议与执行异议之诉的差别?

法律解析: 主体不同,前者可有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后者案外人、申请执行人、债权人、被执行人均可提出。管辖不同:前者直接向执行法院提出;后者有执行法院的民事庭管辖。目的不同:前者主要执行法院的执行措施存在违法等事由,更正执行行为...查看全文

执行异议与执行异议之诉的差别?

律师解答: 主体不同,前者可有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后者案外人、申请执行人、债权人、被执行人均可提出。管辖不同:前者直接向执行法院提出;后者有执行法院的民事庭管辖。目的不同:前者主要执行法院的执行措施存在违法等事由,更正执行行为...查看全文

执行异议和执行异议之诉的差别?

律师解答: 执行异议和执行异议之诉最大的不同是前者可有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后者案外人、申请执行人、债权人、被执行人均可提出。 1、执行异议: 指人民法院在民事案件执行过程中,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并要求人民...查看全文

执行异议和执行异议之诉的区别

法律分析: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败诉后还能上诉,因为执行异议之诉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与一般的案件没有区别,对一审判决不服,同样可以上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七条 执行过程...查看全文

执行异议和执行异议之诉的区别

法律分析: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败诉后还能上诉,因为执行异议之诉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与一般的案件没有区别,对一审判决不服,同样可以上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七条 执行过程中,...查看全文

执行异议之诉和执行异议区别

异议之诉的执行条件 1、案外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的条件,案外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除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案外人的执行异议申请已经被人民法院裁定驳回; (二)有明确的排除对执行标的执行的诉讼请求,且诉讼请求...查看全文

执行异议之诉中止执行吗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当案外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时,人民法院应当暂停执行程序。在此期间,法院不得对执行标的进行处置,除非申请执行人要求继续执行并提供相应担保,法院可以考虑准许。因此,一般情况下,人民法院会中止执行,但如果申请执行人提供了...查看全文

执行异议之诉中止执行吗

执行异议期间是否中止执行 执行异议指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查看全文

执行异议复议后再提执行异议之诉?

律师分析: 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 当事...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的执行异议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当事人之间因执行标的实体权利的争议,请求执行法院解决争议而引起的诉讼,称为执行异议之诉。执行异议之诉是执行救济的重要途径之一,当事人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人民法院应...查看全文

执行异议之诉被告主体的确定

(1)就案外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的,案外人为原告,申请执行人为被告。被执行人反对案外人异议的,被执行人为共同被告;被执行人不反对案外人异议的,可以列被执行人为第三人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被执行人对案外人的异议既未明确反对或者不支持,...查看全文

执行异议是否中止执行?

律师分析: 在民事执行程序中,当事人(被执行人)与利害关系人(案外人)可以提出书面异议。但第二百五十六条应当裁定中止执行的情形中只规定了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情形。故案外人执行异议可以中止执行。 【法律依据】: 《...查看全文

执行异议

法律解析: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