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明确探视权与探望权的权利义务

律师回答
摘要:探望权是离婚后没有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所享有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法律规定了探望权的行使方式和时间,如果一方不允许探视孩子,违反了法律规定。同时,行使探望权时应考虑子女的利益,不能影响其教育和健康成长,不能将恩怨延伸到孩子身上。探视应与对方进行沟通和联系,不宜突然袭击式探视。
一、如何区分探视权与探望权
1、探视权就是探望权,不用区分。探望权是在离婚之后,没有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所享有的权利。该权利是基于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形成的,另一方应当积极配合对方行使探望权。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二、探望权另一方不让探视孩子怎么办
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一方探视权的实现,常常离不开另一方的协助,因而,法律在规定一方探视权的同时,规定了另一方的协助义务。
这里的协助义务包括为对方探望提供便利,在商量好的时间、地点接送孩子,及时告知孩子等。不履行这些义务,就意味着违反法律规定。
但一方在行使探视权时,亦应充分考虑子女的利益,不能影响子女的教育、学习和健康成长,不能妨碍另一方对子女行使管理、教育的监护之责,不能将与另一方的恩怨延伸到孩子的身上,使孩子成为最终的受害者。在具体探视时,一般应与对方进行一定的沟通和联系,不宜进行突然袭击式探视。
延伸阅读
探视权与探望权的区别及适用条件
探视权与探望权是在法律上具有不同含义和适用条件的概念。探视权是指法律规定的亲属、监护人或其他相关人员对被限制自由的人进行探望、交流的权利。通常适用于狱中囚犯、精神病院患者等情况下,需要经过法律程序和监管机构的批准。而探望权则是指亲属、朋友或其他人在合法条件下与被限制自由的个人进行会面、交流的权利,适用于一般的拘留、监管、收容等情况。在区分上,探视权更强调法律程序和监管机构的干预,而探望权则更注重个人间的亲属关系和人道关怀。
结语:探视权与探望权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含义和适用条件。探望权是离婚后没有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所享有的权利,另一方应积极协助行使该权利。不让探视孩子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协助义务包括提供便利、接送孩子等。然而,在行使探视权时,也应考虑子女的利益,避免对子女的教育和健康成长造成不利影响。探视权与探望权都是为了维护人道关怀和亲属关系,但在适用条件和干预程度上有所区别。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二十四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时,应当妥善处理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探望、财产等事宜,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未成年人的意见。不得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争夺抚养权。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后,不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应当依照协议、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调解确定的时间和方式,在不影响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的情况下探望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的一方应当配合,但被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权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五条 禁止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一条 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的生活。
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不因老年人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除。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如何区分探视权与探望权

法律分析: 探视权就是探望权,不用区分。探望权是在离婚之后,没有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所享有的权利。该权利是基于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形成的,另一方应当积极配合对方行使探望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六条 离婚后...查看全文

如何区分探视权与探望权

法律解析: 其实探视权与探望权一样的,只是名字不同罢了。我们国家法律规定上采用的是探望权这个概念。探望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对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 ...查看全文

如何区分探视权与探望权?

律师分析: 其实探视权与探望权一样的,只是名字不同罢了。我们国家法律规定上采用的是探望权这个概念。探望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对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 ...查看全文

探望孩子的权利与义务

支付抚养费和探视子女是两个独立的法律关系,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不能以阻挠对方探视为理由拒绝支付抚养费。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可以起诉要求依法探望子女。对拒不执行探望判决的,法院将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查看全文

探视权与探望权一样吗

法律分析: 探视权与探望权一样,都是不直接抚养孩子一方看望孩子的权利的一种称呼。《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方有探望子女的权利,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如果双方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经过人民法院判决生效后...查看全文

探视权与探望权一样吗

法律分析:探视权与探望权一样,都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查看全文

探视权与探望权的区别是什么

法律分析:探视权与探望权并无太大的区别,只是名称不同,其都是未直接抚养孩子的父或者母,依法行使与该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等权利,是为了促进父母子女关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查看全文

探视权与探望权的区别有什么?

探望权与探视权是同义词,指父母在离婚后仍能与未成年子女交往、会面等的权利。这是基于亲权的衍生权利,与身份关系有关,非直接抚养一方也有权利。...查看全文

探视权与探望权的区别有哪些

探视权和探望权是同一概念,只是叫法不同。探望权是指离婚后非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与未成年子女见面、交往、共同生活的权利,是亲权的一种派生权利。只要关系存在,就应享有探望权。...查看全文

探望权与探视权的区别是什么

探望权和探视权有什么区别      探视权与探望权是一样的,只是名字不同罢了。   &...查看全文

探视权与探望权的区别有哪些?

探望权即探视权,是离婚后非抚养子女的父母与未成年子女保持联系、见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是亲权的一种派生权利,不受身份关系影响。...查看全文

探讨如何平衡抚养义务与探视权

孩子抚养义务和探视权关系由夫妻协商处理,协议不成的由法院判决;离婚后,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义务;对探望权的判决需要强制执行时,应保护子女的身心健康,根据不同情形处理。...查看全文

探视权与探望权有什么差别?

律师解答: 探视权与探望权没有什么区别,探视权就是探望权,叫法不同。探望权是在离婚之后,没有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所享有的权利。该权利是基于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形成的,另一方应当积极配合对方行使探望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查看全文

探视权与探望权有什么差别?

法律解析: 探视权与探望权没有什么区别,探视权就是探望权,叫法不同。探望权是在离婚之后,没有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所享有的权利。该权利是基于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形成的,另一方应当积极配合对方行使探望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查看全文

探视权与探望权有什么区别

法律分析:探视权与探望权没有什么区别,探视权就是探望权,叫法不同。探望权是在离婚之后,没有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所享有的权利。该权利是基于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形成的,另一方应当积极配合对方行使探望权。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探视权和探望权的区别

法律分析:探视权与探望权没有什么区别,探视权就是探望权,叫法不同。探望权是在离婚之后,没有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所享有的权利。该权利是基于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形成的,另一方应当积极配合对方行使探望权。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是探视权还是探望权

法律分析:无论是男方主动放弃探视权还是女方主动放弃探视权,都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离婚双方是无权通过协议方式自行放弃对子女的探望权的。从婚姻法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规定的措辞来看,探望权只能依照法定程序由法院中止...查看全文

是探视权还是探望权

法律分析:无论是男方主动放弃探视权还是女方主动放弃探视权,都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离婚双方是无权通过协议方式自行放弃对子女的探望权的。从婚姻法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规定的措辞来看,探望权只能依照法定程序由法院中止...查看全文

探视权与探望权在子女抚养权上的差异

探望权与探视权是同一概念,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权利探望子女,另一方有义务协助。探望权不能强制执行,法院只能要求配合,对拒不履行判决的监护人可采取罚款、拘留等措施。...查看全文

探视权如何终止探视权

《民法典》规定探视权是指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与子女的见面交往权。离婚后的另一方不得探视孩子的情形有对方探视会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其余情况下,不能让对方不探望孩子,因为探视权也是义务。一、关于行使探...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