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医生的个人问题而导致医患纠纷如何处理

律师回答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的在生病的时候都会找相应的医生帮忙治病,但因为一些原因,我们经常会发生相应的医疗纠纷问题,那么作为医生来说就看到有着相应的素质进行处理,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一下作为医生如何处理医患纠纷。
      作为医生如何处理医患纠纷
一、严格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

      规范医疗行为,认真执行病案书写制度。新入院病人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病案书写;急、危重病人当场完成。
二、有时间观念
      病案书写有很强的时间概念,每种记录要求写明时间,甚至时、分记录。如医生与护士记录死亡时间不一致,差异时间段无人抢救,出现争议时,可算失去抢救机会。急诊入院时间与入院立即抢救下医嘱时间间隔太长,属于失去及时抢救机会的证据。出院时间与真正出院时间不一致,患者办完出院事宜,走出医院门口发生意外,但在病案首页及记录的时间上病人还没出院,造成医院负责赔偿意外损失。
三、相关技术操作记录要全面
      临床上有许多诊断及治疗性的操作,由于病程记录未记载而引发纠纷。如发烧病人给予物理降温由于未记录,患者投诉未处理;外科骨折病人复位手术未及时记录,患者出现问题时指控医生未治疗;产妇宫口开全情况未记录生产出现意外时都会引发纠纷。
四、查房记录要全面
      上级医生查房时要做认真记录,对于疾病的诊断依据、鉴别诊断、病情分析、相关检查结果的分析、危急值的处理,病情预后预测、治疗方案的调整等都要详细记录在案。有一肿瘤患者死亡后因费用问题与医院发生纠纷,医疗鉴定时病案中发现患者住院期间上级医生从未查看过病人,由于三级查房记录不全使鉴定结果对医院不利。
      1、记录不认真,书写错误引发纠纷对病案书写的细节不够注意,粗心大意造成医疗纠纷。药物剂量写错,如抢救时用阿托品写成手术部位左右写错;药品名称写错等都因为记录不认真导致纠纷。病历涂改、刀刮、粘贴、字迹难以辨认等都是败诉的原因。
      2、记录内容不一致,护理记录与医生病程记录内容不一致,不规范,如体温单上患者发热体温升高,而医生病程录上记录的患者体温正常;病程录上记录病人请假回家,但体温表上T、P、R、BP仍有记录,说明病历作假,不可信,在医疗纠纷中一票否决,败诉。
      3、病程录记录不全面,不能真实的反映诊治情况。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常注重医疗行为,记录不及时,出事后无病历记录说明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处理措施。
五、检查结果分析处理要记录
      检查报告结果无分析、无处理,失去及时诊断及早期治疗机会;重要的检验单、报告单丢失,使治疗缺乏依据,导致医方医疗技术及责任问题。
      严格执行查房制度,交接班制度,疑难危重病人讨论制度等
      对于新分配医务人员坚持早中晚查房,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对于疑难危重病人及时向上级医生汇报进行讨论,制定完善的治疗方案,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可避免纠纷的发生。
六、加强医患沟通避免医疗纠纷
      因患者对医学认知所限,加之疾病困扰、因病忧郁、焦虑与恐慌,对病情及治疗方法、转归等认识存在偏差、误解甚至曲解,他们迫切需要掌握与疾病有关的医疗信息,因而医患沟通不可或缺,可以说良好医患沟通是维持医患和谐关系的根本途径。注意医患双方人格的独立性及平等性。过去由于医疗技术及经济的欠发达,人们患病后较少前往医院诊疗。所以以前病人较少,医师能够耐心地对待病人,详细询问病患情况,并实施自己认为以当时医疗水平来看的最佳治疗方案。患者对医师也几乎是绝对的信赖与服从,对医师拟采取的各种治疗方法,其危险性如何等问题,几乎从不过问。当今时代,随着法制的不断进步,患者的维权意识增强,患者在医学知识的理解及认识角度上可以看作“弱势群体”,但绝不是法律权益上的“弱势群体”,患者并不因为其患病而丧失独立自主的人格及法律地位,医生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在遵照医疗原则规范的前提下,应当尊重患者的意愿及选择,以患者知情需要为前提,以医生告知必要为基础,适当而全面地履行告知,有利于患者正确、及时地行使相关权利。对于刚毕业的年轻医生容易出现自大现象,认为没有必要对这些不懂医学的人讲这么专业的问题,由于新分配医生在沟通上的狂妄自大造成的纠纷不在少数。
      医疗纠纷处理流程
      1、医疗纠纷或投诉发生后,所在科室负责人应立即向医务科报告,隐匿不报者,将承担可能发生的一切后果。
      2、因医疗问题所致的纠纷,所在科室应先进行调查,迅速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控制事态,争取科内解决,防止矛盾激化,并接待纠纷患者及家属,认真听取患者的意见,针对患者的意见解释有关问题,如果患者能够接受,纠纷投诉到此终止。
      3、医务科接到科室报告或家属投诉后,应及时做好登记,并向当事科室了解情况,与科室主任共同协商解决办法,如果患者能够接受纠纷投诉到此终止。如果患者不能接受,请患者就问题的认识和要求提供书面材料,医务科调查落实后提出解决方案,并向分管院长汇报,与患者协商处理意见,如患者接受,处理到此终止。
      4、医务科无法解决的医疗纠纷,建议患者或家属按法定程序进行医疗鉴定。患方不鉴定、不起诉、也不听解释,采取违法行为对我院正常医疗秩序构成影响的,依照卫生部、公安部《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上报县卫生、公安、司法等部门进行处理。
      医疗事故需要搜寻哪些证据进行保存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发生医疗纠纷后,以下部分病历(主观病历)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
      1、病程记录,是指继住院病历(又称为入院病历、入院记录、入院志或住院志)之后,对患者病情和诊疗过程所进行的连续性记录,包括首次病程记录、转科或手术之后的病程记录、交班、接班记录、转科记录、阶段小结、抢救记录以及没有单页会诊单的会诊意见等,什么叫非法行医。往往是管床的住院医师书写;
      2、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也记录在病程记录中,包括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及主任医师查房记录,甚至还有医院领导的查房记录;
      3、会诊记录,往往有专页单独记录,即治疗科室邀请本院或外院有关科室医师进行会诊的记录,记载名称不一,有的称为会诊记录,有的称为会诊单,没有专页单独记录的会诊意见即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4、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是指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召集有关医务人员对确诊困难或疗效不确切病例讨论的记录,可以记载在病程记录中,也可是专页;
      5、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是指在患者死亡一周内,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对死亡病例进行讨论、分析的记录,有专页单独记录。
      医疗事故发生后,病历资料的封存程序:
      1、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患者本人及其代理人,提出封存病历申请。
      2、科室向医务处(夜间向总值班)报告。
      3、医务处或总值班与患者或近亲属共同在场的情况下封存患者考试,大收集整理的主观部分的复印件。并收取工本费每张元。
      4、主观病历为:死亡病历讨论记录、疑难病历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等。
      5、封存的病历由医务处保管,晚间及节假日由院总值班保管,次日或节假日后移交医务处。
      6、如为抢救患者,病历应在抢救结束后6h内据实补齐。
      从上面为大家介绍的关于作为医生如何处理医患纠纷,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医疗纠纷大家一定要多加处理好,不能造成更多的事宜出现,大家可以采取诉讼的关系可以更好的解决,更多相关的法律问题欢迎到咨询。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作为医生如何处理医患纠纷

作为医生如何处理医患纠纷 一、严格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 规范医疗行为,认真执行病案书写制度。新入院病人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病案书写;急、危重病人当场完成。 二、有时间观念 病案书写有很强的时间概念,每种记录要求写明时间,甚至时、分...查看全文

作为医生如何处理医患纠纷

一、作为医生如何处理医患纠纷1、发生医疗纠纷后,首先医患双方可以进行协商调解,达成协议,纠纷处理结束。2、如果双方协商不成,医患任何一方均可向主管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请求。请求进行医学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协...查看全文

因误诊导致的医疗纠纷如何处理?

根据医疗事故的损害程度和标准,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和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金额根据不同情况而定,包括收入损失、生活费用、残疾程度和赔偿年限...查看全文

作为医生如何处置医患纠纷

作为医生如何处置医患纠纷 一、严格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 规范医疗行为,认真执行病案书写制度。新入院病人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病案书写;急、危重病人当场完成。 二、有时间观念 病案书写有很强的时间概念,每种记录要求写明时间,甚至时、分...查看全文

如何处理医患问题?

处理医患纠纷的方法有和解、调解以及民事诉讼。 如何处理医患关系 (一)分析事件的性质有的医疗纠纷,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有过失,这是要承担责任的。有的医疗纠纷,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没有过失,医院不会承担责任。医疗纠纷的发生后,应该尽...查看全文

作为医生应该处理医患纠纷

作为医生应该处理医患纠纷 一、严格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 规范医疗行为,认真执行病案书写制度。新入院病人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病案书写;急、危重病人当场完成。 二、有时间观念 病案书写有很强的时间概念,每种记录要求写明时间,甚至时、分...查看全文

医患纠纷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 医患纠纷的处理办法有: 1、由医患双方自行协商处理; 2、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处理; 3、由有关行政部门调解处理; 4、当事人可向法院起诉; 5、可通过法定的其他途径来处理。 法律依据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 ...查看全文

如何处理医患纠纷?

1、医患双方发生纠纷时,先由当事科室负责人负责向患方进行解释、说明,组织有关人员继续未完成的医疗活动。2、需医务部解决时,患者及家属首先应递交书面报告,报告中应如实写明事件的经过和对医疗行为有何异议。同时要求当事医务人员或科室负责...查看全文

医务人员如何处理医患纠纷

法律分析:处理医患纠纷,具体做法如下:1、分析事件的性质有的医疗纠纷,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有过失,这是要承担责任的。有的医疗纠纷,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没有过失,医院不会承担责任。医疗纠纷的发生后,应该尽快弄...查看全文

医患纠纷赔付问题如何解决?

律师解答: 1、自行协商。医患双方可以自主自愿地进行协商处理,所达成的协议只要不是受胁迫所签或存在重大误解,其协议是合法有效的。这种处理方式对医患双方来说无疑都是最优选择,不仅利于改善医患关系,而且医院的声誉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查看全文

如何处理医患关系问题?

(一)分析事件的性质有的医疗纠纷,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有过失,这是要承担责任的。有的医疗纠纷,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没有过失,医院不会承担责任。医疗纠纷的发生后,应该尽快弄清诊疗过程中是否有过失,分析事件的性质,应对医疗纠纷。(二)...查看全文

因多个医疗行为导致事故患者该怎么处理理?

法律解析: 因多个医疗行为导致事故的,患者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维权,在起诉时将所有医疗事故的行为人列为共同被告。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二人以上实施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其中一人或者数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能够确定具体侵权人的,由...查看全文

因多个医疗行为导致事故的,患者该如何维权

法律分析:因多个医疗行为导致事故的,患者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维权,在起诉时将所有医疗事故的行为人列为共同被告。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二人以上实施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其中一人或者数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能够确定具体侵权人...查看全文

如何处理夫妻因债务纠纷而离婚的问题?

本文讲述了在存在债务纠纷的情况下,同样可以进行离婚诉讼。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如果共同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则由双方协议清偿;如果协议不成,则由人民法院判决。夫妻共同债务的清偿方式与夫妻个人债务的清偿...查看全文

如何处理医疗纠纷的赔偿问题?

患者可以在医院内和解、也可以到医调委去调解,还可以去法院起诉。这实际上涉及医疗纠纷处理的三种方式:和解、调解和诉讼。1、可以要求医院当事科室或当事医生,说明、解释病情,了解医院对患者整个诊疗过程,为将来诉讼或调解做好准备。2、调解...查看全文

如何处理医患矛盾纠纷

医患发生矛盾纠纷如何处理 医患纠纷的处理办法有:1、由医患双方自行协商处理;2、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处理;3、由有关行政部门调解处理;4、当事人可向法院起诉;5、可通过法定的其他途径来处理。法律依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查看全文

出现医患纠纷如何处理?

律师分析: 和解:首先带患者身份证,到病历档案室复印、封存客观病历,然后到医务处投诉相应的科室和医务人员,马上要求院方解决。 行政调解:主管机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第三方人民调解组织)。医调委做为第三方人民调解组织。 【法...查看全文

如何处理急诊医患纠纷?

在处理急诊医患纠纷时,有两种常见的方式。首先是和解,患者需要带上身份证,到病历档案室复印并封存客观病历,然后向医务处投诉相关科室和医务人员,并迅速要求医院解决问题。其次是行政调解,患者可以向主管机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寻求帮...查看全文

导致医疗纠纷的各种原因

医疗纠纷的原因及解决方式。医疗纠纷通常由医疗过错和过失引起,也可能因患者不满意而产生。法律规定医疗机构应承担赔偿责任。解决医疗纠纷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和诉讼,其中诉讼不是必经程序。...查看全文

如何处理医患纠纷与矛盾?

律师分析: 首先请患者冷静下来不要影响其他病人休息,到医生办公室慢慢谈,认真、耐心、真诚地听取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分析事情的发生经过,并作出自己的判断,如果是患者的无理取闹,应耐心地向病人解释并通知相关的部门介入此事。如果是医生的轻...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王哓洁

北京市-北京市-海淀区

认证律师交通事故赔偿、交通事故赔偿

已服务210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