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误诊导致的医疗纠纷如何处理?

律师回答
摘要:根据医疗事故的损害程度和标准,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和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金额根据不同情况而定,包括收入损失、生活费用、残疾程度和赔偿年限。
按照下列项目和标准赔偿:
(一)医疗费:
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
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二)误工费:
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
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三)住院伙食补助费:
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四)陪护费:
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五)残疾生活补助费:
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
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
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六)残疾用具费:
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七)丧葬费:
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八)被扶养人生活费:
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
对不满16周岁的,扶养到16周岁。
对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扶养20年;
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
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九)交通费:
按照患者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计算,凭据支付。
(十)住宿费:
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凭据支付。
(十一)精神损害抚慰金:
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
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
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以上项目和标准进行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和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金额根据具体情况计算,并根据医疗事故发生地相关标准进行支付。赔偿年限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定,最长不超过30年。对于60周岁以上的患者,赔偿年限不超过15年;对于70周岁以上的患者,赔偿年限不超过5年。
法律依据
第二十九条 医师应当坚持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用药原则,遵循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临床诊疗指南和药品说明书等合理用药。
第二十条 医师个体行医应当依法办理审批或者备案手续。
第二十五条 医师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医疗措施和其他需要告知的事项。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师应当及时向患者具体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明确同意;不能或者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明确同意。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如何处理误诊导致的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误诊的解决方式包括和解、调解和起诉。双方可通过协商达成和解协议,或请求卫生行政部门介入调解,并制作调解书。若以上方式无效或双方和解后反悔,可采取诉讼方式解决纠纷。...查看全文

导致医疗纠纷的各种原因

医疗纠纷的原因及解决方式。医疗纠纷通常由医疗过错和过失引起,也可能因患者不满意而产生。法律规定医疗机构应承担赔偿责任。解决医疗纠纷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和诉讼,其中诉讼不是必经程序。...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误诊带来的医疗纠纷?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和精神损害抚慰金。具体赔偿金额根据不同项目和标准计算,如医疗费用按照治疗所需、误工费按照收入减少、伙食补...查看全文

医疗纠纷产生的误诊如何赔偿?

医疗事故赔偿应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和精神损害抚慰金。具体赔偿金额需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的规定进行计算。...查看全文

误诊产生医疗纠纷如何赔偿

法律分析:误诊产生医疗纠纷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误工费等。处理医疗纠纷,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及时的原则,实事求是,依法处理。赔偿金额不得畸高或者畸低。法律依据:《《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如何处理小诊所的医疗事故纠纷?

在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中,医患双方可以进行协商并达成和解。如果不愿意进行协商或者协商未能达成一致,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医疗事故赔偿应当考虑医疗事故等级、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查看全文

因为医生的个人问题而导致医患纠纷如何处理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的在生病的时候都会找相应的医生帮忙治病,但因为一些原因,我们经常会发生相应的医疗纠纷问题,那么作为医生来说就看到有着相应的素质进行处理,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一下作为医生如何处理医患纠纷。 &...查看全文

因起诉案由错误导致的纠纷,如何解决?

法院应审查立案案由,如需变更则在判决书中变更。案由最终以生效判决确定,诉讼案由错误不影响法院判决目的。债权人可在一审开庭前变更诉讼请求,法院应准许。如对方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成立,法院应驳回起诉。...查看全文

因医疗事故纠纷致人死亡应该如何处理?

律师分析: 如果病人因为医疗事故去世,产生医患纠纷,如果协商不成,对于是否构成医疗事故,那就需要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具体的可以有医患双方向本地的医学会提出申请也可以由患者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然后具体的一句鉴定结果进行相应...查看全文

医院误诊导致死亡如何赔偿

医疗事故导致死亡的赔偿应综合考虑医疗事故等级、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以及损害后果与患者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条和第49条的规定,可以确定具体的赔偿数额。...查看全文

处理医疗纠纷纠纷的常见误区

医疗纠纷调解无效后可向法院起诉,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患双方可协商解决争议,如协商不成可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调解或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情况下,卫生行政部门可进行赔偿调解,遵循当事人自愿原则并按规定计算赔偿数额...查看全文

如何处理医疗纠纷

法律分析: 处理医疗纠纷的方式有:双方自愿协商;申请人民调解;申请行政调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协商确定赔付金额应当以事实为依据,防止畸高或者畸低。 法律依据: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 第二十二条 发...查看全文

医疗纠纷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医疗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调解、诉讼方式处理。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引导医患双方依法解决医疗纠纷,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指导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符合法定条件的,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依据:《《医...查看全文

如何处理医疗纠纷

法律分析: 一、医疗纠纷的发生后,应该尽快弄清诊疗过程中是否有过失,分析事件的性质,以便采取相应策略,应对医疗纠纷。 二、分析患方动机。 三、稳定投诉者,缓冲矛盾。 医疗纠纷后,医院及其医务人员要正确对待。首先要作的工作是稳...查看全文

个体门诊医疗纠纷如何处置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章,医患纠纷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解决: 1、自行协商。医患双方可以自主自愿地进行协商处置,所达成的协议只要不是受胁迫所签或存在重大误解,其协议是合法有效的。这种处置方法对医患双方来说无疑都是最优选择,不仅利于...查看全文

什么是医疗纠纷?如何处理医疗纠纷?

解决医疗纠纷的法律途径: 一、协商。 医患双方就赔偿问题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双方签订协议书,可以办理公证或律师见证,并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二、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 当事人应当提出书面申请,并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到...查看全文

如何处理急诊医患纠纷?

在处理急诊医患纠纷时,有两种常见的方式。首先是和解,患者需要带上身份证,到病历档案室复印并封存客观病历,然后向医务处投诉相关科室和医务人员,并迅速要求医院解决问题。其次是行政调解,患者可以向主管机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寻求帮...查看全文

误诊导致病情延误是否算医疗事故

法律分析:误诊导致病情延误如果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且医疗机构存在过失的算医疗事故。当事人可以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否是医疗事故,已认定是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查看全文

如何处理医疗纠纷,如何收集医疗纠纷证据

医疗纠纷处理方式包括协商、行政调解和司法诉讼。协商解决方式程序简单,处理速度快,但患者可能无法维护自己的权益。行政调解可以节省时间和诉讼成本,但很难达成协议。司法诉讼虽然可以保护患者权益,但诉讼时间过长,成本较高。因此,在医疗纠纷...查看全文

误诊导致巨额医疗费,谁来赔偿?

医院误诊时,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情况下,应由医疗机构承担产生的医疗费用和赔偿责任。但在患者或其近亲属不配合诊疗规范、医务人员已尽到合理诊疗义务或当时医疗水平难以诊疗的情况下,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若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