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审终审制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律师回答
摘要:二审终审制度是指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理后结案的制度,地方各级法院对一审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可在法定期限内向上级法院上诉,同级检察院可向上级法院提出抗诉。上级法院有权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可改变或维持一审法院的判决。
所谓二审终审制度,是指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理后结案的制度。就审判程序而言,法院审理案件是两审制,法院制度是四级两审制。二审终审制度是一个案件由两级法院审理的制度。也就是说,地方各级法院对其审理的第一审(一审)案件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作出判决、裁定后,当事人不服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上级法院上诉;同级检察院不服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上级法院提出抗诉。上级法院有权受理不服下级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的上诉、抗诉,有权在审理第二审案件后改变或者维持一审法院的判决、裁定。
延伸阅读
两审终审制的实施条件和程序是什么?
两审终审制的实施条件和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实施两审终审制需要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即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适用两审终审制的案件范围和条件。其次,对于适用两审终审制的案件,需要经过两个审判阶段,即初审和终审。初审阶段由一审法院进行,终审阶段由二审法院进行。在初审阶段,法院将对案件进行审理、调查、收集证据等程序。在终审阶段,二审法院将对一审判决进行审查、核实,并作出最终判决。同时,实施两审终审制还需要确保审判的公正性、独立性和权威性,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最后,实施两审终审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案件流转和信息共享机制,确保案件能够顺利进行审理和判决。总之,两审终审制的实施条件和程序是为了确保司法公正和高效审判的需要。
结语:两审终审制的实施条件和程序是为了确保司法公正和高效审判的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适用两审终审制的案件经过初审和终审两个审判阶段。初审阶段由一审法院进行,终审阶段由二审法院进行。在初审阶段,法院将进行审理、调查、收集证据等程序;在终审阶段,二审法院将对一审判决进行审查、核实,并作出最终判决。实施两审终审制还需要确保审判的公正性、独立性和权威性,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建立完善的案件流转和信息共享机制也是实施两审终审制的必要条件,以确保案件能够顺利进行审理和判决。通过这一制度的实施,我们能够更好地实现司法公正和高效审判的目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九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两审终审制的概念意义是什么

两审终审制是指除了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或裁定外,其他一般案件可经过两级法院审理后作出终审判决或裁定。例如,县级人民法院审判的第一审案件,当事人不服或同级人民检察院认为第一审判决或裁定有误时,可以向中级人民法院上诉或抗诉。中级人民...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取保候审是指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羁押的较为轻缓强制措施,以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要求提供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查看全文

管制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我国刑法规定了一种量刑种类——管制,即对犯罪分子不关押,而是限制其自由,并实行社区矫正。管制由地方社区矫正机构执行,期限为三个月至二年。判处管制时,可以同时禁止犯罪分子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接触特定人。违反禁止令将受到公安机...查看全文

两审终审制是什么?

两审终审制:两审终审制是法院审理案件的一种审级制度,指一个案件需经两级法院审判后方可宣告终结并发生法律效力。两审终审制是指一个刑事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即告结束的制度。《刑事诉讼法》第1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查看全文

什么是两审终审制?

两审终审制是指一个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判后方可宣告终结并发生法律效力。刑事案件一般经过一审和二审结束,判决或裁定在二审后立即生效。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是终审的,不得上诉或抗诉。如果一审判决没有上诉或抗诉,法院判决立即生效。这是我国...查看全文

什么是两审终审制?

律师分析: 两审终审制是法院审理案件的一种审级制度,指一个案件需经两级法院审判后方可宣告终结并发生法律效力。在中外法制历史上,都曾出现过各不相同的审级制度。中国建国初期曾实行三级三审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查看全文

什么是两审终审制

法律解析: 两审终审制是法院审理案件的一种审级制度,指一个案件需经两级法院审判后方可宣告终结并发生法律效力。在中外法制历史上,都曾出现过各不相同的审级制度。中国建国初期曾实行三级三审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查看全文

什么是两审终审制

法律分析:两审终审制是法院审理案件的一种审级制度,指一个案件需经两级法院审判后方可宣告终结并发生法律效力。在中外法制历史上,都曾出现过各不相同的审级制度。中国建国初期曾实行三级三审制。法律依据:《中...查看全文

两审终审制的例外是什么?

律师分析: 我国两审终审制有四种例外:1、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案件为一审终审。2、判处死刑的案件,必须依法经过死刑复核程序核准后,判处死刑的裁判才能生效并交付执行。3、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依照刑法规定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案件,必...查看全文

两审终审制的例外是什么

法律解析: 我国两审终审制有四种例外:1、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案件为一审终审。2、判处死刑的案件,必须依法经过死刑复核程序核准后,判处死刑的裁判才能生效并交付执行。3、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依照刑法规定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案件,必...查看全文

两审终审制的意思是什么

两审终审制是指一个案件最多经过两级法院的审判即告终结的制度。 申诉的效力: (1)申诉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这是申诉与上诉的重要区别。 (2)申诉不能直接引起审判监督程序。 申诉的审查处理 (1)受理、审查申诉一般由作出发生法...查看全文

两审终审制是什么意思

两审终审制什么意思? 两审终审制是法院审理案件的一种审级制度,指一个案件需经两级法院审判后方可宣告终结并发生法律效力。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两审终审制度。所谓两审终审制度是指某一案...查看全文

什么是四级两审终审制?

律师分析: 我国人民法院分四级,即: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两审终审,是指除了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或裁定就是终审判决和裁定外,其他的一般案件,可经过两级法院审理然后终审。 【法律依据】: 《中华...查看全文

“两审终审制”是什么意思?

两审终审制是法院审理案件的一种审级制度,指一个案件需经两级法院审判后方可宣告终结并发生法律效力。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两审终审制度。所谓两审终审制度是指某一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查看全文

四级两审终审制指的是什么

我国人民法院分四级,采用两审终审制,即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或裁定除外,其他一般案件可经两级法院审理后终审。这样规定的原因是为了确保案件能得到正确解决,避免诉讼迟滞和给当事人带来困难。上诉不加刑原则是二审法院必须遵守的原则之一,保...查看全文

四级两审终审制指的是什么

我国人民法院分四级,即: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两审终审,是指除了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或裁定就是终审判决和裁定外,其他的一般案件,可经过两级法院审理然后终审。比如,县级人民法院审判的第一审案件,如...查看全文

一夫一妻制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一夫一妻制是我国婚姻制度的核心内容,要求男女双方自愿、达到法定婚龄,并且禁止重婚。该制度保护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并保障夫妻双方的共同利益。一夫一妻制的实行是对中国女性的一种保护,应该被拥护和支持。...查看全文

两审终审制的核心特点是什么?

二审终审制度是指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理后结案的制度。二审终审制度是我国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刑事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理即告终结,而合同纠纷案件则只有一次上诉机会。二审终审制度是我国法律规定的诉讼制度,旨在保...查看全文

缓刑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缓刑是对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暂不执行刑罚,给予一定考验期,只有在缓刑期间没有再犯新罪的情况下,原判刑罚才不再执行。如再犯新罪,则撤销缓刑,对新罪作出判决,按数罪并罚处理。...查看全文

什么是两审终结制度?

两审终审制是法院审理案件的一种审级制度,指一个案件需经两级法院审判后方可宣告终结并发生法律效力。 《民事诉讼法》第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 《刑事诉讼法》第十条规定,人民...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姚志斗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合伙人律师法律顾问、法律顾问

已服务248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