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恶意诉讼与虚假诉讼的依据

律师回答
摘要:虚假诉讼和恶意诉讼是两种不同的行为,虚假诉讼是原、被告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欺骗法院和法官,侵害第三者的合法权益;恶意诉讼则是单方的恶意行为,侵害诉讼相对方的权益。虚假诉讼没有真实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恶意诉讼可能存在真实的民事法律关系。
(1)虚假诉讼的参与主体为原、被告双方当事人;恶意诉讼的主体通常仅为一方当事人。
(2)虚假诉讼具有合谋性和非对抗性。虚假诉讼是原、被告双方恶意串通,欺骗法院和法官,获取非法利益,双方当事人不具有对抗性,即便有,也是“虚假”的对抗,已达到迷惑法院和法官的目的;恶意诉讼一般是单方的恶意诉讼行为,不存在双方合谋的情形,因而仍具有对抗性。
(3)侵害的对象不同。虚假诉讼行为人侵害的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而不是诉讼相对方的权益。因为虚假诉讼的合谋者,是非法利益的共同体,其侵害的对象不可能是相对方,只能是第三者。而恶意诉讼侵害的对象通常仅限于诉讼相对方,而不会是第三人。
(4)虚假诉讼的原、被告之间不存在真实的民事法律关系,因为他起诉的主体、事实、证据纯粹是子虚乌有;而恶意诉讼原、被告之间可以存在真实的民事法律关系,属于滥用诉讼权利的一类。
延伸阅读
区分恶意诉讼和虚假诉讼的关键要素及其应用
恶意诉讼和虚假诉讼是法律领域中常见的问题,准确区分它们对于维护司法公正至关重要。关键要素包括原告的主观意图、诉讼事实的真实性和证据的可信度。恶意诉讼是指以恶意目的提起的诉讼,旨在滥用司法程序、侵害他人权益或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虚假诉讼是指诉讼事实的虚构或故意歪曲,以欺骗法庭或对抗正当权益。在实际应用中,法官应审慎分析案件材料、调查相关事实,借助专家意见和法律规定,全面评估上述要素,以确保公正裁决。只有正确理解和应用这些关键要素,才能有效区分恶意诉讼和虚假诉讼,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秩序。
结语:恶意诉讼和虚假诉讼是法律领域常见问题,准确区分至关重要。恶意诉讼以恶意目的提起,滥用司法程序、侵害权益;虚假诉讼则虚构或歪曲事实,欺骗法庭对抗正当权益。法官应审慎分析案件材料,调查事实,评估主观意图、真实性和证据可信度等要素,维护司法公正。正确理解和应用这些要素,保障公正裁决,维护社会秩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六条
之一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
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
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2)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探讨恶意诉讼与虚假诉讼的法律依据

虚假诉讼和恶意诉讼的区别及其与伪造证据罪的区别,以及诉讼中止和诉讼中断的区别。虚假诉讼涉及原、被告双方,可能构成犯罪;恶意诉讼仅涉及一方当事人,属民事和行政处罚。伪造证据罪是指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行为。诉讼中止是由不可抗力引起的...查看全文

恶意诉讼与虚假诉讼的区别

恶意诉讼与虚假诉讼的区别是什么 恶意诉讼与虚假诉讼的区别: ⑴虚假诉讼的参与主体为原、被告双方当事人;恶意诉讼的主体通常仅为一方当事人。 ⑵虚假诉讼具有合谋性和非对抗性。虚假诉讼是原、被告双方恶意串通,欺骗法院和法官,获取非法利益...查看全文

虚假诉讼与恶意诉讼的区别?

律师分析: 恶意诉讼与虚假诉讼罪的区别如下: 1、虚假诉讼的主体为原、被告双方当事人;恶意诉讼的主体通常仅为一方当事人; 2、虚假诉讼具有合谋性和非对抗性,而恶意诉讼是不存在双方合谋的情形; 3、虚假诉讼侵害的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查看全文

恶意诉讼与虚假诉讼罪的区别

一、恶意诉讼与虚假诉讼罪的区别有哪些 1、虚假诉讼和恶意诉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虚假诉讼情节严重的可判处3-7年有期徒刑。除此之外,他们还有的区别如下:虚假诉讼包括原、被告双方当事人;恶意诉讼的仅为一方当事人。虚假诉讼是原、被...查看全文

恶意诉讼罪与虚假诉讼罪的区别

一、恶意诉讼与虚假诉讼罪的区别有哪些 1、虚假诉讼和恶意诉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虚假诉讼情节严重的可判处3-7年有期徒刑。除此之外,他们还有的区别如下:虚假诉讼包括原、被告双方当事人;恶意诉讼的仅为一方当事人。虚假诉讼是原、被...查看全文

虚假诉讼和恶意诉讼的区别

虚假诉讼和恶意诉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虚假诉讼情节严重的可判处3-7年有期徒刑。除此之外,他们还有的区别如下:1、虚假诉讼包括原、被告双方当事人;恶意诉讼的仅为一方当事人。2、虚假诉讼是原、被告双方恶意串通;恶意诉讼一般不存在...查看全文

恶意诉讼和虚假诉讼的区别

法律分析: 恶意诉讼和虚假诉讼的区别: ⑴虚假诉讼的参与主体为原、被告双方当事人;恶意诉讼的主体通常仅为一方当事人。 ⑵虚假诉讼具有合谋性和非对抗性。虚假诉讼是原、被告双方恶意串通,欺骗法院和法官,获取非法利益,双方当事人不具...查看全文

虚假诉讼和恶意诉讼的区别?

律师分析: 虚假诉讼和恶意诉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虚假诉讼情节严重的可判处3-7年有期徒刑。除此之外,他们还有的区别如下:1、虚假诉讼包括原、被告双方当事人;恶意诉讼的仅为一方当事人。2、虚假诉讼是原、被告双方恶意串通;恶意诉...查看全文

恶意诉讼和虚假诉讼的区别

法律分析:恶意诉讼与虚假诉讼的区别: ⑴虚假诉讼的参与主体为原、被告双方当事人;恶意诉讼的主体通常仅为一方当事人。 ⑵虚假诉讼具有合谋性和非对抗性。虚假诉讼是原、被告双方恶意串通,欺骗法院和法官,获取非法利益,双方当事人不具有...查看全文

虚假诉讼和恶意诉讼的区别

恶意诉讼与虚假诉讼的区别是什么 恶意诉讼与虚假诉讼的区别: ⑴虚假诉讼的参与主体为原、被告双方当事人;恶意诉讼的主体通常仅为一方当事人。 ⑵虚假诉讼具有合谋性和非对抗性。虚假诉讼是原、被告双方恶意串通,欺骗法院和法官,获取非法利益...查看全文

虚假诉讼和恶意诉讼的区别是什么?

虚假诉讼和恶意诉讼的区别在于参与主体、合谋性、侵害对象和民事法律关系。虚假诉讼涉及双方当事人的欺骗行为,侵害第三者权益,不存在真实的民事法律关系;恶意诉讼通常是单方恶意提起的诉讼行为,侵害诉讼相对方的权益,存在真实的民事法律关系。...查看全文

恶意诉讼和虚假诉讼的区别司法解释

一、虚假诉讼的后果 虚假诉讼的后果:可能涉及到的是刑事责任。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查看全文

恶意诉讼的认定依据

恶意诉讼可以从构成要件方面进行界定: 一.主观要件: 违背诚实信用原则。诚信原则是公民和法人从事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的一项基本原则。诉讼主体起诉的动因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还是恶意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是认定诉讼行为是否违背诚实信...查看全文

虚假诉讼的法律依据

法律分析:一、虚假诉讼的法律依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查看全文

虚假诉讼的法律依据

律师解答 虚假诉讼的认定依据是什么? 单方或者与他人恶意串通,采取伪造证据、虚假陈述等手段,捏造民事法律关系,虚构民事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属于刑法规定的虚假诉讼犯罪行为。对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关于办理...查看全文

虚假诉讼的法律依据??

法律解析: 虚假诉讼指的是当事人在提起诉讼时,恶意歪曲事实或者故意掩盖真相,企图通过不真实的诉求来达到非法目的的行为。虚假诉讼的发生,不仅会对当事人的利益造成损害,也会严重影响司法公正、增加司法资源的浪费。因此,在我国法律中,虚假...查看全文

虚假诉讼的法律依据

我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查看全文

虚假诉讼的法律依据?

律师分析: 虚假诉讼指的是当事人在提起诉讼时,恶意歪曲事实或者故意掩盖真相,企图通过不真实的诉求来达到非法目的的行为。虚假诉讼的发生,不仅会对当事人的利益造成损害,也会严重影响司法公正、增加司法资源的浪费。因此,在我国法律中,虚假...查看全文

虚假诉讼的法律依据??

律师解答: 虚假诉讼指的是当事人在提起诉讼时,恶意歪曲事实或者故意掩盖真相,企图通过不真实的诉求来达到非法目的的行为。虚假诉讼的发生,不仅会对当事人的利益造成损害,也会严重影响司法公正、增加司法资源的浪费。因此,在我国法律中,虚假...查看全文

虚假诉讼罪认定的标准与依据

虚假诉讼的认定以损失和违法目的为依据,涉及恶意诉讼者将追究刑事责任。虚假诉讼主要发生在关系密切的当事人之间,包括夫妻、父母子女、朋友等。虚假诉讼采用多种隐蔽手段,如虚构债务或抵押物,煽动虚假债权人提起诉讼。...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