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执行标的包括以下几种:
民事执行分为财产执行和人身执行。财产执行是以债务人所有的物或者有财产价值的权利为执行标的。人身执行是以人的身体或者债务人的自由权为执行标的。
1、财产执行的执行标的有两类,一类是财产(包括有体物和无形财产权),一类是可以替代的行为。
2、人身执行的执行标的:在现代法制国家,仅允许在例外情况下以人身为执行标的,包括:
(1)人的身体。对于交出子女的执行根据,可以用直接强制方法,将该子女交给债权人。
(2)人的自由。我国法律采国外立法例,为促使债务人履行债务(尤其是不可以替代的行为),允许以人的自由权为执行标的,采取拘传、拘留、限制出境、罚款等间接执行措施。
民事诉讼会强制执行吗
民事诉讼会强制执行。强制执行指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强制力量,根据执行文书的规定,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强制执行不仅适用于刑事诉讼,也适用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法》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民事诉讼三要素是什么
民事诉讼三要素:主体、内容、客体。
1.主体包括人民法院、当事人、全体诉讼参与人、人民检察院。
2.内容是主体所享有的诉讼权利和所负有的诉讼义务。
3.客体是法律关系主体的诉讼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
信用卡民事诉讼后果是什么
不还信用卡只是简单的民事纠纷,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构成犯罪的,人民法院不会判刑。但如果恶意透支拒不还款的或者法院判决有执行能力但是拒不还款的,则涉嫌信用卡诈骗罪或者拒不执行判决罪,会被判刑。
什么是民事诉讼文书,民事诉讼法律文书有哪些
民事诉讼文书是指人民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依法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的总称。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判决书应当写明判决结果和作出该判决的理由。判决书内容包括:
(一)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
(二)判决认定的事实和理由、适用的法律和理由;
(三)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
(四)上诉期间和上诉的法院。
判决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民事诉讼中什么情况下判决行政行为停止执行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诉讼期间,不停止行政行为的执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裁定停止执行:
(一)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二)原告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
(三)人民法院认为该行政行为的执行会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
当事人对停止执行或者不停止执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