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职权而言,高校处级干部(譬如普通高校一般是正厅级,处级干部就是二级学院院长、职能部门一把手)只能管校内某一部分业务或师生,影响力至多在学校内,去外面人家卖你面子对你恭敬点而已;区县处级干部(或者地厅级直属部门领导)执掌一方、手握实权,管辖区域内,手里的资源支配能力极强,甚至比很多普通高校正职领导影响力还要大,高校内真正有所谓职权的可能就校领导级别。个人理解,只是因为高校的特殊性,出于尊重知识分子的考虑,对高校级别有所抬升,当然,这里所说是大量的普通高校,至于中管高校之类的,他们的校级领导出去或者水平地位本身就很高的处级领导出去,影响力不会比同级的官员低。
2.从晋升而言,区县干部是一步步从基层走上去的,晋升有十分严密的体系设计;而高校中如果是走专技路线,双肩挑行政处级,晋升相对容易,更迭也更频繁,有些教授当院长当几年就不当了,又变成普通老师,而不同老师如果专业技术做得好也可以直接提拔副处级、处级,如果是高校中走行政的路线的可能很早就是处级,但是直到退休可能还是个高校处级,退休待遇也无法和区县级干部比。
3.从政治地位而言,在政校任免交流方面,一般高校的处级干部到同级别党政机关交流任职,一般都是任同级别副职,而真正能去党政机关任职的处级干部又少之又少,一般现在的高校就是校领导(特别是正职)有实际的政治地位外,其他处级干部政治地位或影响力极其有限,所以现在很多高校都不叫处级干部,而叫处职干部。
以上,内部人员体会,仅针对大量的普通高校而言,对于清北复交此类高校等特例,只有部分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