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案件审理原则

律师回答
摘要: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由三人以上的合议庭组成,成员包括审判员和陪审员。如果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正确且符合法定程序,或原告无法证明被告未履行法定职责或给付义务的理由,法院将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审理行政案件时,法院依据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进行审查,并参照规章。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三人以上的单数。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或者原告申请被告履行法定职责或者给付义务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法律客观:
《行政诉讼法》第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
第六十三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
人民法院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并以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依据。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规章。
延伸阅读
行政案件审理程序及相关法律规定
行政案件审理程序及相关法律规定是指在行政法律体系下,对行政案件进行审理的一系列程序和法律规定。行政案件审理程序主要包括立案、调查取证、开庭审理、裁决判决等环节,旨在确保公正、公平、高效地解决行政争议。相关法律规定包括《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明确了行政案件的受理条件、程序要求、证据规则等,为行政案件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行政案件审理程序及相关法律规定的遵循和执行,有助于维护行政法治,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结语:合议庭由三人以上组成,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需以法律和法规为依据。行政行为证据确凿、合法且程序正确的,法院将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行政案件审理程序及相关法律规定确保公正、公平、高效解决争议,维护行政法治,保障公民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十章 附 则 第一百零三条 本法自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六章 起诉和受理 第五十一条 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
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起诉状内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错误的,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不得未经指导和释明即以起诉不符合条件为由不接收起诉状。
对于不接收起诉状、接收起诉状后不出具书面凭证,以及不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起诉状内容的,当事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投诉,上级人民法院应当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十章 附 则 第一百零二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当收取诉讼费用。诉讼费用由败诉方承担,双方都有责任的由双方分担。收取诉讼费用的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对行政案件审理实行什么原则

一、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遵循哪些原则 1、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遵循的原则包括: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平等。公民都有用语言、文...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再审案件的审理程序和原则

1、人民法院对经过再审案件的审理认为原生效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在撤销原生效判决或者裁定的同时,有两种处理办法:一是对生效判决、裁定的内容作出相应裁判。二是一裁定撤销生效判决或者裁定,发回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2、...查看全文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一、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遵循哪些原则 1、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遵循的原则包括: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平等。公民都有用语言、文...查看全文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遵循哪些原则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原则和程序。人民法院应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应被遵循。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享有平等法律地位和辩论权利。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行政案件...查看全文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遵循哪些原则?

律师分析: 1、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判原则。 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3、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 4、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5、使用民族语文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 6、辩论原则。 7、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查看全文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遵循哪些原则

法律分析:1、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判原则。 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3、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 4、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5、使用民族语文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 6、辩论原则。 7、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查看全文

行政案件原则上由

行政案件原则上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复议案件可由复议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高级法院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查看全文

行政案件的管辖原则

确定行政诉讼管辖的原则是什么 地域管辖是指行政主体系统中确定同级行政主体之间首次处理行政事务的分工和权限。任何一个行政主体都有其独立的行政管辖区域,但是,在其管辖的行政区域内,由于行政事务的繁杂而导致的分工,在行政主体之间因行政事...查看全文

行政案件的管辖原则?

律师分析: 行政诉讼的管辖原则是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十七条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查看全文

二审案件的审判原则

刑事诉讼过程中,不服一审判决的可以依法上诉请求二审,第二审程序的审判原则如下:      (一)全面审查原则   &nb...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转行政案件的指导原则

我国《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中规定了公安机关办理的刑事案件不够刑事处罚时,可以转为公安行政案件办理。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案件都应转为公安行政案件,有些案件应由其他行政执法主体给予行政处罚。此外,对于刑事案件转为行政案件...查看全文

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原则

一、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原则(一)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遵循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1、所谓以事实为根据,就是对案件作出处理决定的时候,只能以客观存在的案件事实作为基础,而不能以其他别的东西作为根...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理原则

少年法庭是专门处理16岁以下少年犯或儿童犯的法庭,除杀人罪外,所有16岁以下的案件都由少年法庭审理,同时也有权对18岁以下的青少年发出监管及保护令,少年法庭又称儿童法庭。...查看全文

行政复议书面审理原则的内涵

书面复议制度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对申请人的申请和被申请人的答辩进行审查,并根据相关文件和证据作出决定。其基本内容包括对书面材料的审查、召集当事人进行单方或听证方式的审理,以及在必要时采用开庭形式审查重大、复杂案件。...查看全文

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

行政复议案件原则上采取书面方式审理。在审理的过程中,法律事务处可以向有关部门和人员调查情况,也可应请求听取复议申请人或者第三人的口头意见。复议申请人或者第三人提出听取其口头意见的请求后,法律事务处一般情况下均会满足该请求,但也并不...查看全文

行政再审案件的审理流程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合议庭由三人以上的单数审判员组成。如果行政行为证据确凿、法律正确且程序符合要求,或者原告申请被告履行职责或给付义务理由不成立,法院将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查看全文

重新审理的行政案件审理程序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合议庭由三人以上的单数审判员或陪审员组成。若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正确、符合程序,或原告无法证明被告未履行法定职责或给付义务,法院将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查看全文

行政法原则

法律分析:行政法原则有依法行政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越权无效原则、信赖保护原则、比例原则等。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当对行...查看全文

行政法原则

法律分析:行政法基本原则是指导和规范行政法的立法、执法以及指导规范行政行为的实施和行政争议的处理的基础性法则,是贯穿于行政法具体规范之中,同时又高于行政法具体规范体现行政法基本价值观念的准则。它又分为实体性基本原则和程序性...查看全文

行政法原则

法律分析:行政法基本原则是指导和规范行政法的立法、执法以及指导规范行政行为的实施和行政争议的处理的基础性法则,是贯穿于行政法具体规范之中,同时又高于行政法具体规范体现行政法基本价值观念的准则。它又分为实体性基本原则和程序性...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