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使用权转让所得

律师回答
摘要:转让土地使用权属于财产转让收入,需要缴纳多项税费,包括增值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土地增值税和印花税等。根据《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土地增值税的征收对象为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行为,以转让土地使用权取得的全部收入减去法定的扣除额后的余额为土地增值额,按照累进税率征收土地增值税。
转让土地使用权属于财产转让收入,应缴纳增值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土地增值税、印花税。
根据《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行为,以转让土地使用权取得的全部收入减去法定的扣除额后的余额为土地增值额,按照累进税率征收土地增值税。
延伸阅读
转让土地使用权所需缴纳的税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四条规定,转让土地使用权所需缴纳的税费包括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土地使用权划拨金、土地使用权转让所得收益等。其中,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是指国家以招标、拍卖等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时,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价格;土地使用权划拨金是指国家以划拨方式将土地使用权分配给单位或者个人时,划拨单位或者个人需要缴纳的税费;土地使用权转让所得收益是指土地使用权转让后,土地使用权持有人所获得的收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土地使用权转让应当依照规定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土地使用权划拨金和土地使用权转让所得收益等税费。同时,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当事人应当如实申报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土地使用权划拨金和土地使用权转让所得收益等税费的缴纳情况,并在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中载明。
若土地使用权转让当事人未如实申报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土地使用权划拨金和土地使用权转让所得收益等税费的缴纳情况,或者未在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中载明,则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因此,土地使用权转让当事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如实申报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土地使用权划拨金和土地使用权转让所得收益等税费的缴纳情况,并在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中载明。
结语:转让土地使用权属于财产转让收入,应缴纳增值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土地增值税、印花税。根据《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行为,以转让土地使用权取得的全部收入减去法定的扣除额后的余额为土地增值额,按照累进税率征收土地增值税。因此,在进行土地转让时,需了解相关税收政策并按照规定进行申报和缴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第四章 房地产交易 第二节 房地产转让 第四十二条 房地产转让时,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载明的权利、义务随之转移。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第七章 附则 第七十二条 在城市规划区外的国有土地范围内取得房地产开发用地的土地使用权,从事房地产开发、交易活动以及实施房地产管理,参照本法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第四章 房地产交易 第二节 房地产转让 第四十三条 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后,其土地使用权的使用年限为原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使用年限减去原土地使用者已经使用年限后的剩余年限。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土地使用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土地使用权转让个人所得税是按照财产转让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差价的20%。转让包括出售、交换和赠送,但未按规定条件投资开发利用土地的不得转让。...查看全文

土地使用权转让所得的收入属于哪一类?

转让土地使用权需缴纳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土地增值税。受让方还需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和契税。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财产转让所得需纳个人所得税。土地所有权不能转让,但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可通过转包、出...查看全文

土地使用权转让缴纳企业所得税么?

转让土地使用权取得的收入计入企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按适用税率计征企业所得税。土地转让时,土地收入与税法允许扣除的成本有增值额的,需要缴纳土地增值税。对于土地转让是否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需要将土地收入与税法允许扣除的计税成本与企业全...查看全文

土地使用权转让缴纳企业所得税吗?

转让土地使用权取得的收入计入企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按适用税率计征企业所得税。土地转让时,土地收入与税法允许扣除的成本有增值额的,需要缴纳土地增值税。对于土地转让是否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需要将土地收入与税法允许扣除的计税成本与企业全...查看全文

土地使用权转让缴纳企业所得税么

转让土地使用权取得的收入计入企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按适用税率计征企业所得税。土地转让时,土地收入与税法允许扣除的成本有增值额的,需要缴纳土地增值税。对于土地转让是否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需要将土地收入与税法允许扣除的计税成本与企业全...查看全文

土地使用权转让缴纳企业所得税嘛?

转让土地使用权取得的收入计入企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按适用税率计征企业所得税。土地转让时,土地收入与税法允许扣除的成本有增值额的,需要缴纳土地增值税。对于土地转让是否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需要将土地收入与税法允许扣除的计税成本与企业全...查看全文

个人转让土地使用权个人所得税

法律分析:一、依据法律相关规定定取得土地使用权,进行土地开发、利用、经营。并不会因为贵公司是外资企业而不同。 二、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涉及三项税:土地增值税、契税、土地使用税。 三、土地增值税:根据相关规定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查看全文

个人转让土地使用权个人所得税如何规定?

律师分析: 1.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以下简称转让房地产)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为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土地增值税。的规定贵公司不是纳税义务人可不缴纳土地增值税。2.土...查看全文

个人转让土地使用权个人所得税如何标准?

法律解析: 1.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以下简称转让房地产)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为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土地增值税。的规定贵公司不是纳税义务人可不缴纳土地增值税。2.土...查看全文

个人转让土地使用权个人所得税如何标准?

律师解答: 1.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以下简称转让房地产)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为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土地增值税。的规定贵公司不是纳税义务人可不缴纳土地增值税。2.土...查看全文

个人转让土地使用权个人所得税如何标准?

法律解析: 1.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以下简称转让房地产)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为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土地增值税。的规定贵公司不是纳税义务人可不缴纳土地增值税。2.土...查看全文

土地使用权转让

法律分析: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无效可分为以下几种:1、未经合法手续获得的土地,其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是无效的;2、质押的土地,其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是无效的;3、存在争议的土地,其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是无效的;4、未达总投资额25...查看全文

土地使用权转让

法律分析: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无效可分为以下几种:1、未经合法手续获得的土地,其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是无效的;2、质押的土地,其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是无效的;3、存在争议的土地,其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是无效的;4、未达总投资额25...查看全文

土地使用权转包 转让

法律分析:1、承包方依法取得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符合有关法律和国家政策规定的方式流转。 2、根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的规定: (1)本办法所称转让是指承包方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查看全文

土地使用权出让与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区别

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将土地使用权出让给公民或法人;出让是指将所有权的部分权能(占有、使用、收益)与所有权相分离而作为独立的财产权;土地使用权转让则是土地使用权在公民或法人之间的转移。转让有出售、交换、赠与、继承等方式。...查看全文

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与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律师分析: (一)主体不同 出让主体:国有土地所有者,即国家,由法律授权的县以上人民政府予以具体实施; 转让主体: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 (二)行为性质不同 根据物权理论,出让,他物权设定;转让:他物权转移。 (三)转移...查看全文

土地使用权如何转让

法律分析:一、土地使用权如何转让?土地转让有两种方式:一是土地使用人将土地使用权有偿或无偿地转移给他人;二是在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情况下,土地转让指承包人自找对象,由第三者代替自己向发包人履行承包合同的行为。办事程序具体...查看全文

土地使用权转让期限

法律分析: 土地使用权转让期限根据开发类型分为不同的使用年限,居住用地70年、工业用地50年、商业用地40年。土地使用权转让期限自土地挂牌出让后,开发商拿到土地证之日起开始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查看全文

土地使用权怎么转让

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包括出售、交换和赠送。未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期限和条件投资开发,利用土地的,土地使用权不得转让。土地使用权转让应当签订转让合同。土地使用权转让时、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和登记...查看全文

土地使用权如何转让

法律分析:土地使用权可以通过出租、入股、抵押、买卖、交换、赠与等方式转让。通过招标、拍卖、协议等出让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出让合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