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被执行人和失信被执行人的差异

律师回答
摘要:失信被执行人是指在民事强制执行中,拒绝履行法院判决的有履行能力的债务人。一旦被列入失信名单,将受到一系列限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被执行人若拒不履行义务、妨碍执行、规避执行、违反财产报告制度、违反限制消费令、拒不履行和解协议等情形之一,法院将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进行信用惩戒。
被执行人是在民事强制执行程序中的被法院强制执行的人或者说债务人;而失信被执行人是有履行能力但拒绝履行的,被执行人满足一定条件的(如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法院会将其列入失信名单,被执行人纳入失信名单之后即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将会受到一系列的限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三)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四)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五)违反限制消费令的;(六)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延伸阅读
被执行人和失信被执行人的区别及影响
被执行人和失信被执行人在法律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和不同的影响。被执行人是指在执行程序中被申请执行的一方,可能是因为违约、拖欠债务或其他违法行为。而失信被执行人是指在执行过程中被法院认定为具有失信行为的被执行人,其不履行法律义务、违背诚实信用原则。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失信被执行人的行为被认定为失信,对其信用记录和声誉产生更严重的影响。失信被执行人可能面临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限制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等限制措施。因此,对于个人和企业而言,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将带来更加严重的法律和经济后果,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和避免。
结语:被执行人和失信被执行人在法律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和不同的影响。被执行人是指在执行程序中被申请执行的一方,可能是因为违约、拖欠债务或其他违法行为。而失信被执行人是指在执行过程中被法院认定为具有失信行为的被执行人,其不履行法律义务、违背诚实信用原则。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失信被执行人的行为被认定为失信,对其信用记录和声誉产生更严重的影响。失信被执行人可能面临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限制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等限制措施。因此,对于个人和企业而言,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将带来更加严重的法律和经济后果,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和避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五十一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采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五十二条 人民法院查封、扣押财产时,被执行人是公民的,应当通知被执行人或者他的成年家属到场;被执行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通知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到场。拒不到场的,不影响执行。被执行人是公民的,其工作单位或者财产所在地的基层组织应当派人参加。
对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执行员必须造具清单,由在场人签名或者盖章后,交被执行人一份。被执行人是公民的,也可以交他的成年家属一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四十九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被执行人和失信被执行人的差异

失信被执行人是指拒不履行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的具有履行能力的当事人,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受到信用惩戒。法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的规定,将拒不履行义务、妨碍执行、规避执行等行为纳入名单。被执行...查看全文

失信人和失信被执行人的差异

法律解析: 1、角色定义不同:被执行人通过法院判决,需要承担对应执行义务的人员,进入执行程序时,都可以称为被执行人。而失信被执行人,则是在被执行人基础上,通过手段使法院无法执行,使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而被执行人实际上是有能...查看全文

被执行人与失信被执行人差异

法律解析: 1.被执行人:是指在法定的上诉期满后,或终审判决作出后,拒不履行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在法院对于一民事诉讼判决原告胜诉后,被告在赔偿问题上的法定时间内未完成判决书上所规定的赔偿金额而被法院强制执行赔偿,则称该被告...查看全文

被执行人与失信被执行人差异

法律解析: 1.被执行人:是指在法定的上诉期满后,或终审判决作出后,拒不履行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在法院对于一民事诉讼判决原告胜诉后,被告在赔偿问题上的法定时间内未完成判决书上所规定的赔偿金额而被法院强制执行赔偿,则称该被告...查看全文

被执行人和失信被执行人的差别?

法律解析: 被执行人是在民事强制执行程序中的被法院强制执行的人或者说债务人;而失信被执行人是执行人中的一种,被执行人满足一定条件的,法院会将其列入失信名单,被执行人纳入失信名单之后即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将会受到一系列的限制。 【法...查看全文

被执行人和失信被执行人的差别?

律师解答: 被执行人是在民事强制执行程序中的被法院强制执行的人或者说债务人;而失信被执行人是执行人中的一种,被执行人满足一定条件的,法院会将其列入失信名单,被执行人纳入失信名单之后即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将会受到一系列的限制。 【法...查看全文

被执行人和失信被执行人的区别

法律分析: 被执行人是指在法定的上诉期满后,或终审判决作出后,拒不履行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失信被执行人,是指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俗称“老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查看全文

被执行人和失信被执行人的区别

被执行人和失信被执行人的区别: 1、定义不同:被执行人通过法院判决,需要承担对应执行义务的人员,进入执行程序时,都可以称为被执行人。而失信被执行人,则是在被执行人基础上,通过手段使法院无法执行,使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而被执...查看全文

被执行人和失信被执行人的区别

法律分析:   被执行人和失信被执行人的区别如下:   1、定义不同:   被执行人通过法院判决,需要承担对应执行义务的人员,进入执行程序时,都可以称为被执行人。   而失信被执行人,则是在被执行人基础上,通过手段使法院无法...查看全文

法院被执行人和失信被执行人的差别?

律师解答: 失信执行人和被执行人的区别关键在于失信一词上。失信被执行人,是在被执行人基础上,通过手段使法院无法执行,使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而被执行人实际上是有能力执行的。如:恶意隐匿、转移财产,采取玩消失等手段,拒不执行甚...查看全文

执行人和失信被执行人的区别?

律师分析: 1、角色定义不同:被执行人通过法院判决,需要承担对应执行义务的人员,进入执行程序时,都可以称为被执行人。而失信被执行人,则是在被执行人基础上,通过手段使法院无法执行,使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而被执行人实际上是有能...查看全文

失信人和失信被执行人的区别?

律师分析: 1、角色定义不同:被执行人通过法院判决,需要承担对应执行义务的人员,进入执行程序时,都可以称为被执行人。而失信被执行人,则是在被执行人基础上,通过手段使法院无法执行,使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而被执行人实际上是有能...查看全文

被执行人和失信被执行人的区别是什么?

被执行人和失信被执行人的区别如下:1、被执行人是指在法定的上诉期满后,或终审判决作出后,拒不履行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的当事人。进入执行程序时,都可以称为被执行人;2、失信被执行人是指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查看全文

失信和失信被执行人的区别?

律师分析: 被执行人通过法院判决,需要承担对应执行义务的人员,进入执行程序时,都可以称为被执行人。而失信被执行人,则是在被执行人基础上,通过手段使法院无法执行,使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而被执行人实际上是有能力执行的。 【法...查看全文

被执行人与失信被执行人区别?

律师分析: 1.被执行人:是指在法定的上诉期满后,或终审判决作出后,拒不履行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在法院对于一民事诉讼判决原告胜诉后,被告在赔偿问题上的法定时间内未完成判决书上所规定的赔偿金额而被法院强制执行赔偿,则称该被告...查看全文

失信自然人和失信被执行人有什么差异

法律解析: 两者的区别在与失信。 1、被执行人:通过法院判决,需要承担对应执行义务的人员,进入执行程序时,都可以称为被执行人。 2、失信被执行人,则是在被执行人基础上,通过手段使法院无法执行,使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而被执行...查看全文

限高与失信被执行人的差异

法律解析: 限高令和失信人的区别是:1、二者判断的标准不同。失信人是依法被执行人不愿意履行法定的义务,有履行能力却拒绝履行义务。限高令是被执行人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间履行义务,法院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2、产生的原因不同。失信人是强制执...查看全文

被执行人和失信被执行人的不同点

失信被执行人将受到征信系统的影响,无法获得信贷、信用卡等服务,被限制高消费。执行完毕后,被执行人与一般人无异,不承担失信后果。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36条,法院判决和其他法律文书必须履行,拒不履行可向法院申请执行。...查看全文

失信被执行人與被执行人之間的法律差異

失信被执行人是指具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法律文书义务的人,采取妨碍执行、转移财产等手段。他们将被纳入征信系统,限制高消费、信贷和担任企业职务。记载和公布失信信息应包括被执行人的身份信息、履行情况、失信行为、执行依据等。...查看全文

被执行人和失信被执行人哪个严重

法律解析: 区别在于失信二字被执行人:通过法院判决,需要承担对应执行义务的人员,进入执行程序时,都可以称为被执行人而失信被执行人,则是在被执行人基础上,通过手段使法院无法执行,使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而被执行人实际上是有能力...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