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执行探望权会产生哪些影响

律师回答

探望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对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法院审理后认为,父母子女间的血缘关系,不因父母的离婚而消除,父母离婚后,对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义务,子女随一方生活时,另一方享有探望子女的权利。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间接扶养方在行使探望权时,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协助的义务。如果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不履行协助探望的义务,或者是采取各种手段,阻碍另一方实现探望权,那么有探望权的一方可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实现自己的探望权。对拒不执行有关探望子女的判决或者裁定的,人民法院可对有协助义务的个人和单位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
探望权是针对未成年子女而言的,对于夫妻关系结束之后,一方获得了孩子的抚养权,另一方则应当享有孩子的探望权,但当未成年子女成年后,拥有探望权的一方当事人就丧失了探望权,不再享有该权利了。
一、探视权(探望权)的特点
1、探视权(探望权)是一种身份权。
亲权是父母基于其身份所有的权利义务。探望权属于亲权范畴,探望权产生的基础是父母对子女享有的亲权,其权利的主体是离婚后不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父或母,是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特有权利,因此是一种身份权。
2、探视权(探望权)是法定权。
现实生活中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关爱、照顾,产生于血缘关系和人之伦理道德。出礼入刑,父母关爱看望自己亲生子女的心理需求从伦理道德的层面上升为法律。婚姻关系终止,只要直接抚养权一确定,探望权也同时成立,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对未成年子女就依法享有探望权。非有法定理由不得予以中止或剥夺。
3、探视权(探望权)是受限制的权利。
探望权的基础和设立的初衷,都是以保障未成年子女的利益为前提。探望权源于亲权,但必定不同于亲权。因此探望权的行使,不能和亲权一样随时随地都可以行使。要在不侵害另一方的合法权益和子女正常生活的情况下,探望权人通过与直接抚养子女一方协商或法院裁决确定的方式,确定合适的时间和对子女适宜的地点来行使。同时法律还规定了,行使探望权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时,人民法院有权中止探望权的行使。
4、探视权(探望权)是探望权人的一项单纯的权利。
探望权为单向性,只有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一方享有,而与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一方的父或母则是探望权的义务主体,应该协助探望权人实现探望的权力。对于未成年子女只是探望权行使的对象,不是探望权权利义务的相对人,不能通过诉讼方式要求探望权人对其进行探望。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军人拒绝服兵役会产生哪些影响?

拒绝服兵役将面临严厉处罚,包括补助金两倍罚款、就业限制、出国限制和贷款限制等。中国的兵役制度是义务兵役制和志愿兵役制相结合,个人需满足身体条件方可参军。身高、体重、骨骼状况等都是参军的条件之一。...查看全文

女方拒绝支付抚养费会产生哪些影响?

女方不支付抚养费的后果是,对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一方无经济收入或下落不明,可以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育费。如果抚养费减少给付,可请求减少给付。如果一方拒不执行法院判决或裁定,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离婚协议可以约定父母...查看全文

多次拒绝探视会影响抚养权吗?

变更子女抚养关系需满足条件,如一方严重疾病、不履行抚养义务、虐待子女或子女愿意随另一方生活且有抚养能力。探视冲突不是变更理由。双方协议变更需准许。本案小孩年龄小,双方无法协议变更且原告证据不足以证明被告无经济能力或不利于子女成长,...查看全文

拒绝执行通知书会产生哪些后果?

被执行人拒绝接收法院执行通知不影响执行的进行。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执行员可以邀请代表到场,记录拒收情况,并将诉讼文书留在被执行人住所,即视为送达。延期交房通知书可以拒签,开发商应承担违约责任。收到返岗通知书不去属于违法行为,劳...查看全文

如何处理探望权执行被拒绝的情况

法律分析:探望权执行被拒绝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判决之后可以申请执行,要求对方配合探视;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不直接抚养方探望子女的义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查看全文

二次强制执行会产生哪些影响?

法院二次强制执行的后果包括:1、拒不执行者可能被罚款、拘留甚至构成刑事罪;2、可以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如果被执行人确实无力履行,可向法院提出说明并提交证据,法院将不会拘留或追究刑责。民事执行是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负有义务方的...查看全文

如何强制执行探望权,探望权的强制执行有哪些做法

探望权可以强制执行,但探望权是不能以孩子的人身为对象强制执行的。对于拒不配合权力人行使探望权的监护人,法院只能要求监护人予以配合,比如送到指定地点由另一方探望。强制执行的对象只能是拒不履行协助责任的有关个人和单位,而不是子女。因为...查看全文

子女拒绝探望,能否中止探望?

子女拒绝被探望可作为中止探望的理由,尊重子女意愿。父母不得强行探望满8周岁以上的子女。八周岁以下的子女要考虑其年龄和鉴别能力,是否独立拒绝父母探望,否则不能中止探望。...查看全文

子女拒绝探望能否中止探望?

本文介绍了如何正确评估子女拒绝探望的原因以及如何尊重子女意愿并可将其作为中止探望的理由。同时,还列举了中止探望权行使的情形以及中止后如何恢复探望权的情形。...查看全文

拒绝影响公务执行的能力

一、拒绝阻碍人民警察执行职务怎么处理? 1、情节较轻的,处警告; 2、情节一般的,处罚款二百元; 3、情节严重的,根据案情,按三档处罚:处拘留五日,可并处二百元罚款;拘留七日,可并处二百至五百元罚款;拘留十日,可并处二百至五百元罚...查看全文

拒绝执行探视权的后果

探视权是不直接抚养孩子一方享有的权利,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行使,不行使也没有什么后果。但如果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不履行协助探望的义务,或阻碍对方探视,那么有探望权的一方可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实现自己的探望权。对拒不执行有关探望子女的判决...查看全文

如何强制执行探望权,探望权的强制执行的做法有哪些

实现探望权的方法有五种:签订执行和解协议、宣传教育、学校、居委会协助、强制措施和变更监护人诉讼。...查看全文

子女可以拒绝父母行使探望权嘛?

律师解答: 需要分情况而定。随着子女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丰富,被探望子女可能会认为定期由其他人员陪同的探望不仅会影响学习,而且会在同学或其他人中产生不必要的议论,强烈的自尊心使其不愿配合,甚至拒绝、躲避探望。另外,被探望子女自己...查看全文

子女可以拒绝父母行使探望权吗?

律师分析: 需要分情况而定。随着子女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丰富,被探望子女可能会认为定期由其他人员陪同的探望不仅会影响学习,而且会在同学或其他人中产生不必要的议论,强烈的自尊心使其不愿配合,甚至拒绝、躲避探望。另外,被探望子女自己...查看全文

子女可以拒绝父母行使探望权吗?

法律解析: 需要分情况而定。随着子女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丰富,被探望子女可能会认为定期由其他人员陪同的探望不仅会影响学习,而且会在同学或其他人中产生不必要的议论,强烈的自尊心使其不愿配合,甚至拒绝、躲避探望。另外,被探望子女自己...查看全文

子女可以拒绝父母行使探望权吗?

法律解析: 需要分情况而定。随着子女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丰富,被探望子女可能会认为定期由其他人员陪同的探望不仅会影响学习,而且会在同学或其他人中产生不必要的议论,强烈的自尊心使其不愿配合,甚至拒绝、躲避探望。另外,被探望子女自己...查看全文

子女可以拒绝父母行使探望权吗

法律解析: 需要分情况而定。随着子女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丰富,被探望子女可能会认为定期由其他人员陪同的探望不仅会影响学习,而且会在同学或其他人中产生不必要的议论,强烈的自尊心使其不愿配合,甚至拒绝、躲避探望。另外,被探望子女自己...查看全文

强制执行探望权有哪些方法

强制执行探望权有以下方法:1、通过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签订执行和解协议,实现申请人的探望权;2、通过法律宣传教育和思想说服教育,被执行人自动履行与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探望义务,使被执行人实现探望权,这是实现探望...查看全文

探望权能强制执行吗终止探望权的情形有哪些

探望权可以强制执行,强制执行的对象只能是拒不履行协助责任的有关个人和单位,而不是子女。中止探望权的情形如下:1、探望权人患有严重的传染病。2、探望权人不按协议或判决确定的探望方式、时间、地点探望...查看全文

债权让渡会产生哪些影响?

债权转让的主旨概括:债权转让的内部效力包括债权的移转、文件交付、从权利转移和瑕疵担保责任;债权转让的外部效力包括让与人脱离原合同关系、受让人成为新债权人、债务人对抗辩的权利和债务人的抵销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