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效限制与法律原则

律师回答
摘要:离婚后请求分割财产不受时效限制,但欺诈、胁迫签订的财产分割协议需要适用诉讼时效的限制。根据最高法院解释,夫妻协议离婚后反悔,请求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法院应受理。如果没有欺诈、胁迫等情形,法院应驳回请求。
离婚后要求分财产不受时效限制的情形为,离婚后一方以尚有夫妻共同财产未处理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分割的,经审查该财产确属离婚时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财产,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分割。但对于欺诈、胁迫签订的财产分割协议,请求撤销和变更则需要适用诉讼时效的限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七十条规定,夫妻双方协议离婚后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延伸阅读
时效限制对法律效力的影响
时效限制是指在特定时间内对某项法律权利或义务的行使或履行进行限制的规定。它对法律效力产生重要影响。时效限制的设立有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司法效率和社会秩序。它可以确保诉讼案件及时解决,避免过时的证据和记忆失真的情况。同时,时效限制也有助于维护公平正义,防止长期悬而未决的法律纠纷。然而,时效限制也可能对某些当事人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对于那些因特殊原因未能及时行使权利或履行义务的人。因此,在制定和适用时效限制时,需要权衡各方利益,确保公正合理。
结语:根据以上规定,离婚后要求分财产不受时效限制的情形主要包括离婚后一方请求分割尚未处理的夫妻共同财产,并且未涉及到欺诈、胁迫等情形的财产分割协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如果夫妻双方协议离婚后一方反悔,请求撤销财产分割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受理。然而,在审理过程中,如果未发现欺诈、胁迫等情形,法院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请求。时效限制的设立有助于保护当事人的权益,促进司法效率和社会秩序。然而,在制定和适用时效限制时,需要权衡各方利益,确保公正合理。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七十条
夫妻双方协议离婚后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

法律规范可以分为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法律规范是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的上位概念。      法律规则是指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行为或活动的命令、允许和禁止的一...查看全文

离婚时的法律原则与实践

离婚一方有外遇,财产分配应由双方协议决定。如果协议无法达成,个人财产不分割,共同财产由法院根据房产情况判决,考虑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的权益。只有重婚或与他人同居的外遇行为才属于过错情形。...查看全文

合同自由原则的法律限制概述

合同自由原则的限制主要包括强制性缔约、格式合同制度和附随义务。强制性缔约要求供电人不能拒绝合理的订立合同要求;格式合同制度要求格式条款不能免除或减轻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或限制对方权利;附随义务要求当事人应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履行通知、协...查看全文

确定追诉时效的法律原则

犯罪追诉时效是指根据法律规定的一定期限内对犯罪行为进行追诉,超过时限则不能再追诉。不同刑罚的追诉期限分别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经过五年,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经过十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经过十五年,无期徒刑和死刑经过二十年。若超过二...查看全文

时间限制与法律规定

工伤或视同工伤的认定条件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在合理的时间与路线上下班途中遭受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火车事故伤害;二是参加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和公共利益活动中受伤。...查看全文

法律原则与司法实践

根据法律规定,诈骗所得的财物需偿还,诈骗罪的量刑根据数额和情节严重程度而定。数额较大者可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者可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查看全文

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有没有时效限制

法律分析: 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有时效限制。执行和解案件申请恢复执行的期间仍为二年。当事人在执行过程中达成和解协议,一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和解协议,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法律依据 《民事诉...查看全文

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界定及差异

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区别在于:内容上,规则具体而明确,原则较为笼统;适用方式上,规则是全有或全无的,而原则可以有不同强度和冲突;作用上,规则强度大,原则可协调规则矛盾并作为法官判决依据;来源上,规则源于立法者,原则来源广泛;适用范...查看全文

法律原则与实践案例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有所调整,12-14周岁的人犯重罪将负刑事责任。奸淫幼女犯罪将适用更重刑罚,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查看全文

法律原则与实践操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婚前财产的婚后收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应由双方协商分配或法院判决。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工资、生产经营收益、知识产权收益、继承或受赠财产以及其他共同所有财产。离婚时,法院将根据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女方和...查看全文

法律适用与裁判原则

二手车买卖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确定方式由当事人通过书面协议进行选择,协议可以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若没有约定,则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查看全文

法律原则与实践困境

传票的送达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最基本的方式是直接送达,即人民法院派专人将诉讼文书直接交付给受送达人签收。传票的先后顺序不影响原告和被告的权益。...查看全文

赠与的规则与限制

赠与合同无效的情况包括欺诈、胁迫、恶意串通、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以及违反强制性规定。根据民法典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行为无效,虚假表示和隐藏行为也无效。违反强制性规定和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同样无效。恶意串通并损害他人...查看全文

与时俱进的司法原则

对于强奸幼女的犯罪行为,根据刑法规定,应从重处罚。如果情节恶劣、多人参与、轮奸或导致严重后果,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的惩罚。...查看全文

限制著作权的方法和原则

著作权的限制是对著作权人权益保护期限的限制。著作权法规定,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不受限制。发表权和财产权的保护期限截止于作者死后第50年的12月31日。...查看全文

法律原则的差异与联系

无罪推定和疑罪从无是两种不同的刑事诉讼原则。无罪推定是一种抽象的假定和态度,目的是防范错案。而疑罪从无是一种解决方法,在事实不清楚时要求保持客观中立。在处理合同诈骗罪时,应坚持无罪推定原则,寻找有利或不利的证据。不能定罪的情况包括...查看全文

合同无效与合同效力待定:法律适用与裁判原则

无效合同与效力待定合同的区别在于:1、无效合同缺乏根本有效要件,效力待定合同缺乏非根本有效要件;2、效力状态不同;3、影响效力变化的当事人不同;4、时间限制不同,效力待定合同需在催告期限内追认,无效合同确认不受时间限制。...查看全文

我国法律制定的指导思想:法律依据与基本原则

宪法是我国法律制定的最高依据,所有法律都不能与宪法相违背。公民应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自首时间限制及原则

肇事逃逸自首时间法律没有具体规定,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的可被认定为自首,但具体处罚幅度仍需根据法定刑和情况决定。...查看全文

遗产分割的规则与时间限制

《民法典》规定遗产分割根据继承方式确定,遗嘱继承按遗嘱要求分割,法定继承由继承人协商分割。同一顺序继承人一般均等继承,特殊困难继承人应予照顾,扶养义务继承人可多分,不尽义务者应不分或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时可不均等分割。...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