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界定及差异

律师回答
摘要: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区别在于:内容上,规则具体而明确,原则较为笼统;适用方式上,规则是全有或全无的,而原则可以有不同强度和冲突;作用上,规则强度大,原则可协调规则矛盾并作为法官判决依据;来源上,规则源于立法者,原则来源广泛;适用范围上,规则适用于特定行为,原则更广泛且抽象。
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内容上,法律规则的规定是明确具体的,着眼于主体行为及各种情况的共性。而法律原则的要求比较笼统、模糊,法律原则并不直接告诉行为主体应当如何去实现或满足对行为设定的一些概括性的要求或标准,故其在适用上,法官可以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裁量的空间。
(2)在适用方式上,法律规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而法律原则的适用不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不同强度的原则,甚至冲突的原则都可能存在于一部法律之中并得到适用。
(3)在作用上,法律规则比法律原则强度大,没有规则,法律制度就缺乏硬度。法律原则作为法律规则的本源和基础,可以协调法律体系中规则之间的矛盾,弥补法律规则的不足与局限,甚至可以直接作为法官判决的法律依据。
(4)在来源上,法律规则在国家法上只能出自立法者之手,这在成文法国家中显得尤为突出;而法律原则的来源刚较为广泛。
(5)在适用范围上:法律规则只适用于某一类行为,其无法具有普遍适用性;法律原则对人的行为及其条件有更大的覆盖面和抽象性,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能贯穿于任何法律事实之中。因此,原则的适用范围也宽于规则。
延伸阅读
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界定、适用范围及差异分析
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在法律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法律规则是具体的、明确的规定,用于指导具体行为的合法性与否。而法律原则则是一般性的、抽象的准则,用于指导法律解释与适用的原则。在界定上,法律规则通常通过立法或判例确定,而法律原则则是通过法律体系的发展和司法实践形成的。在适用范围上,法律规则更具体、具体地适用于特定情况,而法律原则则更普遍地适用于各种情况下的法律问题。差异在于,法律规则更注重具体细节和具体情况,而法律原则更注重法律的普遍性和一般性原则。因此,理解和区分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对于正确理解和适用法律至关重要。
结语:总而言之,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在内容、适用方式、作用、来源和适用范围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法律规则具体明确,适用于特定情况,是法律体系的硬性要求;而法律原则较为笼统,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裁量空间,可以协调规则之间的矛盾并作为法官判决的依据。对于正确理解和适用法律,准确区分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十八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法律原则的差异与联系

无罪推定和疑罪从无是两种不同的刑事诉讼原则。无罪推定是一种抽象的假定和态度,目的是防范错案。而疑罪从无是一种解决方法,在事实不清楚时要求保持客观中立。在处理合同诈骗罪时,应坚持无罪推定原则,寻找有利或不利的证据。不能定罪的情况包括...查看全文

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

法律规范可以分为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法律规范是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的上位概念。      法律规则是指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行为或活动的命令、允许和禁止的一...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的界定及差异

过失投毒罪与故意投毒罪的主观方面不同,刑罚也有所区别。过失投毒罪可能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情节较轻者则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而故意投毒罪则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方法与原则上的差异

工伤鉴定与司法鉴定的主要区别:收费、依据标准、鉴定机构和法律依据不同。工伤鉴定费用较低且可报销,依据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标准,由社保部门负责;而司法鉴定费用较高,依据科学技术和专门知识,由独立机构进行,法律依据不同。...查看全文

商法原则和民法原则的差异

商法原则和民法原则的差异表现在:1、商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是去规定商人,去维护商人的利益,而且去规范商人的行为;2、民法的原则是,主要用于人民之间的矛盾,而且包括的非常全面,能够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商法基本原则是以民法的基本原则...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的法不溯及既往原则

1.从旧原则。2.从新原则。3.从旧兼从轻原则。4.从新兼从轻原则。...查看全文

法律适用原则的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法律适用主要有以下四大原则: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原则;特殊法优于普通法原则;新法优于旧法原则;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九十二条 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的量刑原则与实践

非法所得是指通过违反法律规定获得的收入或结余,包括偷税、贪污等行为。我国对非法所得的界定主要从取得方式、占有是否被法律承认和收入的性质等角度进行。只有具有市场公开性的非法所得才能纳入征税范围。...查看全文

探讨法律规定的原则与实践

夫妻离婚时共同财产的分割方式应按照双方事先的约定进行处理,如果没有事先的约定,则一般会进行平均分割。如果过错行为属于可以获得离婚损害赔偿的情形,无过错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赔偿。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无过错方可以请求适当照顾。如果夫...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的刑罚与量刑原则

对于数额较大或有较重情节的犯罪行为,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对于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的犯罪行为,可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于数额特别巨大或有特别严重情节的犯罪行为,可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工资计算原则与法律规定

日工资计算方法有两种:按平均法定工作天数计算和按平均日历天数计算。根据劳动法规定和劳保部通知,月工作日为20.83天或30天,日工资为月标准工资除以月工作日。在第一种方法中,公休日和法定节假日缺勤不计入缺勤天数;而在第二种方法中,...查看全文

彩礼的法律界定原则是什么?

彩礼界定及赠与性质:彩礼是男方向女方赠送的结婚财物,与一般赠与不同,具有特殊目的和压力。彩礼的认定标准:根据当地风俗习惯确定是否必须给付彩礼才能缔结婚姻关系,否则按赠与处理。婚前赠与分为附条件和不附条件,前者可要求返还,后者不能。...查看全文

误工费认定的法律原则与规定

误工费认定的法律规定是指侵权人应向被侵权人赔偿因伤害而减少的收入。固定收入者按实际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无固定收入者按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的量刑原则?

组织卖淫罪既遂的量刑标准是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组织他人卖淫且卖淫人员在三人以上的,应认定为“组织他人卖淫”,并从重处罚。对于组织、强迫未成年人卖淫的行为,将予以更严厉的惩罚。...查看全文

公平原则的法律规定

公平原则是社会公德的体现,符合商业道德的要求。将公平原则作为合同当事人的行为准则,可以防止当事人滥用权力,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和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公平原则要求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要公平合理,要大体上平衡,强...查看全文

公平原则的法律规定

公平原则作为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其意义和作用是:公平原则是社会公德的体现,符合商业道德的要求。将公平原则作为合同当事人的行为准则,可以防止当事人滥用权力,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和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查看全文

举证原则法律规定

律师分析: 1、在民事诉讼中,在举证原则方面以“谁主张谁举证”原则为主,举证责任倒置原则为辅。也就是说。在通常情况下,不管是原告还是被告,只要提出了一定主张,该当事人就要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2、对有的主张,法律明确规定应当由对方...查看全文

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的区别是什么

一、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的区别是什么1.在内容上,法律规则的规定是明确具体的,它着眼于主体行为及各种条件(情况)的共性;其明确具体的目的是削弱或防止法律适用上的“自由裁量”。与此相比,法律原则的着眼点不仅限于行为及条件的...查看全文

处分原则与辩论原则的界定

民事案件审理中的辩论原则赋予当事人充分阐述理据的权利,让法院参考、采纳其主张;处分原则则赋予当事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的权力。...查看全文

同居罪的法律规定及其判罚原则

非法同居罪只有构成重婚罪才判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非法同居和事实婚姻的区别在于构成要件、法律后果、财产关系和身份关系不同。事实婚姻要求男女双方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并符合法定的婚姻实质要件,具有法律效力。同居...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