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举报口罩涨价的违法行为

律师回答
摘要:如何举报口罩涨价违法行为?工商局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处理哄抬物价行为,违法行为包括操纵市场价格、散布涨价信息、价格歧视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违规者将受到处罚,包括责令改正、罚款、停业整顿等。公安机关不负责处理此类违法行为。在疫情期间,口罩价格的明显过高属于典型的哄抬物价行为。
一、怎么举报口罩涨价的违法行为?
可以到工商局举报口罩涨价的违法行为,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哄抬物价违反的法律包括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等法律,由价格主管部门给予相应的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
第十四条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
(一)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品等商品外,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三)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
(四)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五)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务,对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其他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
(六)采取抬高等级或者压低等级等手段收购、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变相提高或者压低价格;
(七)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牟取暴利;
(八)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不正当价格行为。
第四十条经营者有本法第十四条所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予以警告,可以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有关法律对本法第十四条所列行为的处罚及处罚机关另有规定的,可以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执行。
口罩以及一些必须的生活日用品,在疫情防控期间价格确实有所上涨,但如果平时几元的口罩,在疫情期间,同样的口罩就卖到几十元,类似于这种状况属于典型的哄抬物价。对哄抬物价的行为不能到公安机关报案,这不属于公安机关的管辖范围。
延伸阅读
结语:举报口罩涨价的违法行为可向工商局举报,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价格主管部门将给予相应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14条,经营者不得进行不正当价格行为,违法者将受到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处罚。哄抬物价是其中一种典型行为,如果口罩在疫情期间出现几十倍的涨价,属于哄抬物价行为。请注意,此类行为应向工商局举报,而不是报案给公安机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2017修订):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 企业未依照本法规定公开其执行的标准的,由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在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公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2017修订):第三章 标准的实施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开展标准化试点示范和宣传工作,传播标准化理念,推广标准化经验,推动全社会运用标准化方式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发挥标准对促进转型升级、引领创新驱动的支撑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二章 经营者的价格行为 第十三条 经营者销售、收购商品和提供服务,应当按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明码标价,注明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计价单位、价格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情况。
经营者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口罩涨价举报

法律分析:   在疫情形势下,口罩属于紧缺物资,不良商家借机对口罩实施涨价是可以举报的,举报的途径可以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或者拨打110报警。若商家对口罩涨价超过法律明确规定的数倍以上,还可能构成刑事犯罪。所以,遇到商家对...查看全文

可以举报口罩涨价嘛?

律师解答: 在疫情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口罩属于紧缺物资,如果有不良商家借机涨价是可以举报的,举报的途径可以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或者拨打110报警。如果商家对口罩价格涨数倍的话,还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法律依据】: 《最高人...查看全文

可以举报口罩涨价吗

法律解析: 在疫情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口罩属于紧缺物资,如果有不良商家借机涨价是可以举报的,举报的途径可以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或者拨打110报警。如果商家对口罩价格涨数倍的话,还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法律依据】: 《最高人...查看全文

可以举报口罩涨价吗

法律分析:在疫情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口罩属于紧缺物资,如果有不良商家借机涨价是可以举报的,举报的途径可以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或者拨打110报警。如果商家对口罩价格涨数倍的话,还可能构成刑事犯罪。法律依...查看全文

可以举报口罩涨价吗?

律师分析: 在疫情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口罩属于紧缺物资,如果有不良商家借机涨价是可以举报的,举报的途径可以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或者拨打110报警。如果商家对口罩价格涨数倍的话,还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法律依据】: 《最高人...查看全文

可以举报口罩涨价吗

法律分析:举报口罩涨价是可以的。当事人可以拨打12315的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电话来举报,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举报,由其给予经营者罚款等行政处罚;也可以向当地的市场监管局举报。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查看全文

商家口罩涨价可以举报吗?

商家哄抬口罩价格属违法行为,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有严重情节者可被定非法经营罪,依法从重处罚。《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规定,违法者将被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罚款。对于个人经营者...查看全文

口罩涨价多少算违法

法律分析:   口罩涨价多少算违法,在疫情期间,一般购销差价额超过15%的,属于哄抬价格。具体的需要根据各地政策规定来判断。以湖北省为例。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公共卫生I级、II级应急响应期间有关价格违法...查看全文

口罩涨价多少不违法

法律分析:   口罩涨价是否违法,监管部门需要综合考虑商品销售成本、参考往期或同类商家销售价格进行甄别,主要是看涨价行为是否超过成本上涨的幅度和速度,规范商品价格的法律法规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及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在疫...查看全文

口罩价格上涨多少可以举报?

一次性口罩涨价需要综合考虑成本上涨幅度和速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涨价超过合理范围可举报。政府加大监管力度,对涉及口罩广告虚假宣传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最高可处以200万元罚款。物流成本上涨可适度提高口罩价格,政府将规定口罩价格并加强...查看全文

怎么举报高价卖口罩的

法律分析:   可以向当地的工商部门与市场监管局进行举报,要说明所购买的价格。   举报的途径可以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或者拨打110报警。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口罩价格自然上涨,如果价格上涨幅度过高,属于扰乱市场秩序,是违...查看全文

卖高价口罩怎么举报

疫情期间哄抬物价属于非法经营罪,涉及囤积居奇、哄抬疫情防控急需物品价格等行为。举报方法可向市场监管部门或公安机关举报,违法者将面临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或有期徒刑等处罚。...查看全文

怎么举报高价卖口罩

法律分析:   个人高价卖口罩可以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或公安机关举报,其涉嫌违反相关行政法规及刑法的规定。   《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法发〔2020〕7号,2020年2月6日发布)第二条 ...查看全文

口罩价格涨幅是否违法

疫情期间,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发布的规定明确了哄抬口罩价格的行为标准,包括超出原价销售、购销差额扩大、购销差价超过15%等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哄抬价格需要同时满足捏造涨价信息和过高、过快的涨价...查看全文

如何举报涨价行为

疫情防控期间,加强价格监测和打击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市民可通过12315电话举报,微信举报或联系县(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市长信箱也可提出价格问题举报。...查看全文

如何举报购买假口罩的违法行为?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遇到欺诈行为可要求经营者增加赔偿,金额为购买价款或服务费用的三倍,不足五百元则为五百元。若经营者明知商品或服务有缺陷,仍提供导致死亡或严重损害,受害人可要求赔偿损失,并可获得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查看全文

一次性口罩涨价到多少可以举报?

一次性口罩涨价需要综合考虑成本上涨幅度和速度,监管部门将严厉打击哄抬涨价行为。口罩价格未纳入政府指导价或定价范围,合理的成本上涨可导致合法涨价。违法行为将受到罚款、停业整顿或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特别是夸大宣传口罩功效、误导公众的行...查看全文

口罩价格过高怎么举报

法律分析:举报口罩涨价是可以的。当事人可以拨打12315的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电话来举报,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举报,由其给予经营者罚款等行政处罚;也可以向当地的市场监管局举报。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五条消...查看全文

举报烟涨价的行为是否可行?

烟草涨价可以举报,可以向当地物价局举报,也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对于小卖部乱加价的行为,可以投诉当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或物价局,也可以向工商行政部门或消费者协会举报。烟草制品批发业务必须经过国务院或省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经...查看全文

有人卖高价口罩怎么举报

如何举报天价口罩销售?拍照取证后可通过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电话、向市场监管局举报或拨打110进行举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政府应加强领导,保护消费者权益,并预防危害消费者安全的行为。...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黄先月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认证律师合同纠纷、合同纠纷

已服务105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