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事业单位改革,冲击最大的无疑是承担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它们绝大部分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要求,将逐步转为企业。而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绝大部分将继续保持现状,继续承担行政功能和公益服务角色。
那么,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后,对职工会有什么影响?
小公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影响:
身份不再是国家公职人员
事业单位转企,部分人员将被分流到其他事业单位,其余的将会被剥离事业编,脱离体制正式推向市场,按照劳动法要求,签订聘用合同。人员与单位的关系变为劳务关系,不再享受以前的公职待遇。
工资待遇与效益直接挂钩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在转企前,与普通企业差不多,员工待遇其实都是按企业化模式管理,不同的是,相关福利会参照事业单位执行,员工的基本收入会有一定保障,吃不饱但至少也饿不死。而一旦转企后,则将完全按照市场化操作,企业将有更大的定薪自主权,员工待遇与企业效益直接挂钩。企业效益好,员工自然拿得多,效益不好,就拿得少,不再像以前那样有基本的保障。
退休养老金会出现浮动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现在都和企业一样并入社会养老体系,退休领取养老金,但其金额普遍会比企业高。事业单位转企后,根据国家政策要求,职工退休基本上将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进行统筹管理。保证转制前已经离退休人员的原国家规定的离退休费待遇标准不变,支付方式和待遇调整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转制前参加工作、转制后退休的人员,其待遇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执行。而转制后进企的,退休后则按企业标准领取养老金,在养老待遇上较之转制前会有浮动,对职工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最重要的是心态变化
转企前,基本没有失业之忧,无非是待遇好坏拆别而已。转企后,没有体制身份的庇护,就不能像以前那样工作肆无忌惮了。体制机制、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的变化,毫无疑问将给员工身心上带来比较大的冲击。企业好的,或许影响不大,甚至还能得利,企业不好的,也许就随着这波改革大潮被推向再就业的风口,能否及时调整,适应市场,就看个人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