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最长诉讼时效20年理解?

律师回答

律师分析:

我国一般民事案件诉讼时效为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三年,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再向法院起诉的,法律不予保护,这个主要考虑到时间久举证困难,法院难以了解真相。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最长诉讼时效20年理解

最长诉讼时效是对各类民事权利保护的最长期限。在民事诉讼中,一般诉讼时效为3年,即当事人应在3年内提起诉讼。而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从权利被侵害之日开始计算,即使当事人不知情,20年后法院也不予保护。...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最长诉讼时效20年

最长民事诉讼时效是多少 依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民事诉讼的最长时效是二十年,如果诉讼时效超过二十年的,在特殊的情况下,法院可以适当延长。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查看全文

最长诉讼时效20年理解如何?

最长诉讼时效是对各类民事权利的保护期限,其为民事诉讼中的一种时效制度。一般诉讼时效为3年,即当事人在知晓或应该知晓权利被侵害后的3年内提起诉讼。而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自权利侵害之日起计算,即使当事人不知情,法院在侵害发生20年后...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时效最长20年吗?

民事诉讼时效最长为20年,根据《民法典》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超过20年不予保护。被起诉对被告其他方面没有影响,需搜集证据积极应诉答辩。民事纠纷案件通常适用三年诉讼时效,若无约定,则适用最长20年诉讼时效。...查看全文

最长诉讼时效是20年吗

最长诉讼时效期间是二十年,根据规定,一旦超过时效期间,虽然民事主体的实体权利并未消失,但是法院已经不会再保护当事人的权利。对于适用最长诉讼时效的情形,该时效从权利受到损害之日就开始计算了。一...查看全文

借条最长诉讼时效20年

法律分析:1、借条的诉讼时效最长期限是20年,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借条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查看全文

借条最长诉讼时效20年

根据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具有法律效力的借条引发的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然而,如果在此期间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况,诉讼时效将从中断时重新计算。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超过二十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然而,在特殊情况下,人民...查看全文

租赁最长年限20年 民法典

租赁合同最长期限为20年,超过部分无效。出租人有义务维修房屋,除非合同另有约定由承租人承担维修责任。出租人应承担房屋、附属设施、配套家电的维护与修缮,并承担维修费用。出租人未及时维修导致损失需赔偿,承租人不当使用造成损坏费用由承租...查看全文

民法典最新解除关系诉讼时效?

法律解析: 起诉离婚适用简易程序一般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根据民法典...查看全文

民法典最新解除关系诉讼时效?

律师解答: 起诉离婚适用简易程序一般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根据民法典...查看全文

民法典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一般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开始计算。但是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还有一些其他法律规定的特殊诉讼时效期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查看全文

民法典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法律分析:一、民法典诉讼时效是多久诉讼时效是3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查看全文

民法典诉讼时效是多长?

《民法典》规定,一般诉讼时效为3年,最长为20年。诉讼时效从权利受损之日起计算,超过20年不予保护。诉讼时效可被中断,如提出履行请求、同意履行义务、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等情况。中断后重新计算诉讼时效。...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民事诉讼时效最长为多久?

民法典规定,民事诉讼时效一般不超过3年,从当事人知道权利被侵犯时开始计算。超过20年的权利受损,法院不予保护。起算方法根据不同情况而定,如有约定履行期限的债权从期限届满的第二天开始计算,附条件的债权从条件成就时开始计算,侵权行为的...查看全文

民法典合同最长期限20年

一、民法典规定租赁合同的期限不得超过多长时间 1、《民法典》规定租赁合同的期限不得超过20年的时间。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零三条 【租赁合同定义】租赁合同是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最长诉讼时效

最长民事诉讼时效是多少 依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民事诉讼的最长时效是二十年,如果诉讼时效超过二十年的,在特殊的情况下,法院可以适当延长。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查看全文

民法典诉讼时效多长时间呢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一般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开始计算。但是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还有一些其他法律规定的特殊诉讼时效期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查看全文

民法典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民法典》规定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除非另有规定。诉讼时效从权利受损之日起计算,超过20年则不予保护。如果债务分期履行,时效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开始计算。诉讼时效可以因不可抗力、无代理人、继承未确定、被控制等原因中止,中止消除后满六个...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时效最长

律师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十一条的规定,知识产权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但在特殊情况下时效可延长至五年。知识产权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等,因此在知识产权案件中,起诉时效最长。对于普通的合同纠纷、侵权行为等...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时效最长

最长民事诉讼时效是多少 依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民事诉讼的最长时效是二十年,如果诉讼时效超过二十年的,在特殊的情况下,法院可以适当延长。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查看全文